四川:校企合作實現豬營養理論體系突破
針對當前我國養豬生產中弱小仔豬多、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數低、生長遲緩、肉質差等理論和實際問題,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經過11年的科技攻關,系統研究了弱小仔豬生物學缺陷和營養調控理論,率先發現弱小仔豬的形成與胎盤母源/父源印記基因及養分轉運載體異常表達有關,并程序化地影響豬的生長發育及健康。該理論體系突破了目前豬營養理論體系的不足,實現豬營養向營養程序化理論體系的轉變。
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與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通力合作,運用研究成果,成功開發出豬用奶粉料和母豬專用攻胎料產品。經實驗證明,產品主要針對幼齡仔豬適宜的能量源、蛋白源,主要為乳制品原料,配合易于消化的動物蛋白,添加促進腸道健康發育的功能性添加物質,免疫活性成分可促進免疫功能的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并且摸索出成熟的飼喂模式。
同時,產品根據妊娠后期母豬生理發育及營養需求特點進行配制,充分考慮妊娠后期限飼條件下,滿足母豬維持和仔豬發育所需的適宜能量、蛋白水平,含有充足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富含促進乳腺發育、促進腸道健康、緩解應激等特殊營養因子,保證乳腺發育良好,使仔豬具有適宜的初生重和較高的初生活力,明顯降低死胎率,新生仔豬活力好、體重均勻,產品得到養殖戶的高度認同。
(川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