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冬
慢性腎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行血液透析的護理
●王曉冬
觀察整體護理在慢性腎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經動脈介入治療后行血液透析的臨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實施血液透析的60例慢性腎臟病伴隨冠心病患者是本次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案差異,將60例患者隨機分入兩組,觀察組30例,對照組30例,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及并發癥情況。結果:觀察組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96.67%,對照組為73.33%,前者明顯高于后者,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33%,對照組為26.67%。前者顯著低于后者,P<0.05。結論:慢性腎臟病伴冠心病病患在行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后,護理人員可采用整體護理的方案,配合其接受進一步的血液透析治療,以提高患者的滿意率,同時減少常見并發癥的出現次數。
慢性腎臟病;冠心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血液透析;護理
目前,慢性腎臟病伴冠心病病患在經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往往需要進一步實施血液透析,以有效應對各類危險因素,提高自身生活質量。[1]但患者行血液透析后,常會出現穿刺部位血腫及心衰等并發癥,阻礙術后恢復。[2]我院為應對此類并發癥,以60例患者為對象,從護理工作在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滿意度中的效果入手開展了研究工作。下文為相關內容。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是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間收治,均符合以下條件:患慢性腎臟病,且伴隨冠心病;接受冠狀動脈介入療法治療,并在病情好轉后進行血液透析;對于本次研究的內容及目的,患者均知情同意。采用隨機分組方法對其進行分組,每組均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61.17±8.59)歲。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43~70歲,平均年齡(60.93±8.61)歲。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均為P>0.05,未有統計意義。組間護理效果比較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護理人員以臨床常規護理措施,為兩組患者實施正規的護理,另外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地整體護理。整體護理內容如下:①健康干預:首先,著力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積極與患者就其心理狀況進行細致地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其心理變化,并明了清晰地向患者講解血管造影的過程與影響等知識,有效應對不良情緒。其次,指導患者進行適宜的運動。結合患者身心狀況,幫助其安排合理的活動與休息方案,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同時嚴格限制活動強度,避免引起勞累感。再者,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如按時進餐、少食多餐、禁煙酒、控制鹽分與脂肪攝入、補充維生素與蛋白質等、保持二便暢通。②透析前后護理:透析前,仔細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全面做好運轉準備,如提前備好監護儀、氧氣袋、急救藥品,提前疏通運轉通道,減少運轉途中的時間耗費,保證運轉過程安全可靠。透析后,及時恢復對患者的心電監護,同時在第四個肢體為其測量血壓;同時,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休息環境,保證其休息時間。③并發癥護理:針對血液透析常見的三種并發癥(穿刺部位血腫、血管再狹窄、心衰),對患者進行強化護理,如下:密切觀察穿刺部位變化,針對滲血、皮下淤血、足背動脈搏動等現象出現的原因,為患者實施預防護理,盡量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在發生后給予及時處理。術后,嚴格遵照醫囑給藥,保持患者靜脈通道暢通,用藥過程中仔細觀察患者神志與瞳孔改變、皮膚黏膜與傷口變化、大小便情況等,有效應對血管再狹窄癥狀。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心衰的征兆,若出現相關征象,如心率超過110次/分鐘,及時調整體位為半臥位,據醫囑給予患者藥物干預,并及時對患者進行安慰,緩解患者的緊張、悲觀等心理,指導心衰的癥狀有效緩解。
1.3 臨床評價指標 根據本次研究的護理內容,擬定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并由患者自行填寫問卷。問卷滿分共100分,評分情況如下:非常滿意:總分高于80分;基本滿意:總分在60~80分之間;不滿意:總分不足60分。其中,非常滿意與基本滿意均計入總滿意率。對兩組患者發生的穿刺部位血腫、血管再狹窄、心衰等常見并發癥進行統計分析,比較組間發生率差異。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采集的原始數據均轉化成SPSS19.0版統計軟件的數據庫文件,然后進行檢驗。其中,計數資料描述的形式為頻數(n)及構成比(%),檢驗方法為x2值法;計量資料中呈正態分布者描述的形式為均數±標準差(±s),檢驗方法為t值法。統計比較組間差異,結果為P<0.05,說明存在統計意義。
2.1 滿意情況 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情況如表1所示,比較組間總滿意率,觀察組為96.67%(29/3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3%(22/30),P<0.05。

表1 兩組患者滿意情況比較[n(%)]
2.2 并發癥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如表2所示,對比兩組的總發生率,觀察組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n(%)]
近年來,隨著冠狀動脈介入手術、血液透析療法在慢性腎臟病伴冠心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日益廣泛,護理工作在應對這一療法并發癥中的作用得到了明顯地重視。據報道,系統優化的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對醫護人員工作的滿意度,且能夠有效應對并發癥。[3]我院立足于相關報道的結論,此次對60例患者實施了分組護理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整體護理的30例患者滿意率達到96.67%,顯著高于單純常規護理的30例患者的滿意率(73.33%),P<0.05,而其并發癥發生率(3.33%)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患者的26.67%,P<0.05。這一結果證實整體護理對于實施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具有良好效果,與臨床報道大致相同。
綜上所述,整體護理在慢性腎臟病伴冠心病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時,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滿意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因此,護理人員應積極采用此類護理方案,為實施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優化的護理服務。
(作者單位:阜南縣人民醫院)
[1]王艷.慢性腎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行血液透析的護理[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18:181+184.
[2]牟舒月,李鑫,朱立丹等. 慢性腎臟病等患者經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后行血液透析的護理[J]. 現代養生,2016,02:259.
[3]白玉錦.慢性腎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血液透析護理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27: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