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
血清C反應蛋白檢驗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的實施意義
●阮玲
目的:探討血清C反應蛋白檢驗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的臨床價值和意義。方法:選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就診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共30例,作為實驗組;另選同期來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人員30例,作為對照組。給兩組對象的血清C反應蛋白進行檢測。結果:實驗組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的血清C反應蛋白含量高于對照組體檢的健康人員,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血清C反應蛋白明顯下降,與治療前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CPR水平的測定,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參考依據,具有一定的實施意義。
血清C反應蛋白;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檢驗意義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是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別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其發病率較高,對患者身心健康的影響較大。支氣管哮喘如果治療不及時不規范,將有可能導致生命危險。因此,為了提高哮喘患者的治愈率,更好地控制該疾病,需要對患者的治療進行規范化[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析血清C反應蛋白檢驗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的臨床價值和意義,選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就診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共30例,其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就診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共3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這些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在18~56歲,平均年齡為35.24±4.21歲。此30例患者設為實驗組。選取同期來院進行健康體檢的人員30例,作為對照組,改組中,男占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36.75±1.28歲。各組患者均排除有急性心肌梗死、惡性腫瘤、糖尿病、慢性肝病、結締組織疾病、肥胖等引起的血清CRP升高的疾病。且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的對比上,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兩組對象,均行以下檢查: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然后進行離心處理,最后取出患者的血清進行全自動生化儀及相關試劑處理,檢驗血清C反應蛋白情況。然后對實驗組患者進行一定的治療,檢查血清C反應蛋白情況。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檢驗后的血清C反應蛋白情況的結果進行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對上述患者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x2檢驗(或者采用T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的檢測情況
對兩組患者的血清C反應蛋白監測后,可以發現,實驗組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的血清C反應蛋白含量高于對照組體檢的健康人員,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血清C反應蛋白明顯下降,與治療前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如表1所示。
支氣管哮喘屬于一種氣道慢性炎癥,主要是因為多種類型的炎癥因子釋放以及不同氣道炎癥細胞的浸潤導致網絡狀相互聯系的各種炎癥細胞和炎癥介質,進而促進支氣管哮喘的發生和發展。支氣管哮喘作為一種內科中常見慢性病,治療不及時將為導致患者死亡[2]。
C反應蛋白(CRP)屬于一種非特異性的急性時相蛋白,由白細胞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α等炎癥介質刺激肝細胞而產生的,能夠與肺炎鏈球菌細胞壁的莢膜多糖發生沉淀反應。在正常情況下,C反應蛋白含量極少,當體內出現細菌感染、組織損傷以及慢性炎癥時,該物質含量即可升高。通過清晨空腹狀態下靜脈血測定血清可以檢測出該物質。因此,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進行C反應蛋白是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的一大依據[3]。
本文的研究也表明,在與對照組健康體檢人群檢測的血清C反應蛋白數量對比時,實驗組血清C反應蛋白數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血清C反應蛋白數量明顯下降,這也表明血清C反應蛋白參與了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期氣道炎癥反應的過程,也就是系統水平炎癥因子對局部呼吸道炎癥的損傷有一定的作用
[4]。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CRP水平升高與細菌感染有關,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CPR水平的測定,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參考依據,具有一定的實施意義。
(作者單位:重慶愛徳華醫院檢驗科)
[1]張冰.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血清C反應蛋白檢驗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6:117.
[2]姜和.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實用臨床醫學,2011,06:9+37.
[3]覃宏志.腫瘤壞死因子α、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4和白細胞介素-10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檢測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31:108-110.
[4]覃毅華.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白細胞介素(IL-17)及超敏C反應蛋白的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生,2014,18:23-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