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培田,坐在山下開闊的馬路旁,遠景是落日晚霞,群山壘疊,輕云淡霧繚繞著的小村,小河流水如玉帶纏腰,近景是余暉下農人在田里忙碌的景象,每一鋤頭下去,都透出響亮和生氣,讓人不自覺想與自然親近。
返鄉青年吳載科和江思林是農家第二代,他們辭去都市的工作,重返農村,回歸鄉野。培田的各種公共事務中常常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參與春耕節、帶游學團、在敦樸堂做手藝……
載科一家和載騰、思林在田里,以及他們種植的有機小黃姜
載科曾在麥德龍做管理工作,思林是農學專業的畢業生。培田這兩年發展很快,但針對游客的體驗感還略顯不足。他倆看準這塊空白,對回鄉創業有了想法。返鄉一年多,載科和思林在培田嘗試了很多事情,思林是滋農團隊的負責人之一,通過“互聯網+鄉村”,將鄉村與創客進行鏈接;載科返鄉后,和滋農合作,平時帶一些游學團上山,閑時學竹編,做一些小玩意兒售賣。他們對有機農業產生了興趣,在載科家的田里開始了有機小黃姜的種植,并準備租種更多的土地來培育有機農作物。載科興沖沖地用三輪車載著我們去山腳下看黃姜田,思林是技術顧問,負責解釋有機從何而來——從肥料的選擇,到栽種和日常維護。山腳下的田里種滿了各種農作物,載科一家人辛勤勞作的畫面,和我初到培田時看到農人忙碌的景象,重疊在一起。
塩見直紀在《半農半X的生活》對一種新的鄉村生活方式進行了描述:一方面親手栽種稻米、蔬菜和農作物,另一方面能夠發揮天賦特長的工作,換的固定收入。載科和思林就是這種生活方式的最好詮釋。他們從小規模的農業中自給自足,用簡單的生活滿足基本需要,同時也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理想,也積極地與社會保持聯系。這些新農人像一顆顆種子,在地生根發芽,為鄉村帶去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