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 唐勇/四川省通江縣廣納鎮畜牧獸醫站
?
能繁母豬喘氣病的臨診體會
陳立 唐勇/四川省通江縣廣納鎮畜牧獸醫站
通江縣能繁母豬存欄達2.3萬頭,但大多以散養的形式分養在全縣千家萬戶,由于散養戶養殖圈舍相對較差,在寒冷、多雨、氣候驟變、飼料霉變、豬舍潮濕、通風不良等情況下,豬喘氣病時有發生,此病是由豬支原體引起的肺炎病,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不同年齡的豬,一年四季均可感染,特別是冬春季節易發。近年來,通過臨戶診療,發現母豬喘氣病很容易與其它病混淆和誤診,如不能及時確診,給養殖戶造成較大損失。為此,特將臨床體會做以匯總,愿能給同行以參考。
本病多因豬在寒冷季節,感受風寒時,感染了支原體(又稱霉形體),通過呼吸道侵入肌體,引起豬肺炎和實變,表現為咳嗽,氣喘,不食,甚至死亡。
病初,豬不食,咳嗽、流涕、體溫正常;隨著病程延長,豬嗆嗽不爽,拱背伸頸,結膜蒼白,喘氣,腹式呼吸;后期,豬食欲廢絕,伏臥不起,耳鼻發苷,兩耳及四肢不溫,消瘦窒息而亡。
對死亡的豬,經剖檢可見兩肺表面有對稱性“肉色樣”實變或淤血變化,切面有多量液體流出,肺淋巴腫大,切面外翻白色腦髓樣,支氣管中有泡沫樣液體。
1.2015年12月金堂村金德順,所養能繁母豬發病,咳喘不食,體溫偏低,伏臥不起,喜鉆草,用頭孢類抗菌素治療,無效,后用土霉素注射液,按200萬/頭,一日一次,肌肉注射,當天即能飲水,5 d后好轉。
2.2016年2月光明村張于達,所養殖兩頭母豬,其中一頭體重160 kg,不食,咳嗽,流清涕,喘氣,體溫正常,經當地獸醫診治,用青霉素800萬,連霉素200萬,柴胡注射液20 ml,肌肉注射兩次,效果不佳,第二天,另一頭豬發病,癥狀相同,用卡拉霉素加板蘭根注射液各10 ml/頭,肌肉注射,喘氣減輕,但仍不食,第三天,畜主要求筆者就診,發現豬精神尚好,腹式呼吸,結膜發苷,體溫分別為37℃~38℃,改用酒石酸泰樂菌素粉針,一次量按13 mg/kg體重,配合魚腥草注射液10~20 ml,肌內注射,一針見效,三天后治愈。
1.主觀診治。個別防治人員,懼怕被豬所傷,不測體溫,只要發現母豬不食氣喘,就聯想到呼吸道感染肺炎,繁殖綜合征、肺疫等,不加思索就用廣譜抗菌素加退熱藥,或抗病毒藥,無效又換藥,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2.鑒別診斷。
(1)易與豬肺疫、豬藍耳病混淆。這兩種病多在炎熱季節發病,呼吸困難,喘氣甚至流泡沫,體溫41℃以上,體表有明顯的出血點或耳梢變藍等癥。
(2)豬副嗜血桿菌病、弓形體病。不但喘氣,還有關節腫大、疼痛,呼吸困難,體溫均升高。
(3)豬低溫癥。往往是母豬氣血虛,產后營養不平衡,久病失調,造成不食,全身發涼,但不咳嗽,不氣喘。
(4)感冒。豬外感風寒,惡寒、流涕、咳嗽、嚴重者會引起支氣管炎性氣喘,但只要通過調理,口服辛溫解表,發散風寒之藥或姜湯飲,或肌注柴胡針,會收到好的效果。當然,喘氣病往往與風寒感冒同時發生,就需要仔細辨別,聯合用藥,加以治療。
1.對規模養殖場,應堅持自繁自養,全進全出,嚴格遵守跨縣引種檢疫隔離制度。
2.制定必要的計劃免疫、疫病凈化和消毒制度,定期接種疫苗、淘汰陽性病豬和進行環境消毒,消滅病原菌。
3.保持投入品營養無公害,防止使用霉敗變質飼料,必要時在飼料中添加士霉素或泰樂菌素預混料(不能同時使用)以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