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生
【摘要】 本文以基于CPCI總線的某型便攜式自動化測試系統為例,詳細介紹了環繞BIT設計節點選擇和詳細設計方法,針對系統的串行通訊、AD采集、開關量控制、PAL視頻采集的環繞BIT設計策略,實現了測試系統故障的檢測和隔離。
【關鍵詞】 故障診斷 CPCI總線 BIT
引言
ATE設備作為測控領域使用廣泛的自動化測試手段,對設備自身狀態的診斷,是確保測試結果可靠、可信的重要保證。通常采取機內自檢測(Built in test,簡稱BIT)的方式,根據系統自身的規模和要求,可進行余度BIT設計或者環繞BIT設計。前者具有較高的故障檢測能力和隔離能力,但資源需求多,成本高,對于關鍵節點的測試可采用;后者利用系統冗余資源對測試節點進行直接或間接測試,對結果進行分析、判斷,得出設備狀態結論。本文以基于CPCI總線的某便攜式測控系統為例,介紹環繞BIT設計的實現及驗證情況。
一、ATE總體設計
某型自動測試系統利用CPCI總線的開放式架構,并可以自動識別板卡、配置系統資源的特點,搭建便攜測試平臺,具有供電、通訊、數據&圖像采集、控制等功能,原理如圖1所示。
ATE給被測對象提供電源,通過串口控制其按照既定時序工作,對輸出信號回采,判斷其工作狀態,形成回路測試。由一體化顯示單元、嵌入式控制器、RS422通訊、AD采集、PAL視頻采集、+28V/+5V開關量輸出、電源、電纜等組成。對于主要測試節點設置,下文將詳細介紹。
二、關鍵測試節點分析
按測試信號故障的危害程度,設置合適測試節點對系統中的必要環節進行在線和離線的監測。在線測試模式為正常測試的狀態,所有節點在此情況下均需要工作;離線模式為測試準備狀態。
遵照此原則,對信號進行分類,形成表1所示的測試節點設置表,對冗余資源進統計后一并匯入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需對電源輸出的電壓、電流信號進行在線、離線兩種狀態的測量,而對于串行通訊、輸出信號、視頻信號則僅需在線監測。
三、環繞BIT設計
本文研究的環繞BIT設計是依靠系統自身的硬件資源,將采集、通訊、控制等按BIT測試需求重新配置,構成測試回路。
3.1電源信號的BIT設計
電源輸出根部作為電源監測的第一個節點,回路中I/V轉換輸出作為第二個節點,通過開關控制,對節點數據聯合判斷,實現電源實時監控,如圖2所示。電纜未連接時,電壓有輸出,電流無輸出;接入負載時,電壓、電流均輸出,根據電流輸出結果,判定連接狀態。
3.2通訊信號的BIT設計
串行通訊信號利用冗余通道,在自檢接口上配置,通道間異發異收,實現BIT通道閉環測試。如圖3所示。
3.3其他信號BIT設計
系統選用的PAL視頻采集板卡具有視頻輸出通道,將固定視頻圖像通過輸出通道經自檢接口返回至視頻采集板卡,實現視頻信號的閉環BIT。
開關量控制作為具有能量輸出的信號,參照電源類似的方法設計,減少電流I/V轉換采集環節,在自檢接口調理后接至AD采集板卡的冗余通道。
3.4 BIT測試流程設計
整個BIT測試流程中,對于供電輸出狀態綜合判定,正常后,串行通訊接口發送指令,返回通訊正常代碼;對模擬通道數采進行測試,含電壓、頻率等信息;按照固定格式發送PAL視頻信號,通過適配接口接至數采系統采集;開關量控制板接入+28V/+5V信號,控制通/斷,在自檢單元AD卡冗余通道判斷其電壓特性;對結果綜合判斷后,給出自檢合格與否的結論,流程結束。
如圖4所示。
四、測試結果驗證
通過設備自檢和人為設置故障對本系統環繞BIT測試的故障檢測有效性和程度進行綜合評定。檢測項目16項,歷時約70s,表2為檢測結果。
從上表的數據可以看出,BIT檢測結果,對系統內的串行通訊收發、故障判別,電源電壓、電流及控制狀態識別及開關量的控制效果進行了判定,達到了系統設計預期目的,可以在自檢合格后,對被測對象進行測試。
五、結論
環繞BIT設計是故障診斷在ATE設備中的具體應用,測試節點和方法的選擇,決定了系統檢測的覆蓋性和深度,直接影響ATE設備的可靠性及檢測結果的可信性。
本文以基于CPCI總線系統的ATE設備為例,利用冗余資源和電路,搭建了BIT環繞測試回路,并驗證了該設計的測試流程和結果,實現了系統故障的檢測和隔離,有效提高了ATE設備的測試性和保障性。
參 考 文 獻
[1]胡彭煒,楊福興,何玉珠,電子設備自動測試系統的環繞BIT設計,電子測量技術2009-12
[2]楊成林,模擬故障字典技術測點選擇問題研究,2011
[3]楊林,導彈電氣系統故障仿真和樣本采集平臺研制,2010
[4]劉世軍,電子設備中機內自檢BIT的設計,現代電子技術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