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文茹
【摘要】 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對構建和諧的網絡環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對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開展情感教學,提高信息技術的感悟力,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關鍵詞】 中學 信息技術 和諧教育
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學成為一門必不可或缺的學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是學生開始正式系統性的學習的開始,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由于網絡信息的復雜性以及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得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氛圍時有不和諧的聲音出現。為此,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構建和諧的教學活動,是目前較為重要的一個研究課題。
一、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大部分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不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較弱,只有少部分的學生認真聽課,教學效率較低。導致這種情況產生的一方面原因是由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具有鮮明的個性追求,對一些呆板、生硬的內容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喜歡追求刺激,自制能力較差以及盲目跟風等。中學學生的個性特點,使得學生在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對電腦、網絡游戲的興趣大于課本知識的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受影響。另一方面,隨著網絡的逐漸普及以及一些黑網吧的屢禁不止,讓學生私自接觸網絡的時間和空間大大增加,而學生在缺乏引導的情況下,對一些網絡上的不健康信息缺乏正確的應對意識,容易對網絡游戲上癮,從而使得學生的思想收到影響,進而會發出一些過激的語言或是行為,影響了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良好氛圍。
二、和諧教育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意義
在我國全面倡導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一切的社會行為和活動都應圍繞和諧的主題來開展。教學活動作為對社會人才的培養陣地,更是肩負著不可忽略的重要責任。而在網絡信息技術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的背景下,對中學生的和諧上網教育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構建和諧的網絡環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在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對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最后,構建和諧教育氛圍是響應新課程理念的重要表現,是推動我國教育層面深化改革的一大助力,同時也能讓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三、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和諧教育的實施策略
在認識到目前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教學活動中構建和諧教育氛圍的重要后,為確保和諧教育的全面貫徹和落實,對如何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實施和諧教育成為我們研究的重點內容。結合新課程的改革理念,實施和諧教育可以從以下幾點來進行:
3.1開展情感教學,提高信息技術的感悟力
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對學生的思想的積極引導是構建和諧教育氛圍的重要突破點。只有讓學生從根本的思想上接受這門學科,接受科任教師,才能讓學生逐漸地接受課堂教學,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情感教學能夠達到上述目的,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時,教師應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多與學生溝通交流,關注學生的情感狀況,尋找合適的切入點與學生進行思想的交流,打破師生之間的溝通障礙。在開展情感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避免空談大道理的情況,可以結合一些學生剛興趣的人或事來從側面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故事中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一些辨別網絡信息安全的知識,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收獲有關信息技術的知識與能力。
3.2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讓學生主動的融合到教學中的一個關鍵點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它同時也是提高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而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個性追求,通過多種新鮮教學法的實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幫助他們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打字教學中可以組織小組競賽,以學生不服輸的特點激發學生積極學習和練習,打字比賽中的內容可以選取一些學生剛興趣的話題,而不局限于信息技術的課本知識。而在word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一段文字來進行操作練習。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摒棄以往喜歡控制學生電腦的習慣,應讓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來自行發揮,而教師在適時的時候進行輔助教學,以此來營造一種輕松的教學氛圍,為和諧教育的實施奠定基礎。
總結語:和諧教育是現今被廣泛提倡的教育主題,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和教育的主要之舉。在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其教學現狀不容樂觀,而教師則應意識到自身責任的重大,在教學活動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是抱著放任的態度來教學。為此,教師應保持不斷的充電,積極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對一些新興的教學方法能夠融會貫通,以此來增強和諧教育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施。
參 考 文 獻
[1]周鵬皋.談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提高[J].湖南教育(下).2015(07)
[2]劉璐,李巖.中學信息技術學科“建構式生態課堂”的構建[J].中小學電教.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