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赫
【摘要】 物聯網作為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之后又一重大的信息技術改革,是信息產業發展中的里程碑。物聯網技術具有應用廣泛、社會滲透性強等特點,并且在電子商務物流行業有重要的應用。電子商務物流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制約其發展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電子商務物流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做出了探究,提出了采用物聯網技術促進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 物聯網技術 電子商務 物流發展 探究
電子商務物流是目前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行業,但是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制約其發展的因素,導致其停滯不前。而物聯網技術是繼計算機、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射頻識別技術后的一種新型技術,并且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就電子商務物流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促進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現狀分析
1.設施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電子商務主要是對商品本身的所有權進行轉移,物流是為了將商品的時間和空間價值能很好的結合在一起,信息流則是電子商務和物流的主導因素。但是我國目前物流系統信息規劃沒有協調建設,并且五路的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的兼容性能差,在對物流信息進行分類編碼和采集交換的過程中缺少統一的標準,導致在信息平臺上不能與供應鏈相匹配,最后致使整體系統功能較弱,信息程度化較低。
2.信息不準確,庫存難掌握。由于在電子商務的庫存中會包含有電子商務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部分,因此會增大對庫存掌控的難度。電子商務企業中如何對產品進行有效的銷售是企業庫存管理的重點,同時也是重心,在對庫存的管理中經常會面臨三個問題,第一個是商品的退還率問題。部分商品的退還率高,并且情況比較復雜,對商品退回、報廢、再次銷售等都會造成庫存信息的不準確,導致庫存成本升高。其次是企業在對商品進行臨時采購時會造成虛擬庫存的問題出現。第三個問題就是企業對市場需求的信息掌握的不準確,因此導致庫存成本升高。因此及時掌握物流信息是物流工作中的重點。
3.配送率低,網絡覆蓋面小。目前我國電子商務市場受季節性銷售波動較大,而且消費者的數量增加迅速,訂單的產品逐漸趨于多樣化、小批量多批次、周期短等特點。由于電子商務逐漸向業務訂單分散、季節性差異等方向發展,因此對商品配送的要求逐漸增高,企業對配送系統的靈活性也有了一定的要求。但是我國目前電子商務通常都是和第三方的物流公司進行合作,在運行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操作系統和商務平臺的脫節,最后導致商品配送不及時、錯貨漏貨、信息不完整等一系列問題,使客戶對電子商務企業不滿意。同時,民營快遞企業是電子商務合作的主要對象,在合作的過程中無法組建成一個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使物流的運行效率較低。
二、利用物聯網技術發展電子商務物流
1.優化庫存。利用物聯網可以實現物品信息的自動化庫存,并利用供應鏈中實現信息共享,以此來降低庫存的成本。物聯網中的RFID系統可以實現對庫存產品和在途產品的實時監控,以此來獲得物品的準確物流信息,對缺貨的產品迅速的補充,實現了智能存儲。除此以外企業可以利用該系統對庫存的進貨周期、周轉率等進行數據分析,使業務流程呈現動態,這樣可以縮短庫存周期,控制運行成本。
2.優化運輸、配送過程。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中工作的時效性、智能性、系統性等,并且運輸的安全和效率都有所提高。物聯網EPC和RFID技術對產品的生產、包裝、儲存和整個流通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利用車載衛星定位系統、衛星通信網絡等技術對運輸商品的車輛進行追蹤和定位,對貨物實行實時監控,以保證貨物運送中的安全。當運輸車輛到達配送中心,采用終端機對商品進行掃面,確定客戶能實時查看訂單商品的物流情況。
3.優化供應鏈。采用物聯網技術的EPC和RFID技術,將企業之間的物流系統、生產系統、采購系統和銷售體統等智能融合,實現商品生產、庫存、運輸、銷售和配送的一體化運行,最大程度的提高商品供應鏈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將供應鏈融合到相關的物聯體系中,保障智能物流的實現。
三、結束語
物聯網技術為電子商務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增強了原企業的物流理念。在物聯網技術的支持下,電子商務物流行業實現了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發展,同時也保障了商品的庫存時間縮短、配送效率提高,為電子商務的物流行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參 考 文 獻
[1]楊虎群,冉林.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子商務發展問題探討[J].科技資訊,2011,15:10-11.
[2]陳冰冰.基于物聯網技術下的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4,01:52-55.
[3]劉晉州.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子商務發展探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0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