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向是容易發生食物中毒的季節,除菜豆外,木薯、蠶豆、生豆漿等也易因烹調不當引起中毒,剩飯剩菜腐爛變質也是食物中毒一大根源。專家提醒,炎熱夏季要警惕胃腸道疾病作怪。
食用未燒熟煮透的菜豆會導致食用者中毒。菜豆包括扁豆、四季豆、蕓豆、刀豆等。食藥監部門提示,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較豐富的紅細胞凝集素和皂苷,這兩種生物毒素分別具有紅細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進入人體后發揮生物作用而致病。皂苷主要在菜豆外皮,只要烹調時間足夠就能消除其毒性。因此,預防菜豆中毒最有效的措施是燒熟煮透,加熱至菜豆失去生綠色,食用時無豆腥味。
木薯的塊根富含淀粉,但其根、莖、葉都含有毒物質。木薯含有的有毒物質為亞麻仁苦苷,如果攝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或喝其湯,都有可能引起中毒。要防止木薯中毒,可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使氰苷溶解。一般泡6天左右就可去除70%的氰苷,再加熱煮熟,即可食用。
蠶豆種子中含有巢菜堿苷,人食用這種物質后,可能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蠶豆黃?。榱朔乐钩霈F蠶豆中毒,最好不要吃新鮮的嫩蠶豆,而且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
生大豆中含有毒成分,因此,如果豆漿未煮熟也可引起食物中毒。特別是豆漿加熱至80℃左右時,皂素受熱膨脹,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現象,其實此時毒害成分并沒有完全破壞。因此出現“假沸”后還應繼續加熱至100℃,煮熟的豆漿沒有泡沫,再用小火煮10分鐘左右,即可安全食用。
由于吃剩菜剩飯而導致胃腸道疾病發作的老年人也很多。炎夏季節,生冷熟食、剩飯剩菜極易腐爛變質。老鼠、蒼蠅、蟑螂到處亂爬,將細菌帶到食物上。
食品最好當天吃完,剩菜剩飯放久了或儲存不當都會產生有毒物質。因為許多病菌在冰箱里照樣能繁殖。如果一定要保存剩菜,應注意保存方法。剩下的湯菜、燉菜和炒菜等,必須先燒開,裝在有蓋的容器中,變涼后再放入冰箱中冷藏;吃時還要燒開熱透。剩下的拌菜,醬、鹵肉類應立即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下次吃時一定要回鍋加熱,或者改制,如改為湯菜、燉菜。
蔬菜過夜后經一夜鹽漬,亞硝酸鹽含量會增加,加熱后毒性增強,因此蔬菜反而是最不能隔夜的。另外,淀粉類食品也最好一次吃掉,即使沒有變味也可能引起不良反應。
保存剩飯,應將剩飯松散開,等剩飯溫度降至室溫時,放入冰箱冷藏。剩飯的保存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不要吃熱水或菜湯泡的剩飯,不能把剩飯倒在新飯中,以免加熱不徹底。在做飯時,也可把剩飯與生米一起下鍋。剩米飯引起食物中毒時,大多看上去沒有異樣,因此即便剩飯看起來正常,也必須徹底加熱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