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國
青島市海青鎮位于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中心西南部49公里處,南接山東日照市,北靠諸城市,西鄰五蓮縣。自古以來,這座古“驛站”就定義了海青具備四通八達的交通優勢。“驛站”與“海青”這兩個從史書中延續下來的詞,承載了太多的滄桑與厚重、婉約與纏綿。往事里的過眼云煙,總會被“驛站”不動聲色地記錄著,亦如上世紀60年代的“南茶北引”和“南竹北移”。這一引,便引出了海青“北域江南”的美譽。用鏡頭尋找“中國好風光”,我們見慣了南方古鎮的小巧玲瓏、清秀俊逸,攝影愛好者們不妨來海青走走看看,體驗新派的婉約清靈。

入鏡一:海青古鎮
“梅子黃時雨的古韻江南”、“落花燕雙飛的古樸徽州”似在海青皆能尋見蹤跡,而這是來源于海青的特色小鎮建設。立足“新中式”建筑風格,將茶文化融入到特色建設中,突出“茶鄉、竹鄉、水鄉”特色內涵,融入“茶產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三大元素。借鑒江南小鎮建設理念,立足徽派建筑風格,將海青打造成為北域江南的“樣板間”是海青特色建設的宗旨。如今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海青鎮,品牌聲譽不斷為世人知曉,儼然已經是“江南小鎮”的樣子了。
入鏡二:海青茶園

最先知道海青的人,大抵是因為海青茶。一幕薄雨淅淅瀝瀝地洗刷著綠油油的北部茶園,遠山薄霧,仿若置身世外桃源。爐上煎著的茶,冒著熱氣,一圈圈尋遠山而去。來此自駕攝影的人循山路前行,如入密境。
海青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北高南低的簸箕形地形,讓來自黃海的水汽在此停留;北部茶山海拔高低適中,弱酸性土壤構成了海青茶生存的最佳環境,也孕育出海青茶獨有的“豌豆香”。
站在海青北部茶山遠望,茶樹蔥蘢,錯落有致,碧綠養眼,怡人心境。這里被山東省北茶科研中心命名為青島地區唯一的“北茶科研基地”。近年來,尤其特色小鎮建設以來,海青茶在海青鎮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規模不斷擴大,品牌聲譽也早已響遍全國。
入鏡三:海青竹林

海青后河西村的竹林里藏著一處靜謐之景,在滿眼的翠竹中漫步,清新濕潤的空氣仿佛迎著澄澈的綠進入腹腔,讓人神清氣爽。竹,本就是入鏡的景,如若再在這曲徑通幽處撫琴聽風,品茶論道,在竹林里抬起鏡頭,將溪流、小路做點綴,如此這般,更現竹林清幽。
在海青翠龍山山腳下的后河西村,生長著一片主體為40余畝的南方毛竹林,其次是10余畝的北方細竹林,這里是青島地區規模最大的一處竹園。海青竹和海青茶一樣,得益于1966年的“南竹北移”,毛竹、剛竹、斑竹等都是從四川、云南等地引進的,到現在已有 50年的歷史。



入鏡四:水鄉風景
海青是一福地,甜水河、潮河穿鎮而過,讓這座古鎮有了靈氣。在“水鄉”的規劃建設上,海青從做美、做活生態水幾個方面出發,結合給重點功能區調水工程,統籌考慮防洪防汛、生態涵養、景觀打造、產業布局、城鎮建設、基礎配套等各方面需求,在河堤兩岸發展生態旅游業、觀光采摘體驗游,輔以垂釣、竹排漂流、游艇競賽、龍舟競賽等娛樂項目,打造連接青島、日照、濰坊三地旅游產業的樞紐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