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黃莉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面臨著經濟下行及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在當前形勢下,人才紅利是保持經濟增長速度的內驅力,為此,全國各地都在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上創新各種方法,要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贏得勝利。廣西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在“十三五”期間如何在高層次人才工作上取得新突破已擺上重要日程。
一、廣西高層次人才工作現狀
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人才工作,近年連續出臺了多項人才培養和引進的政策措施,建設一系列人才重大項目,促進了廣西高層次人才的快速聚集和培養,如建立“院士工作站”引進創新團隊,實施“院士后備培養工程”培養重點人才,建立“人才高小地”鍛煉提升人才,建立“十百千”制度培養專業人才,設立“八桂學者”“特聘專家”崗位面向海內外招聘高端人才,聘請院士作為主席顧問等等。截至2015年底,廣西已建成院士工作站80個,入站工作的院士達到89人,建成56個自治區級人才小高地和116個區直、市級人才小高地,入選“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的專業人才500多人,評選出70名“八桂學者”,93名“特聘專家”,建成博士后兩站65個,先后招收博士后210名。
二、當前廣西高層次人才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問題
1.高層次人才總量不足。受區情、環境等條件限制,廣西仍存在著人才總量少,高層次人才不足,領軍人才奇缺,重點產業人才匱乏等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2月,廣西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約為145萬人,專業技術人才僅占全區總人口數的0.026%,與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占總人口數平均0.38%的比例存在明顯的差距。在高端領軍人才數量上,截至2015年底,全國兩院院士為1629人,千人計劃專家5208人,而廣西僅有院士1人,千人計劃專家5人。與廣西相鄰的湖南省,僅中南大學就有17名院士,千人計劃入選者47人。
2.人才質量不高。近年來,盡管廣西不斷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實驗室條件不斷改善,人才隊伍不斷擴大,但整體上還存在人才質量不高,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高精尖創新成果不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不多,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不多,獲得科技發明的項目數量少,缺乏具有真才實學的學科帶頭人、博導等。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廣西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為3.08萬件,江蘇為15.46萬件,廣東為10.39萬件,廣西僅為江蘇的19.9%、廣東的29.6%,廣西人才的科技創新能力與發達省區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3.人才結構不合理。在江浙廣東等發達地區,人才主要集中在企業,如深圳就有大半高層次人才分布在企業,人才集聚于企業,促使上述地區經濟發展迅猛。反觀廣西,人才主要集中在黨政機關及科研院所,企業人才嚴重匱乏,存在人才結構不合理、行業分布不均的問題。據統計,廣西黨政機關研究生學歷占比達到6.8%,比全國黨政機關研究生學歷占比6%高出0.8%,而國有企業研究生學歷占比4.4%,比全國占比6.5%低2.1%,國有企業本科生學歷占比41%,比全國占比48%低7%。
(二)原因分析
1.部門職能分散,未能形成工作合力。目前,廣西人才工作涉及黨委組織部門,政府人社、教育、科技、衛生等眾多部門,雖然自治區、市兩級都成立了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機構有了,分工也明確,但目標責任制和人才工作配套制度還不完善,制度的執行效果不盡如人意。在人才項目管理上,有的人才項目因為資金不足、資助力度不夠,達不到預期效果,有的人才項目卻多頭資助、重復資助,造成資源浪費,一些人才平臺載體層層建設,造成低水平重復建設。
2.政策存在短板,沒有形成聚合效應。廣西人才政策缺乏統一規劃,存在政出多門、條塊分割、資源分散、引進及資助對象重疊等問題,政策不配套、不具體、操作性不強,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夠。政策針對的對象定位高,主要面向院士、“長江學者”“百人和千人計劃”等高精尖人才及外來人才,輻射面窄,對博士和副高職稱等專業人才的優惠政策力度小,缺少本土人才培養提升機制,難以促進人才總量的提升,以致出現外部人才引進難,內部人才成長慢等怪象。
3.人才平臺載體薄弱,缺乏有效機制。近年來,廣西一些地方和部門為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采取“以編引才”“以官引才”“重金引才”等措施,短期內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從長遠看,難以持續。主要是廣西缺乏人才創業創新所需的科研軟環境,科研創新氛圍不濃,科研激勵機制缺乏,人才引進后其開展科研創新所必需的多學科協同交流平臺不足,以致人才的后續發展難以為繼。
4.人才統計基礎薄弱,缺乏數據支持。目前,廣西尚未開展全面的人才結構統計工作,存在人才統計數據缺失,統計口徑不一、標準不一、底數不清、情況不明等問題。未能建立統一的人才信息庫,也沒有統一的人才服務平臺,尚未建立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定期發布機制,人才統計數據多是“統計+估計”,難以為人才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5.人才服務意識仍然不足。廣東、上海、福建等十多個省、直轄市已建或在建省級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為人才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而廣西尚未成立相應機構,在人才引進的戶籍辦理、子女入學、配偶安置、住房申請、職稱評定及科研項目申報等方面手續繁雜,人才引進后缺乏跟蹤評估服務和培養提升機制,科研經費缺乏傾斜,造成人才引不進,引進留不住。
此外,外省及海外人才對廣西缺乏了解。人才引進對象與國內大多數省市同質化,人才競爭缺乏優勢和區域特點,難以引進符合廣西發展需要的優秀和專業人才。
三、廣西高層次人才工作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
1.強化人才統一管理。由自治區黨委、政府統一部署,黨委組織部門牽頭,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分工合作、共同開展廣西人才引進、培養、激勵、評價等相關工作。強化頂層設計,定期召開人才工作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及時交換工作信息,協調理順部門關系,確保人才工作有效開展,使自治區人才戰略目標落到實處,營造良好引才氛圍和環境,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
2.加強人才工作統籌協調。強化人才工作資源整合,抓好人才政策統籌,完善人才工作協調運行機制。要積極推進把人才工作資源集中“打包”,把分散在各部門各單位的人才政策、資金、平臺、載體、崗位等資源整合起來,提高了資源配置、資金使用的效益。梳理整合相關部門的人才政策,增強政策的統一性、銜接性,提高政策的融合度和“含金量”。
3.統籌本土培養與外來引進。對引進人才實行跟蹤培養服務,在研究項目、科研經費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每年定期回訪,及時掌握人才成長狀況,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及人文關懷,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發揮引進人才的引領帶動作用。同時,加大本土人才培養,實施本土人才培養計劃,對達到引進人才條件的優秀本土人才,給予同等的待遇。形成留好用好引進人才,培養提升本土人才的格局,構建良好的人才生態體系。
(二)創新工作思路,構建科學的高層次人才政策體系
1.加強人才政策的規劃統籌。由自治區黨委、政府統一制定全區人才引進和培養的綱領性文件,各相關職能部門配套出臺相應的人才引進、扶持優惠政策,明確部門分工,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在政策制定中,要充分發揮政府智庫高參的作用,多方參與,優化程序,提高效率。
2.建立人才政策評估機制。定期對引才政策實施效果進行評估,通過定期回訪、座談和調研等,了解用人單位及引進人才對廣西人才政策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優化人才引進政策。加強與外省的合作交流,制定符合廣西地方經濟發展要求的、操作性強的人才政策。
3.加大對企業人才引進的扶持。加大對企業人才,尤其是廣西支柱企業緊缺人才的引進扶持力度,探索建立企業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激勵機制,把企業人才引進作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工作,并加大對民營企業人才工作的扶持。
4.結合實際科學制定引才政策。結合廣西需求,科學設定人才引進對象范圍,以廣西“十三五”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在人才引進上,不片面追求頂尖人才,注重博士、博導、副高和高級技工等高層次人才引進。同時盡快出臺人才引進住房、醫療、教育和后培養激勵政策,為人才創建良好生活、工作條件。
(三)加大引才力度,實現人才規模、質量雙提升
1.加強人才需求調研。全面啟動廣西人才資源統計工作,分類做好人才資源的統計分析、綜合研判工作。全面掌握廣西人才結構、分布狀況。建立人才需求信息集中收集發布、人才發展目標動態監測報告制度,探索建立第三方人才引進、使用和發展分析、評測服務機制,實現精準引才。
2.拓展人才引進渠道。通過廣西政府駐外辦等機構建立廣西人才工作聯絡點,廣泛收集廣西籍優秀人才信息數據庫。建立海外聯絡站收集海外廣西籍優秀專家信息,通過加強輻射宣傳,鼓勵廣西籍人才返鄉服務,搭建人才來桂講學、科研項目合作平臺,柔性引進海內外人才,實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共享之路。
3.創新人才引進形式。組建人才專家智庫,開展高端人才引進評審、智庫專家咨詢培訓活動,實現柔性引才;建設海內外高端人才引進“互聯網+”網絡聯絡站,定期發布廣西引才政策;舉辦高端人才峰會及高端項目對接活動,吸引科技創新企業和人才落戶廣西。
(四)完善服務體系,全力扶持人才創新創業
1.打造人才“一站式綠色直通車”。加快建設區、市一級“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對引進人才的戶籍辦理、子女讀書、配偶就業、學歷認證、職稱申報、護照辦理等一系列業務進行集中辦公、優化程序、簡化手續。
2.構建人才創業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服務基地,為人才創業創新一站式提供公司注冊、融資發展、創業指導、稅收減免等服務,創建良好的創業創新服務環境。加強創業孵化平臺建設,通過廣泛宣傳,營造氛圍,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吸引更多創業型人才在桂創業興業。
3.實施人才創業創新支持計劃。根據廣西“十三五”產業發展規劃,重點遴選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和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及創業項目,給予項目扶持資金及風險跟投、貸款貼息支持等,大力支持人才創業創新,切實增強人才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
(五)加強對外宣傳,塑造良好引才形象
1.強化高端人才網站的宣傳作用。在鞏固廣西人才網影響力的基礎上,建設廣西高層次人才服務網站,面向國內外人才,發布廣西引才政策、活動、引才成效等,構建高層次人才信息庫,建設長效聚焦的引才平臺,為廣西聚賢納才提供有力的媒介平臺。
2.開展高層次人才“請進來”活動。定期組織院士、千人計劃專家、博士生導師、海外留學博士等高端人才“廣西行”,到企業、高校、機關調研,通過講座、技術交流,增進了解。組織國內外著名高校學生暑期來桂見習活動,加深他們對廣西區情的了解。
3.組織用人單位“走出去”活動。定期組織區內科研單位、高校、重點企業到區外高校、科研機構,通過現場講座、技術交流、職位推介、人才招聘等活動,強化人才、專業、技術供需信息宣介推廣,加深外地人才對廣西產業發展、企業人才需求的了解,吸引更多人才到廣西對口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 陳翔.地方政府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比較分析[J].中國科技資源導刊,2015(03),2
[2] 黃愛民.深圳廣州兩地高層次人才工作比較 [J].探求,2009(5)
[3]王佳男.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4]李良杰.河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中的先進經驗和啟示[J].戲劇之家,2013(9)
(作者單位:中國廣西人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