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曉航
排打壯骨功
文/李曉航
排打功,為武術內功外練的強壯之功,武林各派均有不同的練法,基本練法為配合呼吸,以拳或掌或者木、磚、沙袋等器材擊打腹部,繼而頭、肩、背、四肢乃至全身。排打功有單人與雙人的功法練習。單人練習包括沙袋擊法、板擊法、棍擊法、石拍法、撞擊法等等。雙人練習有互擊法、排打法等等。
排打功作為一種內外兼修的功法,對于武術的練家們來說,排打功的練習不僅可以鍛煉人的果敢、不畏困難和勇于進取的精神,還可增強力量和提高肌體的抗擊能力,增強自身的適應性、耐久力和爆發力。同時也可以提高自信心,形成穩定的心理素質,增加臨場的應變能力。
對于一般人來說,排打功也是一種效果顯著的健身方法。它不僅可以鍛煉肌肉、筋骨健壯,還可以增加骨質密度、肺活量,增強內臟器官活動能力,舒筋活絡,提高人體的微循環能力。
排打、拍打、叩打與刮痧、拔罐、艾灸法的區別:排打、拍打、叩打是人主動的運動,調動了人自身的力量,體現了我們對于自身健康的迫切愿望。而拔罐和刮痧、艾灸是被動的接受。從西醫的角度看,主動的刺激令中樞神經和全身細胞都處于高度興奮狀態,產生大量修復、免疫激素,導致人體自愈功能全面加強。而刮痧、拔罐、艾灸法有一定的專業性,需要專門的場地和專業人員。排打、拍打、叩打這樣的鍛煉法,老少皆宜,簡單易行,隨時隨地可以進行,且無副作用,行之有效。
排打、拍打、叩打是用自己的手掌或拳擊打身體,不僅刺激了身體各個部位,更刺激了手上的全息穴位和兩手上的各六條經絡,相當于對身體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按摩保健,而被排打、拍打、叩打的各處則相當于被有目的的進行了治療,兩者相得益彰,令手足十二條經絡交互刺激,在體內形成了一種氣場的內循環,更利于排毒治療。排打、拍打、叩打、撞背等法,只要堅持鍛煉,就一定會激活體內氣血,出現氣沖病灶的現象,即病灶或身體某部位出現痛、麻、酸、脹、腫、癢的感覺,及欲排大小便、打嗝、放屁等等現象,這說明身體正在排毒,筋絡穴位等正被打通,均為正常并且是可喜的現象。如果幾種外治手法同時運用,效果會更好。
筆者根據武術排打功法的基本原則,編排了一套排打壯骨功。由于目的性的差異,具體方法也有所不同。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鍛煉身體是為了養生健身,所以本功法改變了傳統武術排打功以強力打擊為主的做法,剔除了一些可能造成危險和傷害的動作,增加了拍打、叩打等有利于身體健康的手法。武術愛好者可以參照此功法以強身健體,一般讀者也可依此法健身養生,以排打壯筋骨,以拍打消疲勞,以叩打通經絡。
具體功法介紹如下:
1.拳擊沙袋。面對一個沙袋,很多人都會情不自禁地打幾拳。當人們面對一片很好的運動場地,或者久違的游泳池時,都會產生這種運動的激情,這就是運動的動力。一個健康的人,經常會產生這種沖動。
拳打沙袋,是為了讓肌肉組織受到一定反作用力而產生適應性。擊打目標后,肌肉會感受到沙袋的阻力和反作用力,而不斷的擊打會強化肢體的硬度和強度,從而使我們在接觸目標后能把力量更徹底地貫通過去,增強身體的爆發力。一般人通過打沙袋訓練,可以使頸部、手臂、胸部、背部、腰部以及小腿的肌肉、骨骼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注意事項:開始練習的時候,先打靜止的沙袋,不要在它蕩來蕩去的時候去用力打它,以免傷著手腕,待熟練后再打動的沙袋(此拍照為立式沙袋,學者請注意)(圖1)。

其次,打沙袋一開始不要全力擊打,可以先用適中的力量和速度來打,體會拳頭觸及沙袋那一瞬間的感覺,糾正自己的動作,力爭每拳都能打得很正,發力很實,隨著越來越熟練,出拳的力道也隨之越來越重。
還有一點很重要:打沙袋的時候,拳要握緊,手腕要用力,注意力要集中,拳面與沙袋表面保持基本垂直,這樣拳頭和沙袋接觸面大,不會使自己受傷。

2.手臂橫打。預備式:兩腳與肩同寬,面對沙袋站立(圖2)。
伸出右臂,以右臂外側擊打沙袋右側,擊打位置與自身肩部同高(圖3)。

再將身體向左側挪步,然后伸出右臂反手擊打沙袋左側,擊打位置與自身肩部同高(圖4)。
恢復預備式。伸出左臂,以左臂外側擊打沙袋左側,擊打位置與自身肩部同高(圖5)。

再將身體向右側挪步,然后伸出左臂反手擊打沙袋右側,擊打位置與自身肩部同高(圖6)。

以上兩個動作熟練后,可以一、二、三、四的節拍連貫練習,身體也隨著左右移動。
3.手臂上下交叉打。上述動作熟練后,以右臂先擊打沙袋右側上部,擊打位置與自身肩部同高(圖7)。
再擊打沙袋左側下部,擊打位置與自身腹部同高(圖8)。

換手,再以左手臂擊打沙袋左側上部,擊打位置與自身肩部同高(圖9)。
再擊打沙袋右側下部,擊打位置與自身腹部同高(圖10)。

后面兩個動作熟練后,可以一、二、三、四的節拍連貫練習,身體也隨著左右移動。
4.進步橫肘。面對沙袋站立,向前方上左步,同時抬起右肘擊打沙袋(圖11)。
然后再換上右步,抬起左肘擊打沙袋(圖12)。
可反復左右交替練習。

5.側面進步肘。站在沙袋左側面,向右進一步,同時以右肘部擊打沙袋(圖13)。

再站在沙袋右側,向左進一步,同時以左肘部擊打沙袋(圖14)。

所謂靠打,就是近身、靠近打擊對象后,實施打擊。
1.上步靠打。面對沙袋站立,上左步以右肩擊打沙袋(圖15)。

再上右步,以左肩擊打沙袋(圖16)。

可反復左右交替練習。
2.進步橫身靠打。面對沙袋站立,左腳向前方進步以左肩側面擊打沙袋(圖17)。
然后再進右步,以右肩側面擊打沙袋(圖18)。

您如果是在野外鍛煉,可選一棵較大的樹;如果是在家里,可找一塊掛毯掛在墻上與自己身高相當的地方。選定目標后,背對著大樹或者掛毯,兩腳平行站立,大約與肩同寬,與墻面相距半尺,兩手臂自然下垂,身體放松,用背撞擊大樹或者墻面。
如此反復80~100次,撞到背部乃至整個身體發熱為止。撞背時,注意力要集中于肩、背、腰部位,盡量要使背部落在墻或者樹的平面,如果背部脊椎骨撞在墻或樹的立面或凸面上很容易受傷。一定要注意:撞背時,切不可用蠻力猛烈沖撞,動作宜輕、宜緩。每天早晚均可進行。
撞背功能通經絡,行氣血,壯腰腎,強壯腰背部骨骼和肌肉,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加快組織修復,緩解和治療腰背肌勞損及筋骨疼痛。

踢打沙袋,能使腿腳的肌肉和骨骼在踢打目標后感受到沙袋的阻力和反作用力,不斷的擊打會強化肢體的硬度和強度。踢打沙袋使我們在接觸目標后能把力量更徹底地貫通過去,增強身體的爆發力。一般人通過訓練,有利于提高骨質密度,可以使腿和腳部的肌肉、骨骼都能得很好的鍛煉。
踢打沙袋,主要有正腿踢打(圖19)、側腿踢打(圖20)、擺蓮腿踢打(圖21)等。
要注意,剛開始練習時不要過分用力,先站好位置,一下一下穩穩地踢打,循序漸進,不要過分追求高難度和重擊效果。
1.兩手拍打。兩腳與肩同寬高,平行站立。雙手相互拍打。可以站立拍打,也可以行走拍打。
兩手掌對應全身部位所有的穴位,經常拍打手掌是調節身體各部功能的良方。
2.兩手臂拍打。兩腳與肩同寬高,平行站立。先以左手拍打,拍打范圍從右手小臂至大臂直至肩部;再換右手,拍打左手小臂和大臂直至肩部。拍打的部位為小臂的外側,因為手臂的內側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經,不可以強力打擊,否則容易受到傷害,造成病癥,悔之晚矣。
手臂的外側是手陽明大腸經、經常拍打可以有效地防治皮膚病。中醫講肺主皮毛,肺與大腸互為表里,肺的濁氣不能及時排出會直接通過大腸排泄,肺功能弱了,體內毒素便會在大腸經淤積,所以臉上起痘身上起濕疹這些問題便產生,拍打大腸經可以很好地調節身體相應的問題。
3.拍打兩腿。如果是在公園或者操場,可以在戶外健身器材“肋木架”上練習。如果是在家里,利用一個穩定結實的椅背也可以。確定了器材以后,先把左腳放在肋木架或者椅背上,不要太高,只要使自己的大腿和地面基本平行即可,筋未拔開的人腿彎曲一些也無妨。中老年同志要注意站穩下面的樁腿,保持身體的平衡。然后用兩手拍打左腿的小腿和大腿外側,時間一般3~5分鐘。再換右腿,將右腿抬起放置在肋木架或者椅背上,用兩手拍打右腿的小腿和大腿外側,時間一般3~5分鐘。
拍打腿部和拍打手臂的道理相同,拍打的部位為腿的外側,因為腿的內側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經,不可以強力打擊。
兩腿的外側主要的經絡為膽經。黃帝內經云:“凡十一臟者,膽為先也。”也就是說只要膽汁分泌的量足,我們吃進的食物吸收就好,吸收好,造血的材料就足,這時人就健康。敲膽經一般在早晨和白天效果較好,晚上11點以后不宜再做膽經拍打。
練過武術和經常運動的人都知道,一般在訓練后常常以兩掌拍打四肢作為訓練后的放松活動,可以幫助身體恢復肌肉張力和韌帶的彈性,對于解除疲勞、促進血液循環、通經疏絡、排除毒素有很好的效果。
叩打,是兩手握空心拳,敲打、叩打某一部位。對人體的頭、胸、腹部、腰、背部,以及手臂和腿的內側、腋下、肘窩、膝窩等不適宜進行強力刺激或拍打,對這些部位進行養生、保健時,宜用叩打的手法。
叩打身體各個部位,其作用有:1.疏通血脈,改善微循環;2.促進皮膚表層的新陳代謝;3.為皮膚和皮下淺層組織提供更多的營養;4.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防止外邪入侵,從而達到活經通絡、養生健康的目的。
頭部穴位非常豐富,每天叩打頭部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調節血流量,改善大腦的營養供給,起到清腦爽神、解除疲勞的作用,可防止和緩解頭痛、頭暈、耳鳴、耳聾、視力減退、失眠、健忘、面癱、中風偏癱、腦癱、脫發、感冒等許多疾病。
叩打腋下部可以排除肝膽的邪氣,使全身各器官得到更多的養分和氧氣。叩打脅部可以改善肝膽等內臟的功能,使脅部肌肉、骨骼堅實、有力,并對胸脅脹滿、臂不舉,及腰、脅、腹疼痛,腋下腫痛等病癥有防治作用。
叩打脊背部可通經絡、行氣血、調百脈、寬胸膈、止背痛、調腎氣、抗衰老,具有增強內臟功能、消積化瘀以及靈活關節的功能,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內臟等疾患有防治作用。
腰是腎臟所在部位,最喜暖惡寒。叩拍腰眼不僅溫暖了腰部,而且能增強腎臟機能,疏通帶脈,并且可防腰痛,還能起到聰耳明目、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此法還有助于防治遺精、早泄及痛經、月經失調等病。
腹部為帶脈所在,叩打腹部具有疏肝理氣、健脾和中、化氣利尿、培元固本等作用,可治療腹痛、瀉泄、便秘及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切記,唯孕婦不可進行叩打、拍打!
為了保證運動的安全,避免使因為練功發生傷害,器材應選用在體育器材商店可以買到的沙袋,這種制式的沙袋內裝通常有一些棕等軟料,不會使人受傷。如果是為了武術練習,應選懸掛式沙袋。如果是中老年以養生健身為鍛煉目的,則應選用不倒翁懸掛式沙袋、懸掛式沙袋。我們練此功法,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為了健身養生,所以沒有必要用很大的勁力,應適可而止,宜緩宜輕,切切!
(編輯/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