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小玲(河南省鄭州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2015年度鄭州市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分析
□穆小玲(河南省鄭州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文章主要通過降水量、中型水庫蓄水情況、實測年徑流量及其變化和淺層地下水動態等方面全面分析了2015年度鄭州市的水文情勢情況;通過供水量用水量及用水指標分析了鄭州市2015年度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通過分析得出結論,依據結論提出了鄭州市水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提出的問題給出了解決問題的一些建議。
降水量;供水量;引水量;水量;用水指標;水資源開發利用
1.1 降水量情況
2015年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為582.10mm,比2014年531.20mm增加9.58%,比多年平均635.60mm減少8.42%,屬偏枯年份。全市降水時間分配很不均勻,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和8月。6月份降雨量最大,降雨量為109.70mm;8月份次之,降水量為77.30mm,降水最小月出現在12月,全區降水僅為0.90mm。(見圖1)。全市降水空間分布也不均勻,但是整體還是呈現由北向南逐漸增加的趨勢規律。

圖1 2015年鄭州市月平均降水量圖
1.2 中型水庫蓄水情況
2015年鄭州市中型水庫年蓄水變量為4826萬m3,汛期水庫蓄變量為58萬m3。
1.3 實測年徑流量及其變化
從各水文站的2015年流量實測水文資料分析:受降水量影響,中牟站、告成站的實測年平均流量與上年和多年平均相比有所增加;新鄭站的實測年平均流量與上年相比稍有減少,受生態補水的退水影響比多年平均略有減少。
1.4 淺層地下水動態
2015年4月枯水期鄭州市淺層地下水水位埋深平均16.44m,較上年同期埋深減少0.37m,最大水位埋深位于中原區須水鎮小李莊東鶴立學校,為57.10m,較上年同期埋深減少2.34m,最小水位埋深位于花園口鎮河南省風濕病醫院,為2.35m,較上年同期減少0.65m,與2014年同期相比,淺層地下水平均水位上升0.11m,平均水位高程82.18m,最大水位上升5.25m,位于金水區興達路來童寨,最大水位下降5.69m,位于金水區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口岸醫院。8月份豐水期鄭州市淺層地下水平均水位埋深17.26m,較上年同期埋深減少1.18m,最大水位埋深位于中原區須水鎮小李莊東鶴立學校,為57.82m,較上年同期埋深減少1.64m,最小水位埋深花園口鎮省風濕病醫院,為2.86m,較上年同期埋深增加0.09m,與2014年同期相比,淺層地下水平均水位上升0.19m,平均水位高程為81.36m,最大水位上升5.02m,位于中原區建設路省建五公司,最大水位下降5.02m,位于中原區航海西路辦事處臥龍崗村-11.51m。多年來由于淺層地下水超量開采,水位持續下降,降落漏斗逐年向四周擴大,面積逐年擴大。2014年和2015年開采量逐漸減少,2015年漏斗面積開始減小。2015年對城區淺層地下水取樣19組,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進行單項評價,淺層地下水除總硬度、鐵、錳、高錳酸鹽指數、硝酸鹽(以N計)、氟化物和砷外,其他指標均可滿足《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要求。
鄭州市目前生活和生態水源主要有:①邙山提灌站。除了作為柿園水廠備用水源以及規劃的須水水廠、古滎水廠供水水源外,還可向生態水系及市民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供水。②花園口提灌站。規劃向鄭東新區水系及龍湖供水的同時,還可向鄭州北部的東風渠、賈魯河、魏河、索須河補水。③東大壩提灌站。向白廟水廠供水。南水北調通水后,東大壩提灌站在作為橋南水廠水源和白廟水廠備用水源的同時,還可以向生態水系供水。④楊橋引水閘。向象湖及賈魯河供水。⑤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每年向鄭州受水區提供水量為5.40億m3。⑥再生水水源,2015年再生水供應能力95萬t/d。
2.1 供水量情況
2015年全市地表水開發利用總量為81528萬m3,其中蓄水工程供水量為10729萬m3,引水工程供水量為2724萬m3,提水工程供水量為5732萬m3,地表供水量中跨流域調水62343萬m3,占地表水供水量的76.47%。地下水源供水總量為91667萬m3,其中淺層地下水源供水量為88522萬m3,深層水源供水量為3145萬m3,其它水源供水量為8886萬m3,全市總供水量為182081萬m3。
2.2 用水量情況
2015年全市用水總量為182081萬m3,在分項用水中:工業用水量最多,為54230萬m3,占總用水量的29.78%;農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最少,為8740萬m3,占總用水量的4.80%;農業灌溉用水量為38251萬m3,占總用水量的21.01%;林牧漁畜用水量為13094萬m3,占總用水量的7.19%;生態環境用水量為22423萬m3,占總用水量的12.31%;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量為34753萬m3,占總用水量的19.09%;城鎮公共用水為10590萬m3,占總用水量的5.82%。
2.3 用水指標情況
2015年鄭州市人口達到956.80萬人,比上年增加11.80%;國內生產總值7305.20億元,比上年增加18.41%;工業增加值3312.27億元,比上年減少29.30%;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9.11萬hm2,比上年增加7.71%;農田實際灌溉面積16.18萬hm2,比上年增加7.49%。
2015年鄭州市總用水量182081萬m3,通過分析計算,2015年鄭州市人均用水量為190.30m3,比上年減少0.21%;萬元GDP(當年價)用水量為22.40m3/萬元,比上年減少15.47%。在分項用水定額中,農村生活用水定額為82.60L/人·d,比上年增加3.51%;城鎮生活用水定額為142.80L/人·d,比上年減少6.30%;城市生活綜合用水定額為186L/人·d,比上年減少18.49%;萬元工業增加值(當年價)用水定額為16.40m3/萬元,農田實際灌溉面積灌溉用水定額為2370m3/hm2,比上年增加3.13%;大小牲畜用水定額25L/頭·d,比上年增加19.62%。2015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8.50m3/萬元,達到河南省制定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控制目標中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5%的目標要求。
第一,鄭州市是一個降水量時空分布不均、水資源缺乏的地區。
第二,鄭州的地表水資源開發及利用程度是偏高的,由于開發程度高,可能造成河流斷流水質惡化。
第三,從2015年用水量中對用水定額進行分析,用水定額和周邊地區對比,證明鄭州市用水定額還比較節約,證明當地政府對節水工作重視,建立節水型社會取得了較好成績。
第一,水資源供應方面存在調蓄工程少的問題,鄭州市目前和將來一段時間的供水來源主要依靠客水(黃河水、南水北調水)。在客水不充足或斷流的年景,除去地下水,鄭州市將沒有其它可用水源可用。因此儲備客水,滿足荒年亟需是必須之選。現在鄭州市僅有常莊水庫和尖崗水庫兩個調蓄工程,不足以滿足水荒年所需,存在水資源不足及水資源管理體制不利于水資源優化配置等問題。
第二,城中村由于歷史原因形成供水水源以分散開采地下水為主。
第三,淺層地下水存在污染現象。由于淺層地下水埋藏淺,城區內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固體廢棄物等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較為嚴重;城市周邊地區易受城市建筑垃圾、中小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污染物和工業廢水污染,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牲畜糞便的大量使用,這些污染物通過農田排水、地表徑流、降水入滲等方式進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引起地表水體的富營養化,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地下水的污染。
第一,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一是建成花園口引黃供水補源灌溉工程,實現向東風渠、賈魯河、賈魯支河、索須河的供水目標。二是建成生態水系輸水工程,實現向金水河、熊耳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潮河等的供水目標。這兩大輸水工程的建成,將極大地提升鄭州市水資源的調控能力。第二,全面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對鄭州市居民用水實施階梯水價,建立符合市場導向的水價形成機制。第三、加快推進節水技術改造。第四、推進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第五、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第六、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第七、分質供水,優水優用。
(責任編輯:趙鑫)

TV213.4
B
1673-8853(2016)09-0029-02
2016-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