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獸
無論你是大名鼎鼎的本·西蒙斯,還是投中關鍵球的馬庫斯·佩吉和克里斯·詹金斯,參加選秀的第一步就是向聯盟提交自己的名字。一名大學新星在未來幾周內宣布參加選秀,這事兒會讓許多后續問題紛至沓來。
作為一名球隊高層,你會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他為什么會選擇參加選秀?”第二個問題:“他有沒有雇傭經紀人?”如果這名球員已經雇傭了經紀人,那么在球隊和經紀人之間可能會有暗箱操作;如果沒有,那么這名球員很可能已經接受了一些糟糕的建議。
在給予球員能被選中的保證之前,球隊先要確保球員符合某些特定標準——比如看中潛力的一般目標獵物年齡在20歲以下,而看中比賽經驗或者心理素質的,年齡段會擴大到25歲之前。球隊一般將球員的屬性定位以下幾類:1.有巨大潛力但還沒有準備好進入NBA的大學新人;2.有樂透秀天賦,但有著傷病歷史的大學球星;3.在歐洲或海外打球的遺珠;4.可以在季后賽球隊慢慢磨煉的新星。關于選秀前的暗箱交易,其實每年都有,只要不太明顯,一般聯盟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其實所謂的暗箱交易指的就是選中保證,通俗點說就是擁有選秀簽的球隊向球員的經紀人保證,如果在本隊選秀時,這名球員沒被選走,那么球隊將肯定會選中這名球員。
而一旦球隊對經紀人做出了選中保證,那么“隔離”過程就將啟動,就好像證人保護計劃一般,經紀人、球員本人以及球隊將會達成一致共識,球員將會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里“玩失蹤”。球員也不會參加任何選秀測試,沒有任何關于該球員的醫療信息被公布出來,球員本人也不會拜訪任何其他球隊,或者接受任何媒體采訪。通常而言,球員方面會用一次謎一樣的受傷來掩蓋暗箱交易,比如當年的狀元凱里·歐文,他整個大一賽季就打了11場比賽,但他之所以被騎士隊選中就是因為經紀人給他運作了“選中保證”,當時他的傷早就已經好了,不出面就是為了避人耳目。而球隊方面也將會一如往常地組織新秀測試和采訪工作,他們會請來一幫對自己球隊有興趣的球員來試訓,然后在記者面前夸夸其談這名球員如何出色,其實他們根本就不在球隊的計劃之內,這么說也算對他們的未來行情有一個推動作用,買賣不成仁義在。
然而也有一種特殊情況,當一只手握靠后的首輪簽的球隊,對一名有著前五名行情的新秀發出選中保證的時候,這名球員將會繼續參與其他手握高順位簽球隊的測試。而這種類型的保證稱為“軟保證”,球隊和經紀人都清楚地知道,球員很可能在保證的簽位以前就被選走了。但為了確保能被選中,球員和經紀人大多都會找一個“軟保證”,當順位下滑嚴重的時候也會有一個著陸點,這將會大大緩解球員進入選秀時的壓力。其實每年參選的優秀球員就那么幾個,各支球隊都想打破頭跟他扯上關系,這就要靠經紀人與球隊的關系,以及球員自己的選擇意愿了,如果雙方對上眼了,球員就算是給選秀買了份保險。但你需要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并不是所有的球隊參與選秀時,都抱著選擇一個立竿見影的球員的心態。
管理層在選秀夜可能會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目標,比如球隊只是想通過選中一名將會留在歐洲打球,或者在NBA發展聯盟效力的球員,來給自己的球隊名單上騰出一個位置。如果選中的球員在下一年繼續留在歐洲打球,那么球隊不但在名單上騰出一個位置,同時在薪金空間上也獲得更大空間,因為首輪秀的工資在這種情況下不會被計入工資帽。而在財政原因的激勵下,球隊可能會使用20名開外的選秀簽來挑一名有著巨大潛力的球員,比如利用這樣的低位簽對一名因傷在選秀夜順位滑落的球員做出保證,以期望未來在這樣的選擇中獲得回報,當年馬刺選擇德胡安·布萊爾就是這么干的。
雖然并沒有白紙黑字來約束球隊選擇得到保證的球員,但NBA是一個建立在關系上的聯盟,在得到保證的球員還沒被選走的情況下越過他去選擇其他人,將會讓經紀人受到傷害,這種事情萬萬不能做。球隊可能在那個晚上并不需要那名球員和他的經紀人,但在以后卻很可能會用到他們,所以,這也是一個不成規定的規定。本賽季常規賽即將結束,目前還有六支球隊的名單上有空位——凱爾特人、熱火、騎士、森林狼、魔術以及太陽。活塞和籃網分別以十天短合同簽下了洛倫佐·布朗和亨利·希姆斯,這兩支球隊如果需要,也可以裁掉這兩人來獲得名單上的空間。直到提早報名選秀的截止日(也就是4月24日),NBA在那天開始會陸續送出一份有關宣布參選球員的備忘錄,也就是正式開始宣布提前參選NBA的年輕球員。
務必牢記——就像球隊在考察球員一樣,潛力新星們現還有大把時間進行他們自己的調查,以決定繼續參加選秀還是回到學校打球。每個新星將會很大程度上依靠NBA大學生顧問委員會,而聯盟將會收集來自球隊經理和球探的反饋,這些信息會被轉發給大學的教練們,教練們在此期間將會充當選秀顧問,基于這些信息來幫助新秀做出選擇。另外,還沒有準備好的提前參選的國際新秀名單,肯定會很大程度地影響選秀的結果,不知道周琦會不會在這屆不算出眾的選秀年給我們帶來一些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