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玲 胡吉平
鎮街人大處于民主法治建設最前沿,是基層民主最鮮活最直接的政治舞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地位十分重要。合川區各鎮街人大主動適應新形勢、新發展、新要求,依法履職,積極作為。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提升全區人大工作整體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也為進一步做好鎮街人大工作積累了好經驗、打下了好基礎。
剛性監督找準結合點
鎮街人大工作是與鎮街黨委、政府工作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是鎮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區各鎮街人大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動找準人大工作與中心工作的結合點。頻頻發力。
“這一片區的下水道堵不堵?”“群眾該吃的低保都拿到手了嗎?”據合陽城街道人大工委負責人介紹:“街道給群眾承諾的事項到底兌現了沒,還得依靠人民群眾來檢驗。”
對此,街道人大工委定期組織轄區人大代表對街道中心工作和民生實事進行監督和評議,不定期聽取街道專項工作報告,緊扣產業發展、創建工作等重點,城市管理、物業管理等難點和水生態環境、低保工作、質量安全等熱點,切實增強人大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人大工作上了新臺階。
合陽城街道人大工委強化監督的做法只是全區鎮街人大工作繽紛亮點中的一個縮影。土場、雙槐、古樓、燕窩等鎮人大主席團針對政府及其部門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列出重點監督事項進行監督;三匯鎮人大主席團細化監督重點和環節。對“三公”經費開支、惠農資金落實等進行嚴格監督。
還有的鎮街人大建立健全監督制度機制,強化監督工作的制度保障。比如。肖家鎮人大主席團制定了政府建設項目實施監督辦法,完善了對鎮政府部門(單位)工作評議的實施辦法。
“回娘家”活動“接地氣”
“人大代表又來看我們了,村上的大小問題都有著落了。”2015年的春耕,官渡鎮斷橋村的群眾尤為順利。對于每季度第一個月的10號,他們充滿了期待。大伙兒都知道這是人大代表“回娘家”的日子。
該村群眾向鎮人大代表胡賢云反映了提灌站設備老化、無法運轉的問題。胡賢云隨即開展了調研,提出《關于整修斷橋村明月提灌站的建議》,希望解決斷橋村2000余畝農田灌溉難題。
建議交辦后,該鎮農林水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根據實地了解情況,制定了解決方案,投資5萬余元啟動了提灌站整修工程,整修2臺老舊設備,對2千米的灌溉渠道進行了整修清淤,困擾村民多年的稻田灌溉難題得到根本性解決,900多戶村民不再“靠天吃飯”。
近年來,銅溪鎮深入開展人大代表“回娘家”活動,代表們積極參與網格化社會管理,當好社情民意調查員、矛盾糾紛化解員、政策法規宣傳員、網格問題辦理監督員“四大員”。
僅2015年。全區區、鎮人大代表走訪選民11066人次,收集社情民意88件,實現了走訪選民全覆蓋。
為民解憂“零”距離
“社區的路燈安裝好了沒有?”
“早都亮起來了,晚上出門散步也方便多了!”
日前。在釣魚城街道“人大代表民情站”,街道的區人大代表正熱情接待來訪群眾。
據介紹,為了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釣魚城街道按照“有陣地、有牌子、有照片、有電話、有制度”的要求,完善了各村(社區)“代表民情站”,確立負責人、聯絡員,建立了標準化“代表民情站”,搭起了代表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群眾有問題隨時都能聯系上代表。
針對群眾反映的環境衛生、市政設施完善、吃水不便、山坪塘整治等問題,代表們都會認真聽取、逐項進行記錄,及時轉交街道黨工委、行政研究和辦理,實現了人大代表為民解憂“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