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媛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我國農村網民人數的增長,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但我國農村村民的居住特征使得農村物流發展受到制約,進一步局限了農村電商的發展。該文通過分析農村電子商務配送過程中“最后一公里”存在的問題,為我國農村物流信息系統提出意見,希望能夠為我國的農村電商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 物流信息系統 最后一公里
中圖分類號:TP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2(a)-0020-02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普及,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速。據2015年第36次中國聯網絡發展統計狀況統計報告,我國網民規模增長已經逐漸趨于穩定。其中,農村網民占比達到27.9%,比2014年底增加800萬。通過網絡購物的用戶達到3.74億,半年增長率為3.5%,這表明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速度之快。而新增網民中有48.0%來自于農村,可見農村網絡發展空間之大。WIFI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比例也在大幅度上升,半年度增長率達到14.5%[1]。但我國農村地廣人稀,快遞業相對于省市城市來說比較落后,物流信息系統不夠完善,直接影響制約著電子商務在農村地區的推進。信息時代,建設更好的物理信息系統,與電商完美的融合,才能進一步推進電商在農村的發展,打破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最后一公里”的發展瓶頸。
1 現在農村“最后一公里”物流存在的問題
前人也對此問題做過相關研究,何娟在《農村電子商務物流“最后一公里”建設研究》中提出,現在農村電子商務面臨的主要問題有3項,一是物流速度慢,二是無法送貨上門,三是快遞易丟失[2]。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快遞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國內村鎮的快遞點覆蓋率只有48%。村鎮快遞點的缺失直接影響了農村的物流速度,制約著農村電商的發展。
從人員配送方面來說,隨著農村電商的發展,快遞點的工作人員也更加忙碌,無法騰出更大的精力把每件寶貝送貨上門,客戶只能跋涉幾公里去快遞點自提貨物,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用戶的體驗度。若近期沒有時間提取貨物,耽擱時間較長就容易出現丟件現象。
從客戶角度來說,網絡的普及使農村朋友們懂得了更多的網絡知識,電商的發展同樣在農村掀起波瀾,但農村物流存在的3方面問題打壓農民朋友網絡購物的積極性。農民朋友也希望可以獲得送貨上門的服務,在最短時間內拿到自己的寶貝。
2 現有物流“最后一公里”信息系統分析及解決方案
2.1 現有系統存在問題
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存在的問題與其信息系統的管理密切相關,與配送環節直接掛鉤。現在市場上快遞業的配送環節,都只是提供給用戶貨物位置信息與派件人信息,客戶等待貨物上門或是自行提取,而這種系統使顧客很大程度上處于被動地位。
由于快遞公司間的競爭問題,各大公司在村鎮有著自己的快遞點,同樣也有著自己的派送系統,這種系統差異化的出現就使得同一個村鎮的派件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整合。
2.2 “最后一公里”信息系統解決方案
針對配送環節存在的問題,需要從用戶角度考慮,在最大程度地方便用戶原則的基礎上,使用戶化被動為主動,在接到貨物信息之后,主動掌控貨物的流向。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將不同公司在同一鄉鎮的快遞點進行整合匯總,得到一個總的快遞服務中心,由快遞服務中心對此鄉鎮中的所有快遞進行配送[3]。在配送終端系統下增設子系統,子系統分為客戶管理信息管理模塊、物件管理模塊和代收懸賞模塊3部分。
(1)客戶信息管理模塊。客戶信息管理模塊將客戶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收件人,另一部分是代收人。各快遞公司將每天收件人的信息,如收件人的地理信息,聯系方式,物品件數,預簽收時間等進行綜合,整理出每個用戶需接收物品的綜合信息進行發布。代收人信息模塊主要是代收人的地理信息、聯系方式及其信用評價。系統對代收人用戶設置獨立的信用評價體系,由請求代收人執行,請求代收人收到貨物后,對代收人進行打分,以此來確認代收人的可信度,為其他請求代收人提供信用依據。
(2)物件管理模塊。由于保密性問題,不同快遞公司的物流信息通常不予外泄,而鄉鎮物流量相對都市來說較少,快遞員對每件貨物送貨上門成本較高,與收益不相匹配。這也是鄉村無法送貨上門的原因所在。但在信息時代,公司需摒棄一些傳統的做法,將鄉鎮各個快遞點進行信息綜合,以此降低快遞送貨上門的成本,提高鄉鎮快遞的送貨效率?;诖?,該子系統將物件管理模塊分為同鄉鎮物品信息整合、物件說明、物流信息和物品接管人4個部分。首先將同一鄉鎮的快遞信息進行綜合,按客戶為主關鍵字進行分組,對每一個客戶的所有物品進行詳細說明,包括物品之前所有的物流信息等。若是客戶無法自行提取且發布代收懸賞,該模塊需注明物品的下一個接收者,包括接受者的個人信息以方便客戶及時聯系。
(3)代收懸賞模塊。代收懸賞模塊主要是為無暇取貨的客戶準備的,貨物已經送達快遞點,收件人由于一些原因不便取貨,便可通過懸賞模塊來請同村人順路代收。客戶登陸后可選擇自己需要代收的貨物,并發布自己的代收信息,發布一定金額的懸賞,由代收人接受并幫忙代簽帶回。代簽人同時獲得客戶提供的懸賞金和快遞公司的一些補償,當然這個需要各快遞公司的合作方能更好的完成。代收模塊的設計在于充分利用鄉鎮鄰里之間的熟識度與信任度的特點,將人文環境與信息系統相結合,最大效度地發揮信息整合共享的作用。
3 “最后一公里”子系統施行的困難
3.1 鄉鎮以下快遞點的整合
鄉鎮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發展不好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國鄉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程度低,地廣人稀的特點使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高投入使很多快遞公司對農村市場的拓展望而卻步。物流公司基于本身保密的要求,不愿將自己的客戶信息透露給其他公司,這就使得快遞點的整合出現困難。這方面就要求政府等第三方機構的介入,加強公司間的關系紐帶,通過政府的作用使各快遞公司之間加強合作,展開對農村快遞業的攻勢,打破“最后一公里”物流發展瓶頸,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4]。
3.2 代收功能的開發實施
代收需要村民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幫助,雖有一定的利益可得,但與村民之間互幫互助的道德情感密不可分。在代收項目進入鄉鎮初期,村民認可度低,需要快遞公司與政府部門合作向村民推廣此項目,積極向村民提供技術指導,只有得到鄉鎮人民的支持,項目才能得以更好的執行。
4 結語
從每年兩次發布的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可以看出,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近些年移動互聯網發展尤其快,WIFI的普及加速了手機購物的發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使得鄉鎮互聯網接受率大幅度提升。這一系列的發展都預示著農村電子商務的市場不可估量,雖然“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頸的存在使得農村電商發展存在一定的困難,但相信通過物流信息系統的改革能夠打破這個瓶頸。伴隨著新城鎮政策的提出,新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將披荊斬棘,再創輝煌。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5年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統計狀況統計報告[Z].
[2] 何娟.農村電子商務物流“最后一公里”建設研究[J].現代商業,2016(8):39-40.
[3] 王昕天,汪向東.電子商務背景下物流信息化的新趨勢——基于信息化物流的研究框架[J].中國流通經濟,2015(1):57-63.
[4] 孫書盛.中國農村快遞物流信息系統分析及推廣建議[J].企業技術開發,201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