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華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163-01
一、注重文本解讀
閱讀教學是文本、生活與人的心靈之間的一道橋梁,小學語文教師對文本深隧而獨到的詮釋正是引領學生與文本產生共鳴的階梯,教學中,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是閱讀教學成功實施的關鍵。
文本解讀首先要求教師具有較為豐厚的語言文字知識底蘊,扎實的文字基礎知識和廣泛的閱讀經驗。小學語文課文看起來簡單易懂,實則意味頗深。有些教師立足點較低,沒有整體感,不能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也就無法將課文深入淺出的理解到位,結果把課文肢解的支離破碎,影響教學效果。
文本解讀應揉進教師自己的理解,加進了自己的想象,融入了自已感情的藝術形象的“再創造”。通過教師充滿情感的解讀,授課時,一方面可以實現情激情,達到以情動情的效果,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入情入境,受到形象化的感染和教育。
二、指導預習
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
學生剛上三年級,不會預習,我就把預習拿入課堂,集中上好預習指導課,教給學生預習方法:①讀熟課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②邊讀邊想,讀后能比較準確地回答出課文的主要內容;③要借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如在教學《孔子拜師》一課時,讓學生按上述預習方法,學習課文,當學生熟讀課文,說出課文主要內容,并借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把不理解的句子劃上記號以后,再讓學生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己歸納出預習的方法和步驟。這樣,在課堂上指導三、四篇課文,學生就基本掌握了預習方法和步驟。
隨著閱讀訓練項目的進行,預習要求也相應提高,在上述訓練的基礎上,再給學生布置方向性預習提綱,讓學生有所遵循,使預習由扶向放過渡。學生課前做了充分預習,不僅提高了教效果,為大量閱讀創造了條件,而且學生通過預習,掌握了預習方法和步驟,提高了自學能力,使閱讀起步訓練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三、講究策略
針對小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持續時間不長,好奇,喜歡新鮮、生動、具體的事物,不喜歡抽象的概念、定理,思維習慣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較弱的特點,我們要探索更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迅速而持續地提高小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與素質。具體策略如下:
1、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德國教育學家第多斯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興趣是學習的不竭動力,是學習成功的秘訣。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抓住學習思維活動的熱點和焦點,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有關的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對話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如《找春天》、《秋天的雨》此類涉及山川日月、花鳥魚蟲等的教學內容,如有條件,可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體驗認識,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激發情趣。又如我在教《淺水洼里的小魚》一文時,充分地發揮了電教手段的優勢,創設了小魚在美麗的大海中游著,小魚后面藏著一些詞語,讓學生認讀,接著海上刮起了風暴,小魚被困在淺水洼里的情境,巧妙的引出了下面要學習的內容,并用話語和音樂為輔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臨其境,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并為學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2、有效提問,感悟文本。適時有效的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只有充分利用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課堂教學的節奏和方向,從而更好地走進文本,感悟文本,對話文本。
(1)抓題眼提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導入是貫穿課堂教學始終的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誘發學生的感情。導課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問題導入最能激起學生的探究愿望。我們可利用語文課程的有效資源,抓住課文題眼巧設問題。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太空生活趣事多》等等,都可以在課前或由老師設問,或由學生質疑問難,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發學生閱讀期待,為學生進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2)抓關鍵詞句提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詞語是課文的基本單位,詞語學習是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別是對課文中的關鍵詞、難懂詞語更應該不惜時間,深入理解。因此,閱讀教學中,我們還可以拓展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從小處入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發散學生思維,使詞義理解得更透徹。使課文內容理解得更深刻。
3、巧用評價,激活閱讀。作為教師應緊緊抓住課堂評價語言這一法寶,在教學中利用文本的內容進行巧用評價,激活學生的情緒,創造一種美妙的語境,讓課堂評價語言這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評價方式真正發揮其獨有的魅力,使被評價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都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4、讀練結合,提高能力。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只有讓“讀”與“練”結合,在課堂中做到以讀為本,讀練相融,才能讓學生真正積累語言,感悟內化語言,遷移運用語言,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語文素養才能全面提高,我們的閱讀教學才真正扎實有效。
讀練結合,切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對低段學生而言,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詞語的推敲和品味,設計靈活多樣的練習。其次以說代寫,融口語訓練和思想品德為一體。比如可以看動畫說,用詞語說,想象說,聯系實際生活說等等。如在教學《淺水洼里的小魚》最后一個環節里,我進行了兩個拓展訓練:①出示海底世界畫面,說說小魚會對小男孩說些什么?②如果你看到了一種受傷的動物,你會怎么做?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啟發了他們的思維,培養了他們的說話能力,又把問題引申到實際生活中。高段的練筆形式多樣,如仿寫,續寫,擴寫,縮寫,改寫等等,我們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安排相關練筆。
教師只有不斷地思考、學習、總結、實踐、嘗試改進,才能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只有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實踐學習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才有利于充分發揮課堂這一主渠道的作用,有利于引導學生大膽實踐,勇于探索,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