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春
摘 要:德育教育一直都是國家教育的重點,而德育教育工作的重點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在行為與思想上,成為一位在德智體美上的高素質(zhì)人才,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位高文化懂法律的人才,因而在中國教育教學中,教育界一致注重教師在德育工作上的發(fā)展,同時也在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教學中,開設(shè)了一門德育教育學科—《思想品德》,使學生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夠受到德育教學的管教,從而為中國培養(yǎng)一個高素質(zhì)人才市場。因此,本文結(jié)合德育工作在初中教學中的實施情況,談一談初中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以及解決方案。
關(guān)鍵詞:初中德育;困境;出路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178-02
現(xiàn)今,中國在德育教育上的發(fā)展,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實施的教育,一為教師德育工作,二為教學德育教育,此兩種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在初中教學中,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使中國的人才市場常駐著一些思想品德敗壞的人,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官場的腐敗,最好社會風氣的底下。因此,本文從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上進行分析,探討初中德育工作的缺點,制定相應(yīng)的解決方案,杜絕社會風氣的下降。
一、初中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
1、教師德育工作的缺點
(1)德育教師資格差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教導學生在平時生活方面的德育教育,以及培養(yǎng)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和心理素質(zhì)。但是,顯而易見,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方面,教師未能夠及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指導,這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工作重點轉(zhuǎn)移在其他功課的理論知識上,對于在生活方面的德育教育有所欠缺,而且學校在選擇優(yōu)質(zhì)教師方面,有所下降,而多數(shù)選擇的教師,還未到達真正德育教學水平,只能說教師在某一方面的教學能力比較強,但不具備擁有教育學生德育教育的能力。因此,在學校選拔德育教師人才方面,沒有達到真正的德育水平而被聘用,致使學生在校園里,只有接受一些理論知識,不能達到各個方面的發(fā)展,就比如學生在生活自理方面,很多都離不開父母,而教師卻任由其自生自滅,沒有做好教學指導,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教師德育工作在學生生活方面的缺失,導致學生在生活方面的處理能力的欠缺。
(2)教師運用德育處理問題的實踐能力差
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說是教育界難度最大的一門教育工作,因為,在這世界最難講清楚的是一個“理”字,當一個人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失去理性時,做出來的事,就不會是一件正確的事情,這個時候教師能夠運用德育來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也就會相對應(yīng)的下降,而教師能夠在理智的情況下,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上,做到真正的公平,也是一件很難處理的事,而從中國教育中不斷發(fā)生的幾起事件來看,教師在實際的德育工作中,運用德育教育來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的能力還是很差。
(3)教師在學生心理教育方面的缺乏
現(xiàn)今,初中教學重點主要集中在理論知識的教育上,導致學生在德育教育教學上的嚴重缺失,這也是教師對學生德育教育培養(yǎng)方面的忽視所導致。假如在平時的心理教育上,就嚴重的忽略學生在這方面的測試與開導,將會導致學生在一些事件上的道德敗壞,比如,在學習上的壓力過大,而產(chǎn)生一些輕生的想法,或者是對他人的求助,形成視而不見的低素質(zhì)品德,在明知犯法的情況下,依然作出一些違法的事件,這些事件的發(fā)生,都表明初中生在心理方面的不成熟,因而可見,教師在學生的心理教育方面的嚴重缺失。
2、德育教學工作的失敗。
在德育教學方面,學生的德育工作,主要體現(xiàn)在任課老師的教學上。在中國教育教學上,專門為學生開設(shè)了一門德育教育的學科—《思想品德》,是為了解決學生在思想與行為上的錯失而制定的方針,但是,由于學科的枯燥乏味,教師在教學工作上,沒有采取吸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措施,導致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上的失敗,而這種失敗也是中國教學模式失敗造成的,同時,由于學科開設(shè)的枯燥無味,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內(nèi)容,幾乎沒有,而理論知識學生可以死記硬背記住,但實踐工作卻不是死記硬背可以解決的。因此,可以看出,中國在德育教學方面是失敗的。
3、初中德育工作不到位。
中國德育教育主要是培養(yǎng)出一批新時代高素質(zhì)人才,因此,中國在教育教學上開展了,兩個方面的教育,一為教師德育教育,二為德育教學教育,但在此兩種教育上存在著嚴重的教育缺失,而且中國德育教育不僅是要從學校教育上開展,也要在家庭教育上開展。但是,從中國的教育上,可以看出,中國的教育在家教教育上嚴重缺失。原因在于多數(shù)家庭的孩子為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帶大,孩子常年寄宿在學校,缺乏父母的關(guān)愛,所以,學生在心理上與父母產(chǎn)生隔閡,“家教”這一個詞對于學生而言,只是一個代名詞,虛無的存在,而爺爺奶奶知識淺薄無法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只能是在最基礎(chǔ)的生存上,給予一些教育,無法給予孩子在這個法制社會生存教育,從而使學生在德育教育上的缺失。
二、初中德育工作的解決方案
1、選擇有資質(zhì)的教師。德育教育工作的進行,需要一批優(yōu)秀教師,來對學生進行不管是教學方面還是德育工作方面的教育,因此,學校在選擇教師方面,應(yīng)該制定一些相應(yīng)的德育教育考核關(guān)卡,來選出最資質(zhì)的德育教師。
2、教師運用德育來進行實踐教育。教師在德育教學中失敗之后,教師需要在初中德育教學中采取相應(yīng)的措施,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運用德育來解決任何一件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把德育運用在學生生活中的任何一個地方,讓學生在德育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教育,成為中國高素質(zhì)人才。
3、做好心理健康調(diào)查。德育教育是教師的一份責任,但是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需要時常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因此,在這一點上,教師需要在德育教學工作中,給學生定期做一份心理調(diào)查報告,根據(jù)相應(yīng)的報告,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學生在教學中得到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4、把家庭教育融入德育教育中。中國想要培育高素質(zhì)人才市場,就需要從孩子身邊的點滴做起,保證孩子能夠在德育教育中得到健康的發(fā)展,這不僅需要教師的教育,也需要家庭教育的輔助,才能使孩子時時刻刻都處在德育教育中,使學生周圍處處渲染著德育的氣息,讓孩子得到更好的德育教育。
5、做好法制教育。在這個法制建設(shè)的時代,檢測一個人品德的最好辦法,就是法律,用法律來評定一個人的素養(yǎng),用法律來約束一個人的行為,讓人類在法治社會,能夠健康成長,也使人在法律面前能夠成為高素質(zhì)人才。當然,在這些方面的建設(shè),首先就要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讓學生在法治教育中,明白什么事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也使學生能夠在法制教育下,成為一個有素質(zhì)的人才。
通過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困境與出路的探討,可以看出,在初中德育教學中,學校在選拔教師人才方面有待加強,教師德育教育工作也有待提高,家庭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也應(yīng)該重點納入德育教育中,使學生在生活中時時刻刻的發(fā)展德育,從而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為一位高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 金 明.初探初中生德育素養(yǎng)的形成方式[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
[2] 王亞輝.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綜合(上旬),2016.
[3] 蒲青峰.試探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讀寫算·教研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