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天鏡
摘 要:初中政治可教學,離不開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容忽視,尤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言行舉止對學生興趣的提高和學習積極性的培養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關鍵詞:優化課堂教學;以聲喚情;以情喚聲;以聲喚行;以情喚行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230-01
近年來,學生的書包越背越沉,減輕學生課業過重負擔已成為教育界乃至社會的熱點話題。談到中小學生負擔過重,多數人則認為由于教學內容偏多偏難,教學時數多作業量大等原因造成。不可否認,上述原因固然是造成學生負擔過重的主要因素,但我以為,教師素質不高,教學觀念陳舊,方法手段落后導致講課難懂,學生不易理解和接受、作業不易完成,這也是加重學生負擔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探索一條“學生負擔不重,教學質量較高”的教學之路是我們當務之急的任務。實踐告訴我們,教學的藝術性是附著于教學的科學性之中的,優化課堂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尤其對差生有效,這樣其實從本質上減輕了學生的負擔。那么,如何在政治課教學中通過師生的雙邊活動來優化課堂教學,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呢?在初中政治課教學中,我認為應當充分做好政治課教學中的聲,情,行三結合。
一、以聲喚情,以聲激情
俗話說聲音是教師的本錢,但聲音更是老師聯系學生的紐帶,聲在我們政治教學中主要表現為語言、音樂聲、掌聲。通過聲可以表達情感,組織教學,傳授技術、技能知識,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傳統的政治課教學常常給學生以枯燥無味之感,但如果政治老師在講課中能運用好聲音這一法寶,也不失為一個妙招。為此,我每次在上課前總要清清自己的喉嚨,從呼起立開始均充分注意自己聲音的大小,高低的合理調節及處處注意與學生課堂交流的聲音的親切與否,避免嘲笑挖苦之聲,杜絕憤怒之聲。除了用好自己的聲音外,還可借助自己的愛好比如用樂器作為課堂道具,讓樂器的優美聲音渲染課堂氣氛。比如在講到《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時,我用葫蘆絲給學生演奏了一曲《月光下的鳳尾竹》,讓學生對傣族文化產生了興趣,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包括傣族在內的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并課堂發言,結果學生討論與發言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一堂課下來,我的教學效果也相當不錯。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課程要求結合實際,播放與課文有關的優美的歌曲,人物經典對白,及詩歌朗誦等,充分借助他人及他物之聲烘托,渲染課堂氣氛,讓學生告別瞌睡,告別枯燥,從而喚起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之情。
二、以情發聲,以情喚情
在每堂有師生互動的課上都會少不了老師講課,提問或者布置任務的聲音,也少不了學生讀課文,回答問題,討論等聲音,可以說一堂有靈氣的課實際就是一場各種聲音有機組合的交響樂,然而,課堂師生的聲音不只是交流思想,它也傳達感情。要讓交響樂更動聽,離不開老師的情感的投入,政治課教學應該是一門藝術, 政治教師在授課時應像演員一樣進入角色,使自己的整個身心,情感都投入到教學中來,合理使用一定的技巧并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的心理特點協調自己的情緒狀態,保持自己的風格,在輕松、自然中展現自我 這樣才能有情而發聲并通過自己的聲音來感染帶動學生,最終喚起學生的朗朗讀書聲,熱烈討論聲,自信的答問聲。
心理學家認為:“情感是發展和維持認知活動的動力,是構成心理素質的重要成分,沒有情感就沒有智力?!焙喲灾楦惺侨藢陀^事物的一種態度,是人對客觀是否符合主觀需要的內心體驗,反映著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聯系。
教師要學生動情,首先自己要鉆研課文。備課時,要準確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學時,充分運用教學藝術,全身心地投入,創設一種與學生心理相融的教學情境,并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保持積極的情感狀態。另外在課堂上,教師本身的情感,也直接或間接左右整個教室的氣氛。如果教師本身不能管好自己的情緒,情感,不但自己不好收,班級內的學生也會受到感染,反之,教師以飽滿的激情,積極的情感感染學生,課堂又怎么沒有生機呢?所以,如果政治課堂上教師心灰意冷,抱著“你們不愿學,我也懶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應付,這就造成了學生越不愿學的惡性循環。我堅信:事在人為,只有用真心,用真情,下真功,總能見真效。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以情教學,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學生,以此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以及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父母與子女關系》一課中我先給學生講了一個70歲老人為保護子女與兇惡歹徒殊死搏斗,最后身中20多刀,得知子女安全消息后含笑而去的動人故事,激發了學生的孝敬之情和愿意繼續跟隨老師學下去的呼聲,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又帶領學生滿懷熱情地一起唱《?;丶铱纯础?,《一封家書》等歌曲,孩子們都陶醉了,整個教室洋溢著濃濃的情和輕松的歡笑聲,課后老師也贏得了學生的贊美聲一片。
三、以聲喚行,以情喚行
政治教師通過自己優美的聲音,飽滿的熱情固然能打動學生的心,讓他們在課堂上興趣大增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然而同時還應注意一點,就是要時時將自己的聲與情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給學生。人們都說“百聞不如一見”,我也要說“百說不如一干”,政治老師既要有演講家的口才,讓學生聞其聲而慕其名,更要有實干家的行動,讓學生見其行而尊其人,因此,在平時備課,批改作業,遵守作息時間,找學生談話等各個方面均要起模范帶頭作用,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擁護,從而贏得課堂教學的成功。我在一次上課中因為課堂氣氛較熱烈,乃至連下課鈴響了都未聽到。直到下一堂上課鈴響后才誤以為是下課了,當聽同學們說是上課鈴后,我連忙兩此向大家道歉,并當時表示要改正這種不好行為,由于自己的真誠和有錯就認并愿改的行動,我贏得了學生的寬容和更加的理解與尊重。
總之,聲、情、行的有機結合有利于我們與學生更好地相處,有利于培養師生的交際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能夠讓教師與學生在合作和分享中有效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各自的素質?!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蔽以敢庠谡谓虒W中更加努力地磨練自己,將聲情行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 李建國 陳冬云.淺談教師的聲音藝術,2005
[2] 高葆金.教師情緒對學生學習效率的影響,2008
[3] 王安芝.教師言行對學生的影響,2011
[4] 武耀.教師的情緒對課堂的影響,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