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德海
摘 要:隨著新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歷史課程新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反思,學生要在學習中反思,通過反思不斷提高。本文就高中歷史教學反思性教學措施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高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意義;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288-01
教學過程師生雙邊的活動,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是一個老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它不僅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更要求老師不斷的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及模式進行更新與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在實踐中獲取更多的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切實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教學效果。
一、反思性教學的意義
顧名思義,反思就是自我的反省,也可以說是對自己思維的一種批判,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冕”,而反思性教學就是指老師對教學的整個過程(包括教學活動、學生的課堂反應等等)進行分析和思考。這種反思性教學的行為不僅可以及時改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而且也可以煅煉學生們的逆向思維的能力,使歷史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一個真正好的歷史老師,一定要勇于反思、善于反思,在反思中讓教學質量不斷的提高,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高中歷史如何做好反思性教學
1、做好課前的反思
學生課前預習,老師課前備課,這應該是所有的學校一直以來不變的規則,常言說的好,好的計劃是成功的一半。老師的備課工作也就是課前的計劃,即課前的反思,是為整個歷史教學提前做好準備,給歷史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狀況進行提前的預測和預防,給有效的教學成果提供有力的保障。課前反思的內容有很多,包括教學的理念、教材的內容、各個階段的重點和難點等等,這些都需要老師進行反思后再去決定用哪種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歷史教學課堂變得活躍而有序。比如說,在高三的歷史課程中有一章是“開辟新航路”,歷史老師可以利用學生們的好奇心,在上課前就用問題探究的方法和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仔細、認真的看視頻,然后找不同,讓學生們通過觀看歐洲15世紀和16世紀的兩幅地圖來發現問題,然后自己提出問題來,再去引導學生進入主題,說出為什么會開辟新航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開辟新航路等等。這樣一來學生就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而會去自主、自發的去教材中尋找答案,總結原因,分析問題,從而煅煉了學生們的觀察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歷史教學的質量。
2、做好課中的引導
基于高中生們思維活躍、好動等特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這些青少年們的思想意識,雖然歷史老師辛苦的在課前做好了各種反思,課上還是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突發性事件,因為這一時期的學生不再象中小學生那么的單純,他們具有叛逆的心理,老師課前所設計好的問題及課程講解,他們也許根本不關心,而且時不時還會給老師提出一些偏僻或被老師忽略的知識點,而這時如果老師不能給予合理的解答,就會打擊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甚至于對老師會懷有某種偏見,從而影響到歷史教學的效果。另外,學生們的心理都是不一樣的,也許歷史老師設計的這節課對這個班級適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下一屆的學生就不一定能接受,引不起共鳴,所以老師一定要根據各個班級學生們的特點來設計課程,進行反思。教學反思的內容還包括根據學生的需要改進教學方式、優化教學過程、安排教學時間、調整教學計劃,目的是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融入課堂,創造一個融洽、和諧又活躍、高效的課堂的氛圍。
3、加強課后的總結
課后的總結與反思,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前車之鑒,只有課后對課堂教學進行總體的回顧,從中發現不足與需要改進之處,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例如,一位歷史老師在講“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這一章節時,設計了許多的環節,準備了一系列的問題,一大堆的資料,還留出了一點時間給學生們自由發揮的空間,覺得這樣的教學方式很是完美,一定能收到最大的效果,但一堂課下來,仍發現了很多沒有想到的問題,因為老師一直在提問,一直在擺事實、講道理,而到了學生們互相討論的環節,卻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為什么呢?究其原因,還是老師在課堂上的主導性太強,教學內容安排的太滿、太多,整個課堂都是老師在往學生們的腦袋里灌輸,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去消化、吸收,所以也就沒有自己的觀點去發揮、討論。這就是老師課后需要反思的地方,因為老師現在面對的是一群有思想、有主見的高中學生,完全可以大膽的把課堂交給他們,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體,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的思維放的開,才能自由的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想法,才能推進有效教學、強化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語
總之,高中歷史學科不同于語文、數學等學科,它不是主要的學科,沒有引起學生們足夠的重視,所以要想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們對歷史感興趣,歷史老師必須要在不斷地教學實踐中進行反思,在反思中進行創新,在創新中提高學生們的積極能動性。
參考文獻:
[1] 何曉東.試論反思性教學策略[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2] 唐永宏.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探究[J];文學教育(中);2010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