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摘 要: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與城市小學數學教學形成的差距,真正的因素應該在我們教師的身上,即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關鍵詞:課堂氣氛;依靠學生;針對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330-01
當下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與城市小學數學教學形成了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加大——農村小學數學學生成績,十幾分、二十分,甚至零分比比皆是。對此,相關教師解釋是生源問題和家長對教學的重視程度。這只能是算客觀因素!真正的因素應該在我們教師的身上,即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要徹底扭轉“要我學”的觀念
隨著數學課程的改革,學生在課堂上主體地位的體現,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導者,而是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變成師生交流共同探究的合作學習過程。這意味著師生的平等對話,教師居高臨下的權威角色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與學生將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學過程不只是忠實的執行教學設計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的過程,課程將變成一種動態的、發展的,真正成為師生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在當前形勢下,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應該是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多邊活動的過程,現在多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應用題、幾何圖形的解題能力,這是對的,無可非議。但是用什么手段來實現教學要求呢?不少學生在和藹可親的老師面前,在和諧、愉悅、民主、平等的氛圍中,才能縮短與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他們才會無拘無束,敢想、敢說、敢問,吐露自己的心聲,才能激發他們探究的欲望和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學習活動之中。
二、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要注重課堂教學氣氛的優化
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教師講得過多,越到高年級,學生說話的機會越少,課程教材改革正在推行,我認為數學課的教學方法也要改革,除了采用電化教學、直觀教學及實驗動手等手段外,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通過說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氣氛,培養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課前課后多在學生中看一看、坐一坐,與他們交心談心,讓學生感覺到我是他們的朋友,解除學生怕老師,覺得老師高高在上的心理障礙;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出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他們勤學好問,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沒有顧忌,能暢所欲言。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課中要多質疑、多啟發、多給學生關愛鼓勵的眼神,不同的眼神,能激勵學生奮發向上,也能扼殺學生的自尊。特別是學困生,對于他們的言行,我從不妄加指責,而是正面引導,同時給每個學生關注的眼神,使所有的學生“放下包袱,開動機器”,敢說善思。學生操作時先鼓勵學生邊操作邊用“自言自語”的方式表達過程,對自己的操作活動進行思考、分析,使語言與操作保持同步進行。然后,鼓勵學生把操作活動時的“自言自語”轉為口頭語言,用表達的方式與同伴分享操作的過程,并總結出操作后得到的結論及操作中的新發現。最后,讓學生在全班交流,既讓學生規范數學語言,提高表達能力,又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評價,共享學習的快樂。
三、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要狠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的發展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說出是與非,或是多少,至于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要鼓勵、指導學生發表見解,并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并讓盡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依靠學生發現疑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從而釋疑解難。這樣一來,每節數學課,學生絕大多數都能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動口動腦。正是全體生的參與帶來了整個課堂的開放。從問題的提出到解題策略的形成,我盡力不去妄加肯定與否定,盡力讓學生通過對話交流、群體思維與個體思維相互碰撞和促進,在動態激昂、思維飛揚的過程中達成共識。學生從無序的猜想到有層次的探究,到有序的反思總結,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要進行針對性教學
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一定數量的練習,可以使學生牢固掌握大綱教材所規定的基礎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可以促進學生思維、品格、身心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還可以獲得反饋信息,檢驗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評價教與學的水平。數學課上,學生如果能用語言表述解題思路,那么不但可以將個體的解題思路讓學生共享,而且可以在學生用語言表述思路的過程中,啟迪同伴對數學的思考。學生在說的過程中,不但理解和掌握了這類數學問題的一般思考方法,而且在說的過程中,獲得了更深層次的數學策略。真正體現出學生的對于所學的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時也暴露出學生掌握知識中的薄弱環節,而教師更可針對這一情況,有針對性的對相關學生進行指導和協助,使其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扎實。
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了許多數學思想和方法,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單純是知識的獲得和反復的操練,貫穿始終的還有數學思想方法。如果說數學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一條明線的話,那么蘊含在教材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就是一條暗線。教師要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抓住教學內容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識地加以引導,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數學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