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猛
今年4月17—20日,2016上海醫藥展在國家會展中心再度舉辦。該展由第75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第75屆全國藥品交易會、第76屆中國國際原料藥設備交易會等三展同期舉辦,展覽總面積達33萬平方米,啟用國家會展中心13個大展廳和1個小展廳,參展企業近7000家,四天共接待觀眾超過48萬人次,超出去年5萬多人次,堪稱“世界最大醫藥博覽會”。
在部市合作機制的統籌下,市、區兩級展會運營保障平臺全面啟動,國家會展中心全力以赴、精心謀劃、周密部署,有力保證了展會整體運行平穩,布撤展安全有序,早高峰安檢進場迅速,中午就餐秩序良好,晚高峰離場疏散快捷,整個展期未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實現了本次展會平安、有序、順利、成功舉辦,一舉扭轉了去年醫藥展造成的負面影響,得到了社會各界、主辦方、參展商、參觀者和媒體的廣泛好評。
同樣是三展同期舉辦,同樣是展覽規模超大,觀眾甚至超過去年,為什么今年的醫藥展沒有搞癱半個城?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了解。
一、提前謀劃、精心組織、固化措施、高效運作
醫藥展前,國家會展中心就主動加強與展會主辦方和相關政府單位的溝通對接,針對特大型展會的交通引導、餐飲保障、人流管控、離場疏散等重點工作,召開專題協調會10余次,制定各類保障預案10余套,實現了展會運營的統一指揮、及時響應、有力落實。通過實踐積累,國家會展中心已建立起一套全覆蓋的展會運營管理體系,通過對每一項工作流程的規范和固化,實現了現代展會運營組織的標準化管理,確保每個展會都能安全、有序、高效舉辦。
二、多方協同、創新舉措,合理控制展會人數
針對上屆醫藥展暴露出的交通堵塞、供餐斷檔、疏散緩慢等問題,國家會展中心要求主辦單位錯峰開展,采取網上預約登記,引導觀眾錯峰觀展、錯峰離場等創新辦展方式,嚴控館內觀展人數。為緩解高峰時段人流、車流積壓問題,國家會展中心緊密協調市交通委、交警、地鐵、公交等部門,采取軌交地面售票,增加短駁巴士,動態引導離場路線等措施,實現車輛和觀眾快速、有序離場,將展會對周邊交通環境的影響減小到最低。創新舉措的應用不僅有效保障特大型展會順利舉辦,也推動了會展場館與城市發展的相互融合,讓特大型城市舉辦特大型展會成為可能。
三、堅持問題導向,體現人性化服務,發揮現代化展館綜合優勢
針對展館體量大、難以辨識展館方位的問題,國家會展中心共投入2000多萬元增設安全告示、導向性、服務類等標識標牌11000多塊,增設信息發布LED屏幕55塊,進一步完善場館APP綜合導覽系統,設置了120塊電子指示屏,實現場館實時導航功能,不僅極大的方便了展商與觀眾,體現了智慧型場館的發展趨勢,而且更加顯示出國家會展中心“四葉草”創新設計布局的合理性和通達性。針對特大型展會的運營特點,國家會展中心在醫藥展前通過各類媒體發布了交通攻略、展館指引、餐飲指南等實用信息?,F場餐飲供應點位增至54處,可每日供應中餐7萬至10萬份,成功解決上屆醫藥展就餐難問題,整個展期未出現斷供現象,高峰期就餐排隊不超過10分鐘,用餐秩序良好。實現了展前預期的“進得來、找得到、吃得上、出得去”特大型展會辦展目標。
2016年醫藥展是國家會展中心經歷的又一次大考。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國家會展中心的展會運營水平有了跨越式提升,交出了一份讓展客商滿意、讓社會放心的答卷。在目前周邊配套仍不完善的情況下,國家會展中心通過市、區多方共同保障,已經具備舉辦特大型、國際型、專業型展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