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歡

20世紀80年代末,有著悠久歷史的全球領先的質量與安全服務機構Intertek 天祥集團,成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如今,天祥集團來到中國已近30年,見證了中國檢驗檢測市場的興起與發展。
近日,記者采訪了Intertek 天祥集團(中國)紡織及鞋事業部高級業務經理黃燕女士,請她談談在天祥集團任職這些年的感受。
踏著“標準”的浪花前行
過去的30多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大量外資企業在中國設立了獨立的研發機構。1989 年,Intertek 天祥集團來到中國,在中國深圳正式設立了合資公司,開啟了一個外資檢測機構的中國路。
對早期中國檢測市場的情形,黃燕回憶:隨著80年代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中西方產品國際貿易逐步增加,為了保障產品品質和質量,根據國外相關法律、標準或合同進行商品符合性檢驗的第三方外資檢測機構應運而生。第三方外資檢測機構剛進入中國那會兒,我們到工廠做產品驗貨、工廠審核以及實驗室的測試培訓,因了解國外的產品法律標準等質量要求,時常被當時的國內工廠刮目相看,并經常有供應商上門討教。中國經濟起飛的那些年,也是外資檢測機構運作開始風生水起的幾年,可以說是外資檢測機構在中國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談到中國這幾年的變化,黃燕則從客戶的需求說起:“現在的客戶,早已過了只要拿到一個檢測結果就能滿足的時代。客戶的需求在變化,我們也在業務上不斷改進。現在作為第三方檢測,要有把事情考慮在前的能力,幫助客戶在研發初期就規避潛在風險,減少后期因質量導致的不必要損失。比如去年年底,天祥化學品篩選服務正式啟用,這項服務的特點是:客戶在研發初期,就可以把原材料送來檢測,通過層層把關,確定沒有問題再拿去使用,更加安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她的客戶中,很多國內供應商已經對最新的國際、國家檢測標準越來越關注,會主動了解相關新標準、新要求對服裝生產的影響,由過去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和執行。而黃燕也經常在平時面對客戶的工作中把她在實驗室紡織品的產品檢測項目的選取和對應的檢測標準經驗,分享給供應鏈里的上下游客戶,“并不是所有買家都懂得他所采購的產品涉及的檢測標準或要求,在紡織品測試標準、測試項目的合理安排上我們更有發言權,知道什么類型的面料用什么測試方法,這些都是平時在實際測試操作中的經驗所得。”
據了解,市場上面料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面料所使用染料的限制,也變得越來越多。在歐洲,就已有超過400種限制物質,除了產品還涉及包裝以及放到服裝口袋、鞋盒里的干燥劑,都有限制成分。化學測試項目、標準是比較復雜的,選用的不同染料或助劑、化學添加劑使用量多與少、各自化學品混合使用的工藝的不同,對其化學檢測的結果會有不同影響。就算在行業里有幾十年紡織供應經驗的人,依然會遇到產品化學測試不通過的情況,因為有關國際標準在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和健康的重視的不斷關注而逐步更新,每年有時會有幾種甚至幾十種新的限制物質出來,涉及的產品和范圍的化學檢測標準和要求也更加清晰細化。
對于什么樣的染料容易通過化學檢測要求,黃燕強調,“在產品研發初期,面料供應商可以按照受限物質的相關要求采購合格的染料、助劑等,優化相關面料印染的工藝等途徑,提高產品的檢測符合性。但很多時候,由于紡織品利潤偏低,還有國外訂單的競爭和交貨期等壓力,不少供應商出于成本考慮就會市場上購買一些廉價但質量無法保障的染料,染料所涉及的使用物料無法管控,成品出來再送第三方的實驗室檢測往往出來的結果不盡如人意。供應商只有積極學習和了解國際標準等信息,確確實實投入產品研發和生產的各個環節,做好前期的產品質量和安全控制,才可以提高產品的檢測通過率。
舞動技術與服務的“雙漿”
自天祥集團進入中國以來,作為買家和賣家之間的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要按照產品銷售地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買家的產品采購合同對產品的符合性進行檢測。與時俱進是天祥人一直追求的目標之一。在天祥集團,日常工作接觸買家以及供應商的相關人員常常會借助工作的郵件、電話、展會等途徑將得到的買家和供應商的檢測意見、建議和要求進行匯總,安排相應的分析和跟進,以便在現有的測試服務內容和范圍中調整或推出新的檢測服務方案。
黃燕坦言,這幾年天祥的服務越來越規范、具體,甚至數據也更加直觀,是因為現在市場發生了變化。比如面料,就不斷有新功能型出現,與之相應就要有針對新功能型面料的研發團隊。就國內紡織市場,我們也會參與國家新標準的制定,為國家標準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持。作為外資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天祥集團進入中國時就和中國技術質量監督局一直在測試方面合作,如今也是中國政府認可的官方檢測服務機構。
“作為具有國際國內認可檢測資質的天祥集團,也會定期和不定期接受來自國際國內的檢測標準、國際零售商或品牌以及各個質量監督機構的審核,公正公平全面專業的檢測技術能力一直是天祥的核心競爭力,這保證了測試數據的可靠性,長久以來贏得了紡織行業國內外買家和供應商的認可和美譽。作為第三方檢測服務機構,我們的檢測技術和客戶服務是同等重要的,一個都不能少。”
黃燕表示,作為專業的檢測服務機構,服務能力的高低和企業的經營也息息相關。在業務往來中,客戶從出貨到下單,時間非常寶貴,這對溝通效率有了更高要求。怎樣在溝通操作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是天祥人在檢測服務中需要不斷思考的不斷改進的方向。
她舉了個例子:“客戶在產品送檢之前,我們會盡可能多主動問一些問題,再精確告知對方要準備怎樣的檢測樣品,這樣可以避免測試途中重新補充樣品,耽擱檢測時間。即使測試中有意外情況發生,我們也會第一時間通知客戶盡快重新提供樣品,迅速安排測試,節省了很多時間。設身處地地站在客戶角度想,他們背后通常都是幾十萬或上百萬的訂單生意,客戶有很大壓力,我們有責任為他們在產品檢測的服務上把好關。”
作為大型外資檢測機構,內部檢測流程相對規范且固定,然而在遇到有特殊情況的客戶時,是否也能靈活應對?黃燕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事實上我們的檢測服務有付費的加急測試服務,客戶有技術疑問我們有專門的技術團隊幫助解答。遇到特殊情況的客戶,在不影響其他客戶測試的情況下,我們會根據內部的相關特殊文件指引給客戶提供相應的協助和處理。”
近幾年中國的檢測市場在政策的驅使下,行業也在不斷調整變化著,大大小小的檢測機構不斷加入到競爭中,勢在分得一杯羹,行業競爭異常激烈。黃燕認為,這是需求導致的,絕對不是不好的事情。“大的實驗室也有覆蓋不到的地方,這些設在地方的小實驗室,能給當地檢測帶來很多便利,也是好事。競爭不是壞事,它會促進資源優化,促使檢測機構在服務、價格,包括創新上都有相應的提升。”
她自信地說,在紡織品這一領域,天祥作為全球領先的質量與安全服務機構,有一個很大優勢就是其本身參與很多標準和法規的制定過程,熟悉供應鏈每個環節的檢驗標準。天祥除了提供常規的檢測服務,還依據每個客戶的產品出口地、產品的品質劃分以及目標消費群體,把國際市場的需求、產品的需求、法律法規的需求、買家的差異化需求分析透徹,然后才為客戶提供更為專業的檢測推薦和建議。“以前是客人要什么測試,就給什么測試,現在卻由被動轉為主動,考慮為客戶定制專門的質量檢測方案”。
天祥除了紡織品實驗室,還有電子電器實驗室、輕工實驗室、食品實驗室等,檢測范圍非常全面。“現在國內的出口企業就國外出臺的法律法規標準等信息敏感度低,相關信息的滯后確實導致出口的產品因不符合相關條例而無法出貨。對于供應鏈管理的加強,國內的出口企業應該加強對出口地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的信息的收集和學習。”黃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