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王彩云



摘要:近年來,低含毛圓機針織物服裝在服用后起毛起球方面的消費者質量投訴日趨頻繁,而這些產品實際上在生產前已檢測合格。這表明,目前常用的起毛起球測試方法不能真實地反映該類型面料實際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本文從該角度出發,在現有起毛起球測試方法外,探索一種更為適合的檢測方法,以使其測試結果更符合該類型面料的實際起毛起球服用效果,從而為企業原材料的品質控制提供檢測依據,達到預防目的,有效減少不合格面料投入使用的概率。
關鍵詞:圓機針織物;起毛起球; 測試方法
織物在實際穿用與洗滌過程中,不斷經受摩擦,使織物表面的纖維端露出于織物,在織物表面呈現許多毛茸,即“起毛”;若這些毛茸在繼續穿用中不能及時脫落,就相互糾纏在一起,被揉成許多球形小粒,通常稱為“起球”。織物起毛起球后,外觀明顯變差,表面摩擦、耐磨性和光澤也會發生變化[1]。
起毛起球產生的理論原因是因為當織物受到外力的摩擦時,如果摩擦力大于纖維強力或纖維之間抱合力時,纖維末端就會被拉出去形成絨毛,從而使得織物表面失去光澤。由于各種纖維性質、紗線捻度、織物結構各有差異,所以各類織物的起毛起球程度有差異[2]。
本文依據現有的起毛起球測試方法,探索一種更為適合的檢測方法,以使其測試結果更符合該類型面料的實際起毛起球服用效果,從而為企業原材料的品質控制提供檢測依據,達到預防目的,有效減少不合格面料投入使用的概率。
1 起毛起球測試方法
由于織物的磨損類型主要有平磨、曲磨、動態磨、翻動磨,而目前運用最多的是圓軌跡試驗(也就是平磨),因此單一的一種方法并不能說明其他磨損性能的狀態。因此在建立試驗方案時是以多種起毛起球形式結合,根據產品的種類綜合評價起毛起球的效果。在現今國家標準中有4種起毛起球的測試方法:改型馬丁代爾法、起球箱法、隨機翻滾法、圓軌跡法。
1.1 改型馬丁代爾法
在規定壓力下,圓形試樣以李莎茹圖形的軌跡與相同織物或羊毛磨料織物進行摩擦。試樣能夠繞與試樣平面垂直的中心自由轉動[3]。
1.2 起球箱法
安裝在聚氨酯管上的試樣,在具有恒定轉速、襯有軟木的木箱內任意翻轉。經過規定的翻轉次數[4]。
1.3 圓軌跡法
按規定方法和試驗參數,采用尼龍刷和織物磨料或僅用織物磨料,使試樣摩擦起毛起球[5]。
1.4 隨機翻滾法
安裝在聚氨酯管上的試樣,具有恒定轉速、襯有軟木的木箱內任意翻轉、經過規定的翻轉次數后,對起毛和(或)起球性能進行視覺描述評定[6]。
2 試驗
2.1 材料和儀器
材料:采用利郎公司提供的低含毛輕起絨織物為試樣,其描述及規格見表1。
儀器:YG502織物起毛起球儀、M227B滾箱式起球儀、909改型馬丁代爾起毛起球試驗機、織物起毛起球評級箱。
2.2 試驗環境與方法
(1)試驗環境
試驗溫度:(20±2)℃,試驗濕度:(65±4)%。
(2)試驗方法
采用圓軌跡法、滾箱法、改型馬丁代爾法,對1#~7#的樣品進行織物起毛起球試驗,其試驗方案見表2。
然后根據不同的測試方法進行評級比較分析。其中圓軌跡試驗方法參照GB/T 4802.1,改型馬丁代爾法參照GB/T 4802.2,滾箱法參照GB/T 4802.3。
低含毛圓機針織物在GB/T 4802.1的標準起毛起球次數分別為490cN 0/50和780cN 0/600,為了能夠更好地表達不同織物在不同起球階段的抗起毛起球效果,在試驗方案中多加了參數780cN 0/1000。在改型馬丁代爾起毛起球的方法中采用了壓力為9kPa,磨料為羊毛磨料。
2.3 圓軌跡法
圓軌跡法的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1#~7#在起毛起球條件490cN 0/50級數大都在4級左右,在條件780cN 0/600和780cN 0/1000時起毛起球的級數明顯增加。這說明了隨著樣品與尼龍磨料之間的圓軌跡摩擦,織物表面的毛羽在織物表面慢慢地結成球狀,由于聚酯纖維的強度高,一旦起毛后,容易結成球,且不易脫落。樣品1#~7#的羊毛含量逐漸增加,聚酯纖維逐漸減少,起毛起球的級數逐漸升高,抗起毛起球的效果逐漸變好。在490cN 0/50的起毛起球中1#~7#的樣品只是在表面輕微地起毛,織物表面的毛羽基本并未纏結在一起,因此可以看到在此效果下抗起毛起球效果良好。此外,780cN 0/600與780cN 0/1000的起球方法相比較,織物在780cN 0/1000的條件下,織物表面的起球個數已經達到了最大的極限,所以在此條件下的起球級數基本未減小。
2.4 改型馬丁代爾法
改型馬丁代爾法的測試結果如表4所示,從改型馬丁代爾法的起毛起球試驗中同樣可以看出1#~7#的羊毛含量逐漸減少,起毛起球的級數逐漸升高,抗起毛起球的效果逐漸變好。樣品在7000次與10000次的摩擦條件下,級數基本未發生改變。改型馬丁代爾法使用李莎茹曲線摩擦,這與圓軌跡的摩擦方法不同,且它們的壓力與織物的磨料也大不相同,所以這兩種摩擦的效果相差甚多,其中總體而言改型馬丁代爾法起毛起球的摩擦效果會比圓軌跡稍重。
2.5 滾箱法
滾箱法的測試結果在滾箱法的起毛起球測試中,織物呈現隨機翻滾的狀態,織物與織物或軟木襯墊隨機摩擦,這也使得織物的摩擦和壓力呈隨機性,從表5可以看出使1#~7#樣品的起毛起球級數都基本維持在4級左右,抗起毛起球的測試效果良好。隨著翻滾的次數增加,織物的摩擦機會增多,因此在7200次與14400次的起毛起球比較中1#、2#、7#的級數降半級,而次數達到21600時,1#~5#的級數分別都下降了半級。由于滾箱法的起毛起球沒有達到正面直接摩擦的效果,所以在3種起毛起球的效果中表現出樣品的起毛起球級數較高。
3 結論
影響低含毛圓機針織物的抗起毛起球的因素中,織物的羊毛含量為其一,羊毛含量較高,抗起毛起球的性能較好。而以上3種測試方法的起球效果相差甚多,其中改型馬丁代爾法的起球效果最為明顯,其次是圓軌跡法,最后為翻滾法。因此在日常的檢測過程中可以選擇多種方法對低含毛圓機針織物的起毛起球進行綜合評價以達到良好的最接近真實生活的起毛起球效果。
參考文獻:
[1]于偉東.紡織材料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
[2]何曉娟,郭敏.影響織物起毛起球主要原因分析[J].山東經濟紡織,2014(1):36-37.
[3]GB/T 4802.1—2008 紡織品 織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測定 第1部分:圓軌跡法[S].
[4] GB/T 4802.2—2008 紡織品 織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測定 第2部分:改型馬丁代爾法[S].
[5] GB/T 4802.3—2008 紡織品 織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測定 第3部分:起球箱法[S].
[6] GB/T 4802.4—2009 紡織品 織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測定 第4部分:隨機翻滾法[S].
(作者單位:李艷,福建省纖維檢驗局、東華大學;王彩云,福建省纖維檢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