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曉翠



摘要: FZ/T 81009—2014《人造毛皮服裝》新標準于2014年10月14日發布,并于2015年4月1日開始實施。本文主要介紹新標準的主要修訂內容,分析了新舊標準之間的主要區別,以利于生產企業和有關檢測人員正確理解和使用新標準。
關鍵詞:人造毛皮;毛皮服裝;標準
1 引言
人造毛皮服裝具有色彩豐富、易于保養、設計多元化和物美價廉等特點,在一定條件下可替代天然毛皮以滿足消費者對毛皮服裝的穿著需求。人造毛皮服裝在室內和室外均可穿著使用,適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種社交場合,深受各年齡段消費者的歡迎,因此消費者對人造毛皮服裝的產品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FZ/T 81009—2014《人造毛皮服裝》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在FZ/T 81009—1994《人造毛皮服裝》標準(以下簡稱舊標準)的基礎上,對產品的適用范圍、使用說明、理化性能指標和部分項目的測試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調整,以滿足消費觀念改變和市場發展的需求。本文將對新標準的主要修改內容進行總結分析。
2 主要修訂內容
2.1 范圍
新標準修改成:“適用于以化學纖維為主要原料,采用有較長毛茸的仿毛皮織物為主要面料生產的人造毛皮服裝。其他人造毛皮服裝可參照執行。”并且增加了“本標準不適用于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的嬰幼兒服裝”的說明。新標準的范圍比舊標準更明確和科學。
2.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新標準刪除了舊標準中引用的一個已作廢的標準,新增加了13個引用文件。
2.3 要求
2.3.1 使用說明
新標準增加了“成品使用說明按GB 5296.4規定”的說明。新標準規范了人造毛皮服裝產品的使用說明,利于相關部門和企業按其規范執行。
2.3.2 原料
新標準增加了“3.3.3.4 鑲料 采用與面料尺寸變化率、性能相適應的鑲料”的要求。
2.3.3 對條對格和拼接
新標準修改了對條對格和拼接的要求。面料上面的明顯條格從舊標準的“2.0cm以上”改為“1.5cm及以上”,對條對格的新舊標準要求詳見表1。新標準對拼接的掛面和領里也做了修改,并且增加了“裝飾性拼接及特殊設計除外”的說明,從而給該類產品的特殊設計風格放寬了空間。
2.3.4 外觀疵點
新標準的疵點程度按《人造毛皮服裝外觀疵點樣照》規定。疵點尺寸按疵點的形態的最大方向量計。外觀疵點的具體規定詳見表2。新標準的疵點的規定更科學和明確,更利于實際情況的應用。
2.3.5 縫制
新標準對縫制部分內容做了補充和完善,如增加了“領子平服,不反翹,領子部位明線不允許有接線”,“外露縫份應包縫,各部位縫份不小于0.8cm,領、袋、門襟、止口等特殊部位除外”和“裝飾物(繡花、鑲嵌等)牢固、平服”等細節的補充說明。
2.3.6 理化性能
新標準增加了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異味等基本安全技術要求,增加了尺寸變化率、洗滌后外觀和色牢度等指標的考核要求,明確了該類產品的理化性能指標,具體要求詳見表3。
2.4 檢測方法
新標準補充完善了關于成品規格測定、縫制測定和外觀測定的要求,并增加了理化性能測定的要求,從而和理化性能指標要求前后呼應,使新標準內容更加完善。
2.5 檢驗分類規則
新標準增加了檢驗分類,充實和完善了成品質量缺陷判定依據內容,增加了理化性能的抽樣要求,修改了判定規則,其中合格品判定規定為“嚴重缺陷數=0、重缺陷數=0、輕缺陷數≤8或嚴重缺陷數=0、重缺陷數≤1、輕缺陷數≤6”。
3 總結和建議
綜上所述,新標準的修訂充實和完善了標準的各項指標要求,新標準跟上紡織行業標準的規范要求,符合了與時俱進的需要,從而為檢測機構相關人員和生產企業控制人造毛皮服裝產品的質量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生產企業采用新標準控制產品更能順應市場的發展需求,從而能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滿意的產品。
(作者單位:廣州纖維產品檢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