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啟躍
創新一直是催動一個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靈魂。近幾年,隨著紡織服裝產業進入新常態,如何創新并將這些創新迅速地應用到服裝生產中成了業內熱議的話題。
3月29日,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中國紡織報》社主辦,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輕紡城杯”2016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啟動儀式在京舉行,為服裝產業創新,打開了一扇讓夢想照進現實的窗戶。
讓創新落地,打造“品·智”時代
經過8年的成長與歷練,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在賽事規模、獎項設置、參賽水平上已日漸成熟完善,選拔出的優秀設計師們也逐漸在行業中嶄露頭角,成為一顆顆耀眼的設計新星。作為每年3月登上中國國際時裝周日程的專業賽事,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啟動儀式也占據了“天時”優勢,連續多年受到業內外人士的關注與參與,并成為時裝周上的事件焦點。
2016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主題定為“品·智”時代。何為品智?
“品智,就是希望設計師能夠從創意之初,摒棄浮躁,理性務實,以創造出品質、品牌以及以人為本的產品為己任。”2016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主辦方給出了這樣的詮釋。
近年來,隨著需求增長減弱,環境資源約束趨嚴,以及要素成本上漲等因素的疊加刺激,企業感到生存壓力加大,但與此同時,產業結構、區域格局和產品結構的調整步伐都在加快。在這種背景下,主辦方特將今年的賽事主題定為“品·智”時代。
打造“品·智”時代靠的是創新落地,去與產業相結合。
“在上一年賽事中,主辦方攜手中國輕紡城建管委推出‘走進柯橋輕紡城 尋找中國好面料活動,直接將設計創新與面料生產企業對接,讓創新變得更接地氣。今年8月,主辦方會繼續這一形式,率領本屆入圍新秀前往柯橋,通過交流、走訪、對接等更加精準、豐富的活動形式,讓設計師了解中國輕紡城的配套能力。”作為本次啟動儀式的主持人,《中國紡織報》副總編輯王冰在介紹大賽的特色和亮點時說。
自創立之初,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就一直秉承著為年輕設計師與產業對接搭建平臺。在2016年的賽事策劃方面,大賽主辦方除了保持以往的高規格獎金(設立領袖大獎最高8萬元獎金)標準外,還引入了多方資源。其中,全球紡織網設計師扶持計劃和“愛美麗百萬獎學金計劃”頗為引人注目。
“在今年的賽事中,除了為入圍選手提供免費的制作面料,全球紡織網更是集中優勢資源,為每一位入圍設計師開設價值500元的面料選購賬戶。屆時,入圍設計師除了可選購制作決賽作品的面料,還能體驗到中國輕紡城面料企業在電商渠道展示、銷售方面的特色與魅力。”王冰說。
在發布會當天,一位外國朋友的到來引起了人們的矚目,他正是“愛美麗百萬獎學金計劃”法國愛蒙時尚教育的代表。在2016年大賽的舉辦過程中,所有報名參賽的選手均有資格申請該校的“時尚匠人培養計劃”。考核通過的設計師將有機會獲得8萬元的獎學金名額,接受國際化師資團隊一對一的授課輔導。
設計師+產業集群,柯橋在形成一種模式
作為本次大賽的承辦方,柯橋的化纖、面料、印染布、服裝等年產量均居全國前列,紡織年產值千億元以上。在2015年8月的中國輕紡城市場發展大會上,柯橋推出了中國輕紡城“三次創業”的戰略構想,樹立了“輕紡城+”的創新理念,將著力點放在了打造國際化、時尚化、智慧化的紡織之都,而這也為設計師將創新帶到柯橋創造了契機。
正如上文提到的“走進柯橋輕紡城 尋找中國好面料”活動,通過主辦、協辦雙方的精心籌劃,推動了中國輕紡城與全國各服裝產業集群的合作;在強化產業鏈各個節點之間有效互動的基礎上,也讓入圍選手在成衣制作之前就能夠前往中國輕紡城,與當地的面料企業進行洽談對接。
“近年來,柯橋先后建設成F5創意園、科技園、輕紡城創意園等紡織科創園區,目前已有336家紡織創意企業、2400名設計師落戶,年設計銷售收入已超7億元。產業層次明顯提升,設備、產品不斷升級換代,科研、創意呈強勁勢頭。所有這些背后,離不開設計研發人才梯隊的建設,也離不開國際前沿訊息的交流與導入。這些均為中國輕紡城與賽事的無間合作,提供了需要努力和拓展的空間和方向。”參加啟動儀式的柯橋區副區長王志強說。
此外,王志強還介紹了已經連續舉辦10年的中國柯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在紡博會辦展的主題中,其中一個關鍵詞就是‘時尚。為了使辦展理念在展會中得以體現,籌委會每年都在進行不斷的努力和嘗試。而每一屆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決賽的舉行,也為每年秋季的柯橋帶來了時尚創意的最新潮流以及寶貴的人才。”王志強說。
依托產業集群的強大資源和生產能力為后盾,以設計師創新為驅動,柯橋紡織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已經逐漸形成一種模式。
鏈接:一個背景故事
在湖北美術學院新校區所在地的栗廟新村,大學四年級的江帆和同學別帥澤一起租房開了間手工服裝坊。時間倒回半年以前,江帆和別帥澤憑借作品《共存》勇奪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金獎,并獲得8萬元獎金。
作為去年大賽的冠軍,這兩位90后用行動闡釋了什么是創新和產業結合,什么是夢想照進現實。如今,他們兩個的生意已經忙不過來,又聘請了一位專職設計師,以及兩名熟練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