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和凱爾特人的系列賽堪稱是針尖對麥芒,這組對決也被認為是今年季后賽首輪實力最接近的較量。縱觀整個系列賽,綠衫軍在失去埃弗里·布拉德利以及傷病影響下,籃板、身高、三分球以及整體都不占優,但是他們贏下了兩場傲骨之戰,而兵強馬壯整體健康的老鷹,贏得順理成章。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老鷹自1958年以來,第一次在季后賽中擊敗凱爾特人。58年前,老鷹還在圣路易斯,他們在總決賽中4比2擊敗凱爾特人,那個賽季也是老鷹隊史上僅有的一次奪冠賽季。
系列賽第三戰,馬庫斯·斯瑪特在比賽中表現不錯,他6投3中得到11分(三分球4中2),還送出了5次助攻和2次蓋帽的數據。他在防守端的積極拼搶是凱爾特人能與老辣的老鷹抗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他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還是引來了一些爭議,其中就包括一次夸張的假摔。在最后一節的拉鋸時刻,雙方在防守端的動作都越來越大,而裁判容忍度很高。在一次與科沃爾沖搶籃板時就試圖造犯規,雙方并沒有任何對抗,但斯瑪特仿佛觸電一樣,主動彈地飛起,然后重摔在籃架底下,一副無比痛苦的樣子。見多識廣的裁判只是冷眼旁觀著斯瑪特的表演,根本沒有響哨。畢竟,科沃爾也就是輕輕貼了一下斯瑪特,后者竟然自己飛出去了。賽后,這段視頻也在網上被瘋轉,不少網友稱之為“世紀假摔”。不出所料,NBA官方也因為斯馬特的假摔舉動對其開出了5000美元的罰單,斯瑪特也成為今年季后賽上首個因假摔遭到聯盟罰款的球員。
打破宿命
這是凱爾特人和老鷹第1 2次在季后賽中相遇。
兩隊上一次季后賽交手是在2012年,當年綠衫軍在首輪以4比2擊敗老鷹,那個系列賽上霍福德因傷休戰三場成為老鷹失利的主要原因,而那支凱爾特人隊的球員中目前僅有布拉德利留隊。再往前一次雙方交手發生在2008年,當時凱爾特人首輪通過七場大戰擊敗老鷹,隨后他們接連淘汰騎士與活塞,總決賽擊敗湖人,奪得總冠軍。在此之前,雙方在1988年,1986年、1983年、1973年、1972年、1961年、1960年均有交手,老鷹全部被綠衫軍淘汰。
老鷹上一次在季后賽中擊敗凱爾特人,還是在58年前的1958年。那個系列賽發生在總決賽,鮑勃·佩蒂特帶領圣路易斯老鷹以4比2擊敗比爾·拉塞爾率領的凱爾特人。需要說明的是,這也是綠衫軍在1957年(這一年總決賽他們擊敗的也是老鷹)至1969年之間無緣沒有拿到總冠軍的年份(另一次是1967年)。
凱爾特人同老鷹的歷史交鋒戰績中占盡優勢——雙方一共交鋒了365次,凱爾特人取得225勝140負戰績。但在近兩個賽季的七次常規賽交鋒中,老鷹取得5勝2負戰績,其中本賽季取得3勝1負戰績,明顯占據上風。因為兩支球隊這兩個賽季的陣容總體穩定,這個交鋒記錄有一定的參考性。
事實上,老鷹也很幸運,因為他們和凱爾特人的常規賽戰績均為48勝34負,結果他們排名東部四,擁有主場優勢。而在系列賽首戰,埃弗里·布拉德利右腿筋受傷,他缺席了剩余所有比賽,這對綠衫軍是個沉重的打擊,并導致勝利天平向亞特蘭大傾斜。
當凱爾特人的主力控衛不在時,老鷹將全部防守注意力都集中在阻止伊薩亞·托馬斯上,因為他們知道其他凱爾特人球員的外線投籃都不夠穩定。
本賽季常規賽,凱爾特人命中的三分數只比兩支球隊更多,這還是在擁有三分球命中率為36%的布拉德利的情況下做到的。布拉德利并不是特別致命的射手,但他卻是凱爾特人最優秀的定點投籃專家,他的外線投射足具威脅,以至于對手不敢放空他。失去布拉德利,給綠衫軍造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特別是老鷹防守托馬斯變得容易許多。
誠然,托馬斯在凱爾特人取勝的兩場比賽中表現不錯,其中第三戰還得到了42分。但在其余四場比賽里,他合計出手72次,只命中24球,投籃命中率只有33.3%。
老鷹的計劃是在場上一直有多雙老鷹球員的眼睛在盯著托馬斯,無論他在老鷹投籃打鐵后做持球推進還是通過多次無球掩護后到頂弧接球——凱爾特人主教練史蒂文斯希望借此改變老鷹的防守注意力。但老鷹本賽季是防三秒區投籃最好的球隊,他們將對手在三秒區的投籃命中率限制到聯盟最低的56.7%。老鷹一次次地包夾托馬斯,逼迫他選擇高難度的出手。
布登霍爾澤借鑒了錫伯杜的著名的強側包夾的防守陣型,只是細節上有些不同。他們讓速度型控衛蒂格緊貼托馬斯,而讓高大,步伐迅速且聰明的霍福德和米爾薩普鎮守油漆區。老鷹知道凱爾特人需要托馬斯的出色發揮才能贏得比賽,托馬斯是凱爾特人整賽季最主要的進攻選項,他的重要性在季后賽只增不減。而且,一些事實讓老鷹的防守變得選擇容易,比如放空斯瑪特,給他空位三分的機會。斯瑪特本賽季常規賽接球就投三分的命中率僅為22%,到了季后賽也沒比這好多少。
老鷹招數不僅限于此,比如對克勞德的防守也是極具針對性。克勞德的切入極具威脅,他本賽季定點三分的命中率為可觀的36%。但自從三月底膝傷康復歸來后,他的表現就一直很掙扎。這個系列賽上,克勞德投籃上的掙扎讓他沒了信心。
重視防守,這就是老鷹在這個系列賽的贏球之道。同時,他們在進攻端強調團隊合作。可以肯定,米爾薩普在系列賽第四戰得到45分是一次意外事件,要知道,自從布登霍爾澤兩年前成為老鷹主帥以來,這支球隊甚至很少有球員可以在一場比賽中得到30+。
穩穩控制節奏,進攻端合理,內線防守綠軍突飛,賭綠軍外線手感不好,老鷹這系列的策略全部應驗。他們在這個系列賽第六戰還打破一個魔咒——在波士頓贏球——上一次老鷹季后賽在客場擊敗凱爾特人,還要追溯到多米尼克·威爾金斯時代,當時是在遙遠的1988年,而此后老鷹連續10次在這里全部輸球。
東部半決賽,老鷹將對決東部領頭羊騎士。團隊籃球碰上巨星籃球,老鷹想要狙擊擁有三巨頭的騎士似乎并不現實,但他們依然是一支攻守兼備的球隊,并非沒有機會給騎士制造困難。
再湊凱歌
系列賽第六戰第四節還剩9分51秒時,穆斯卡拉接到施羅德的傳球后投籃得分,計分板上顯示61比89,凱爾特人在主場已經落后老鷹28分。此時,TD花園沒有球迷提前退場,而是全場歡呼,繼續為他們喜愛的球隊加油。之后,凱爾特人甚至一度將分差縮小到了10分。無奈,因為分差過大,綠衫軍只能接受在主場被淘汰的現實。
整個系列賽中,凱爾特人是提著一口氣靠玩命的防守才將比賽拖到系列賽第六戰的。沒有布拉德利這個外線最好的進攻點和防守盾牌,奧利尼克、斯瑪特甚至小托馬斯都帶傷出戰,波士頓人以強弩之勢能夠擊敗老鷹兩場,已經算打出了尊嚴之戰。
就這個賽季而言,凱爾特人毫無疑問地持續展示自己在復興道路上的進步。常規賽,凱爾特人取得48勝34負,比上賽季多贏了8場,排名也從上賽季第7提升到了第5。凱爾特人進攻效率達到106.8,防守效率為103.6,而上賽季這兩項數據是104.7和104.5。所以在攻防兩端,凱爾特人都取得了進步。
凱爾特人常規賽中最具代表性的比賽是客場戰勝勇士。在4月2日,勇士全主力出戰,但凱爾特人最完美地展現了球隊的整體性、防守和韌性,最終以109比106力擒勇士,終結對手歷史最長的主場54連勝。
本賽季的綠衫軍更加成熟穩定,更能在危急關頭頂得住壓力。面對實力更勝一籌的老鷹,面對先丟掉兩個客場的劣勢,凱爾特人回到主場后連勝兩場。包括系列賽第四戰,凱爾特人完成16分逆轉,最終加時逆轉。
波士頓人打光了所有的子彈,打出了球隊的性格和傲骨,他們對得起球隊光榮的歷史。不過,在這個成王敗寇的世界里,綠衫軍最想要的并非是別人的尊重,而是高高在上的總冠軍獎杯。但在完成重建后再到沖擊冠軍,凱爾特人的確遇到了一個瓶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