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有標可依成果有據可考山東發布《生態文明鄉村建設規范》地方標準評價部分
近日,山東省質監局公開發布《生態文明鄉村(美麗鄉村)建設規范第7部分:評價》地方標準,并就標準內容進行解讀。
據悉,《生態文明鄉村(美麗鄉村)建設規范》地方標準為系列標準,主要包括規劃編制、基礎設施與村容環境、產業發展、公共服務、鄉風文明、村務管理與長效管理和評價等7個部分內容,標準1~6部分已于2015年發布實施。該評價標準是山東省質監局在總結前6項標準運行效果實際的基礎上組織編制的,為考核評價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發展水平提供依據,也為建設主體提供自查標準。
該評價標準技術內容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給出了生態文明鄉村具體評價指標和分值,明確了山東省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總體方向和基本要求。在村莊建設、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等領域規定了85項評價指標,其中量化指標共20項,占23.5%,提出了山東省生態文明鄉村建設質量水平的評價“準繩”。
《生態文明鄉村(美麗鄉村)建設規范第7部分:評價》地方標準的編制立足于系列標準中前6項標準運行效果實際,體現了山東省當前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先進水平,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提供了實踐性技術指導,使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有標可依、鄉村資源配置和公共服務有章可循、建設成果有據可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