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彧
(江蘇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江蘇南京 210007)
?
印染產品質量與廢水重復利用相關問題的探討
方 彧
(江蘇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江蘇南京 210007)
摘 要印染產品生產中盡可能地使用回用水,有利于提高水重復利用率,降低重生產成本,但使用不當會影響印染產品質量,印染企業應給予重視。
關鍵詞印染產品質量 重復用水(回用水)
投稿日期:2016-03-10
國家發改委2010年頒布的《印染行業準入條件(修訂版)》中,要求印染企業水重復利用率達到35%以上,而目前企業可直接重復用于生產的水主要是冷凝水和冷卻水,約占生產新鮮水取水量的15%左右,還有20%以上的重復用水量,要靠印染廢水經處理后,達到回用水標準才可用于生產,如何在不影響印染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用好回用水?本文就有關問題進行探討。
1.1 印染產品的質量要求
日用紡織品一般是由面料、里料、填充料及輔件(如鈕扣、拉鏈)等組成,經江蘇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測的不合格紡織品中,大部分是面料或里料的質量不合格。而不論棉、毛、絲、麻、化纖等面料、里料都是要經過印染加工的,因此印染質量往往決定了紡織品的最終質量。
除各種紡織品國家(行業)推薦的產品質量標準外,內銷或出口紡織品最重要的標準有《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18401-2010、歐盟《生態紡織品認證》、Oeko-Tex100等,這類標準具有強制性,各類紡織品上的PH值、色牢度、異味;重金屬離子(如鉻、銅、鎳等)、甲醛、禁用偶氮染料、LAS、APEO、EDTA、AOX、有機載體、含氯酚、三致物質等禁止或限量含有的物質不合要求者,一律視為不合格產品。
1.2 印染行業用水與經廢水處理后可回用的水質標準
印染行業推薦的用水標準可比指標見表1

表1 印染行業推薦的用水標準主要可比指標
表1可見,回用水與新鮮水的主要可比指標還是比較大的,COD/SS/色度/鹽度等相差都在1倍以上。一個印染企業所使用的各類染料、酸堿鹽、氧化劑、表面活性劑、柔軟劑等,少則數十多種,多則上百種,印染廢水成份復雜,不是COD、色度、SS、鐵離子、總鹽度、總硬度等指標能代表的,也不是經過生化/物化/一般深度處理(如砂慮+活性碳+消毒)就可完全去除的。水中雜質的成份不清楚,企業自行檢測困難(經過反滲透深度處理的水除外),回用水中禁含/限含物質難以控制,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比用新鮮水多,這類水回用應在試驗的基礎上,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找出可使用回用水的工藝節點合理使用,對減少用水量是有好處的。
2.1 水中無異味或稱不良氣味
有無異味是紡織品的基本安全指標之一,各種纖維產品在印染中大量使用各類染化料助劑,特別是含有硫化、還原、靛蘭、偶氮類等染料,保險粉、雕白粉、漿料、尿素、硫酸銨、硫化鈉、硫酸鹽、含有硬脂酸類柔軟劑、洗滌劑等助劑及含蛋白纖維染整的廢水,經生化處理后,產生大量的硫氫化物等,水中帶有較濃的臭味;用硫酸亞鐵作絮凝劑的水中,也帶有鐵離子臭味等。如不有效地脫味(對絲、毛類面料影響最大),必然影響產品質量,去除異味可能要用更多清水。
2.2 水中無微生物
經生化/物化/一般深度處理的回用水而言,水中含有少量的微生物。 對生產工藝溫度(特別是定型溫度)小于150℃的棉毛絲麻類等純天然纖維產品而言,吸附在織物上微生物雖可殺死,但其尸體或殘留物仍會留在織物上,在一定的溫濕度下,成為其它微生物的食物,影響紡織品在儲運過程的安全。另外,微生物存在,水不可長時儲存,否則水會變質變臭,甚至生蟲或藻類影響使用。
以上兩點雖可用在水中加氧化劑(如氯氣等)的方法來解決,但用活性、直接等染料印染的產品,不耐氧化劑,產品易變色,含鹵素的氧化劑在產品在還會檢測出AOX,影響產品質量。這類產品不太適合使用含氧化劑的水進行水洗。
2.3 水中不含泡沬
由于紡織品印染過程中較多的使用溢流或氣流染色設備,泡沫的來源主要是染色中使用各種分散劑、滲透劑、洗滌劑等表面活性劑簡稱LAS,也是印染行業特征污染物。而廢水中LAS不易去除,且累積較快,用回用水作水洗水時,就等于在水洗時加了少量的LAS,若清洗時不能較好地去除織物上的泡沫,織物拉幅定型后表面易產生泡沫斑(特別是中深色產品),即便回修也難去除,影響產品外觀質量。
2.4 鹽類
回用水中的鹽主要是印染中添加和中和廢水的PH值生成的。回用水除鹽已被大家所共識,但到目前為止,除膜分離技術的效果較為理想(成本較高)外,還沒有更經濟實用的辦法。如回用水的鹽的濃度如不得到有效控制,在染色時需加入氯化鈉或硫酸鈉是起促染或均染作用的直接、活性等染料染色的織物,在水洗時也會因水中鹽度較高,產品的均染性、重現性、鮮艷度、色牢度等質量指標都會有影響。另外,鹽度在水中的累積較快,水不可多次的重復使用,鹽度過高還會縮短不耐鹽生產設備的使用壽命。
2.5 重金屬離子
重金屬是紡織品上禁止或限量含有的物質,主要有鉻、銅、鎳等,其來源主要是染料/涂料中及印花用輥筒/制網過程等,印染廢水中重金屬離子含量雖不高,但危害大,去除困難,影響產品質量。特別是工業區集中污水處理廠的回用水,最好不用。
2.6 色度
回用水中的色度分水溶性和不溶(懸浮)性兩類。與企業生產的產品品種有關。懸浮性色度一般是由不溶染料(如分散染料)或有色纖維懸浮在水中生產的,特別是分散染料細度只有2微米,其顏色在水中與在織物上差距較大,中淺色滌綸織物的印染后水洗盡量不用,否則定型后易產生色點,影響產品質量。另外,所有漂白產品均不應使用回用水作任何工序的水洗水。
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生產中盡可能地多用回用水,是國家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大政方針。也是印染行業應盡的社會責任。企業生產在工藝上要倡導使用低水耗工藝,選擇相對清潔的原輔材料,發掘可用回用水的工序環節,調整不適宜使用回用水的染料、助劑、設備及污水處理工藝等。用好回用水主要有以下幾點:
(1)盡量用于不影響產品質量的輔助工序,如清洗設備、洗網、洗導帶等(約占回用水量的8-10%)。
(2)使用染料、助劑的品種盡可能比原來的少點、效率高一點、清潔性好一點、用量穩定一點。特別是對相近效能的染化料要精簡歸類(如少用氯化鈉用促染劑),這樣對廢水處理和回用水利用都是有益的。
(3)設備上要進行回用水適應性改造。連續生產的設備使用回用水比較方便,選好用水工序和加水點,采用逆流清洗的方法即可。而間歇式生產設備(如管式、罐式、箱式等染色機),不少企業的設備,因缺乏回用水的接口和控制工藝的軟件,還以人工控制加水為主,增加了影響產品質量的不確定因素。應盡快配套改造,另外,更換耐鹽性較差的部件也是當務之急。
(4)提高操作及管理水平。在目前印染行業平均返修率達10-20%的情況下,降低噸纖維的用水量潛力很大。只有把自動化的精確控制、豐富的生產經驗、科學的系統管理,緊密而有機的結合,才能提高印染產品生產的一次成功率。在滿足產品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多積累一些在生產中,如何多使用回用水的經驗,是新形勢下印染行業從業人員生存發展的新課題。
(5)廢水在源頭上和處理工藝上,要盡量減少不利于水回用的特征因子。對退漿、堿減量、印花和后整理工序殘漿廢液,應另行收集處理,盡量不納入污水處理設施的原水中。絮凝劑盡可能選用不含重金屬離子或影響回用的其它雜質,用量得到精確控制。水回用工程在進一步降低COD、色度、SS、鐵離子、總鹽度、總硬度的同時,也應注重各類鹽離子、重金屬離子、泡沬、異味、微生物的去除。回用水系統要注意用水平衡,不要過多地儲存回用水,循環使用次數也應合理控制。
以印染廢水為主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化工/印染園區集中污水處理廠因水質復雜,控制難度大,不經過膜處理,不宜回用于印染產品的生產。
提高印染行業水重復利用率是一個系統工程,產品質量與生產用水質水量都是相關的。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回用水應以自產自銷、主要用于輔助工序為原則,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前提下, 企業可視產品和自身工藝設備、染化料及水質條件靈活應用(如與新鮮水混合使用)。 膜技術處理后的水,完全可滿足印染用水要求,但水的得率低、高濃廢水的出處及成本等問題有待解決,還不宜推廣。
隨著印染廢水防治技術的進步和企業綜合經濟實力的增強,進一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已是大勢所趨。
Discussion on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the quality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ducts and the reuse of waste water
FANF Yu
(Jiangsu Textile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stitute,Jiangsu Nanjing 210007,China)
AbstractUsing reusing water in the production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as much as possible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rate of water recycle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but improper using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so the enterprises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should give attention to it.
Key wordsthe products of dyeing and finishing;quality reusing water
中圖分類號:TQ616.9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方 彧(1986-),男,就職于江蘇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