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妍楨,王浩源,王 鵬
(1.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北京 100083;2.河南農業大學,河南鄭州 450002)
?
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的優化利用
路妍楨1,王浩源2,王 鵬2
(1.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北京 100083;2.河南農業大學,河南鄭州 450002)
摘要隨著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區的土地變得愈發稀缺,交通量也大幅增加,高架橋已成為城市緩解交通壓力的一種重要手段,但是在建造的過程中,橋面與地面形成的空間卻沒有得到充分使用,形成了剩余空間。研究分析了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利用現狀,認為橋下空間利用應注意安全性、交通性、景觀性,利用方式主要是公交站、市政設施或停車場、綠化公園與景觀休閑場所。同時分析了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利用的問題。探討了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設計的優化手法,主要應增加照明、色彩、城市家具、材料,以及增加適量的植物種植。最后,筆者以荷蘭A8高速公路公園、蘇格蘭“鳳凰之花”、我國廣州東濠涌高架橋為例,具體介紹了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優化設計的優秀案例。
關鍵詞高架橋;剩余空間;優化與利用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下,城市化也加快了建設步伐。城市人口數量大幅上升,城區土地變得愈發稀缺,交通擁堵愈演愈烈。為了緩解這種交通壓力,城市高架建設迅速發展[1]。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的“邊角料”空間,即剩余空間。這些城市尷尬的剩余空間在重新設計后發揮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利用價值。目前國內外已有許多成功案例,逐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給城市街區帶來新的生機。筆者以荷蘭A8高速公路公園、蘇格蘭“鳳凰之花”公園,以及我國廣州市東濠涌高架橋沿線橋下景觀設計項目為例,具體介紹了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的優化利用措施,強調利用好城市邊緣空間有助于城市空間的優化整合以及城市社會的和諧發展,以期為今后城市剩余空間的場地設計提供參考。
WAP終端設備的處理能力較低,且無線網絡數據傳輸帶較窄,所以WPKI與傳統PKI技術有很大的區別,WPKI系統對數據和加密的簡潔性要求較高。兩者在編碼方法、證書格式、加密算法和密鑰中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1剩余空間
剩余空間通常是指未能被充分利用,或者不能發揮作用,具有消極性的城市空間[2]。這類剩余空間屬于城市空間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但功能屬性尚未被明確歸類,存在很多種可能性。
簡單來說,就是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并不是所有土地都能夠被合理規劃、利用,除了被忽略的城市高架橋下的剩余空間,城市服務性設施,如車站周邊、建筑邊角的灰色地帶空間等,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空間浪費。剩余空間無法被充分利用,存在多種局限性,主要是因為:建筑物之間的狹窄不規則地塊;被污染的土地未能凈化處理導致不可再生利用;地形的限制,如陡坡地形、背陽面空間等;被城市的必要建設分隔,如高架橋、輕軌等;個別因原有設施用途改變,功能屬性模糊而導致浪費。
2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利用現狀及意義
2.1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利用形式橋下空間利用與高架橋形式有很大關系。就高架橋形式而言,有單橋柱、雙橋柱;橋與道路的關系,有橋在中間或橋在一側。此外,高架橋是重要的城市設施,如果把橋下空間變成人的活動空間,一旦橋上發生重大事故,下方的人很難逃離;同樣,如果下方空間作為商鋪、居住物業使用,一旦發生火災,也會對橋體產生影響[3]。因此,橋下空間利用首先應注意以下要素:①安全性,空間利用的前提是保證高架橋安全;②交通性,不論如何利用橋下空間,交通出入都比較難組織,都會對橋下現有道路產生一定影響;③景觀性,橋下空間利用會影響橋兩側的空間通達與景觀視線。
現階段初中語文課程教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才能達成初中生語文學習的基本目標,由此看來教師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寫作對閱讀學習的基礎要求,將閱讀學習大范圍的拓展,從而在實踐教學中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得學生獲得進步與發展的機會。
洞庭湖的江湖關系十分復雜,在國內乃至世界都十分罕見。近年來,由于三峽水庫建成運行,江湖關系更加錯綜復雜,加之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洞庭湖水環境形勢日益嚴峻,水生態問題日益突出,水流不進、流不動、留不住、污染重等問題相互交織,嚴重影響了湖區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安全。
2.2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利用的問題在對高架橋下剩余空間的利用上,許多城市未能進行統一、系統、科學的規劃,也未能進行合理的指導和管理,導致出現以下問題:①剩余空間在色彩設計上自成體系,隨意性大,表現形式多以涂料、貼面磚為主,甚至有的構筑物直接露出所用板材的基底色;②未能與高架構筑物形成有效統一整體,新建建筑物多是自成體系,且多為變電房、交警崗亭和公交站臺,以及為市政服務的臨時建筑,易建易拆,施工迅速,結構簡單,功能沒有進一步的要求;③周圍人群生活與活動方式融入量較低,因為建筑物可達性較差,功能單一與專用,并且相對自閉,與周圍人的活動不發生關聯;④還有重要的一點,高架橋對城市機理具有割裂性,因此,提前規劃好高架橋兩側的城市用地及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2.3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利用的意義城市高架橋在給城市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困擾,尤其是對高架橋周邊的居民。高速頻繁來往的車輛導致環境嘈雜且污染極大。對于用地資源緊張的地區來說,土地資源是非常稀缺的生產資料,人類不可能無休止地通過填海或者挖掘地下空間的方式擴大生存空間,因此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就成為另一個突破的方向。城市要做得更精而不是更大,而這些目前利用率極低的城市灰色空間具有相當大的挖掘潛力。
在使用舊建筑風格設計建筑設施時,需要注重經濟效益,應當盡可能地減少施工的成本費用,減少建筑設施的維修運行費用。按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使用地方建筑材料,在確保安全兼具美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費用。
3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設計優化手法
通常情況下,城市高架橋下一方面受高架橋自身高度限制,另一方面往往缺少光線,并且還有一定的噪音,整體環境欠佳。但也正是因為這樣,這種空間的接納性和親和力更能體現出城市“公共性空間”的價值[4]。于是,在規劃設計中,設計師應改善高架橋下剩余空間的條件,以打造適宜人們臨時性休息娛樂的場所為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2.2.1 上樣液濃度的選擇 隨上樣液濃度增加,大孔吸附樹脂對總黃酮的吸附率也隨之增加,上樣液濃度為300 mg/L時,樹脂對總黃酮的吸附率最大,可達60.2%。上樣液濃度超過300 mg/L時,隨上樣液濃度增加,樹脂對總黃酮的吸附率反而會降低,可能由于上樣液濃度過大堵塞樹脂,降低了樹脂對總黃酮的吸附效果。最終確定300 mg/L濃度為大孔吸附樹脂吸附紅薯葉總黃酮的最佳上樣液濃度(圖1)。
3.1增加照明照明設計是繁華都市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項重要元素。城市高架橋下燈光設計點亮了高架橋下剩余空間的黑暗,同時可以產生變幻的光感照明。在設計中要堅持選擇合適的光,使用合情的光,運用節能的光,得到溫馨的光的原則,更加強調個性化、文脈化、針對性。
3.2增加色彩美麗多彩的自然環境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貴財富,而城市環境作為人類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彰顯著人類的偉大創造力和美學素養,是人類杰出智慧的結晶。在構成城市環境特征的各個因素中,城市色彩憑借其“城市第一視覺”的特性無疑成為創建和諧城市,管理城市形象,樹立城市個性,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構成因素。
立法文本的一大功能就是適用。“適用”而非“使用”。適用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運用國家權力,將法律規范用來解決具體問題,通常稱為司法活動。在一個司法管轄范圍內,要保證法律適用和解釋的統一,這也是“實質法治”的要求。如果一個司法管轄內存在多個官方語言,實行的是雙語或多語立法,那么就要保證這些不同語言的立法文本的適用統一,這就是Susan 所稱的“法律效力的等值”[15]59。在雙語或多語立法的實踐中,有很多案例是語言的問題導致各方對不同版本法條解讀不一致,從而產生糾紛。因而,Susan 認為法律語言是專業人士之間的語言,在多語司法管轄區的立法文本翻譯,要重點關注法律的適用者。
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色彩增加設計要遵循傳承地域特色文化,表達地域個性特征,展示現代城市形象這3個主題原則,以城市自然景觀色彩為參考,結合人文色彩特征,把握未來色彩發展動向,進行科學有效的設計,使城市整體景觀環境各要素色彩和諧統一。
4.1國外
因此,在以上前提下,大部分城市對橋下空間利用做了很多努力。目前大多數城市對高架橋下空間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作為公交車站,尤其是快速公交車站;作為市政設施或停車場;綠化公園與景觀休閑場所。
3.3增加城市家具城市家具就是指城市中的各種戶外公共設施。城市家具雖然沒有建筑物體量大,但卻是城市環境和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組成部分,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文化細節[5]。每人每天都在使用城市家具,它們是否美觀、方便和舒適,直接關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生活的品質。
在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家具設計中,要注意以下方面:①設計要與城市環境匹配,比如不能出現在一群現代化大樓的附近,橋下路燈桿上掛的是仿古燈籠。在同一設計范疇內,城市家具選擇上要彼此風格統一。比如在一條高架橋下的街道上,路燈、候車亭、垃圾箱、座椅等城市家具出現四五種不同的造型和風格,這種“混搭”的效果不是相得益彰,而是雜亂無章。②注重對使用者的人性關懷,比如現在城市家具的使用者層面不斷擴大,有老人、小孩、孕婦以及殘疾人,要注重在其周圍適當設置可供休息的座椅。
4.1.1荷蘭A8高速公路公園。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小鎮有一條高速路穿過,在小鎮的城市肌理中形成了個粗暴的“切口”。更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個斷面導致小鎮的教會和政府的分離:高架路的一側是一個小教堂,而另一側則是曾經的市政廳。
3.4增加材料材料美是設計造型美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的材料給人不同的觸覺、聯想、心理感受和審美情趣,如鋼材的樸實,木材的輕巧自然,玻璃的清澈光亮。任何材料都充滿了靈性。美感是人們通過視覺、觸覺、聽覺,在接觸材料時所產生的一種賞心悅目的心理狀態,是人對美的認識、欣賞和評價[6]。
在城市高架橋剩余空間設計中,適宜地增加不同材料的運用,可以更好地展現出同一物質不同的形態和風貌,以至于可以豐富空間形態感和視覺感,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社會生活[7]。
4.2廣州東濠涌高架橋沿線橋下景觀設計廣州市是一個河涌密布的城市,據統計,僅廣州市中心城區就有河涌231條,總長913 km。但隨著廣州市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各條河涌附近的居民和企業產生的污水絕大部分未經處理就排入河中,每條河涌都是黑水橫流,臭氣熏天。直到2010年9月,為了迎接11月的亞運會,廣州市的河涌整改才初具成效,東濠涌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條。東濠涌是珠江的一條天然支流,它發源于白云山的甘溪和文溪,入麓湖后在麓景路入地下暗河,經下塘西路至小北路,在北校場路附近轉為明渠,沿越秀路一直南下,在江灣大酒店旁注入珠江,全長約5 km。
3.5.1日照條件。高架橋邊緣地帶的日照條件遠遠高于中央及邊角低矮地帶。因此依據橋下空間位置及高矮的不同,可適當選用稍耐陰或喜光的植物,種植在日照條件好的邊緣地帶,豐富耐陰樹種。
4.1.2蘇格蘭:“鳳凰之花”。格拉斯哥第一期的Speirs Locks區重新規劃隨著Garscube Link項目的開放而竣工。Garscube Link是一個公共區域,它將格拉斯哥北部和市中心聯系起來,為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打造了一個公共環境。
(1)完善獨立董事的提名方式。董事會提出參選名單是獨董參選的首位步驟,該名單決定了獨董在后續選舉中是否具有獨立性。 因此,獨董的提名應避免由大股東或董事會提出,而是交由股東大會或其他利益相關者提名,使其能夠保證中小股東的利益。
3.5.3抗性選擇。道路綠化往往都會選擇抗性較強的植物,尤其是噪音及灰塵較大的高架橋處。雖然有些植物的吸塵以及降噪能力很強,但是長期風吹日曬,難以接受自然雨水洗禮,又得不到后期人工養護,葉片上吸滿灰塵,致使橋下景觀更加臟亂陰暗。這時就要綜合衡量各種植物的指標,盡量采用革質光滑的葉片做基礎種植,以及定期進行清潔整理工作。
另外,若是經費有限,可以利用植物作為點景來搭配置石或是休息設施,突出景觀性及實用性,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大量堆砌植物的情況,優化資源配置,豐富景觀功能。
4實例研究
根據“五水共治”要求,統一制作《永康市流域治水作戰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圖》等“六圖一表”。全市成立了9個項目工作組,將具體任務按目標進度要求下達到各鎮(街、區)、各部門。同時,按照《關于全面建立“河段長制”的實施意見》落實市、鎮、村三級河長共551名,實現全市河道全覆蓋。2014年,實施“河長督辦單”制度,進一步把督辦工作落到實處。目前,已發出督辦單33份,全部按時整改到位。
DCFR第二編第六章規定了多項關于代理的規則,卻未規范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的內部關系。II.-6:101宣稱:本章所含規定僅適用于代理行為在被代理人與第三方締約人之間、以及在第三方締約人與代理人之間創設的外部關系。這一態度與《國際商事合同通則》2.2.1第2款相同。在關于代理制度之一般的II.-6:105和II.-6:107中,統一規定直接代理和間接代理則是一項意義非凡的新事物。說到底,這兩個條文都受到了《日內瓦公約》第12條和第13條第1款的影響。
該項目旨在重新利用大橋下的空間,將小鎮被分裂的兩邊重新連接在一起。當地政府集思廣益,邀請當地居民積極參與,最終建造了名為A8高速公路公園的公共空間。項目的主要處理是針對橋本身進行的,不論是對燈光還是柱子的處理,設計師都是期望以橋本身的改變帶來空間的改變,而對地面的處理僅僅是為了功能性的考量。改造后的空間并沒有失去它原來質樸粗糙的個性,只是在此之上顯得更加迷人了。如下圖1所示的公園內匯聚了停車場、零售業(超市、花店、魚店等);以及下圖2所示的多種體育設施(如籃球場、足球場、舞臺、桌式足球等)、雕塑、噴泉、公車站等部分。這些富有吸引力和實用的空間如今位于教堂前,成為新的聚會中心,鼓勵當地居民和游客停留。該項目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連接了小鎮兩邊,為其帶來新的活力。

圖1 A8高速公路公園停車場及零售業Fig.1 Parking spaces and retail business affiliated to A8ernA

圖2 A8高速公路公園滑板場場地Fig.2 Skateparks in A8ernA
3.5.2色彩搭配。由于橋下光線較暗,且材質多為灰色混凝土,極為單一,可適當挑選顏色較淺的植物以增加視覺上的明亮感,多層次、多色彩、多質感的植物區別搭配營造豐富的綠化景觀。
設計師為Garscube Link項目取了一個非常別致的名字——“鳳凰之花”,參考了鳳凰公園的名字,在建造高速公路之前,該公園就坐落于這片區域。“鳳凰之花”從根本上振興和活躍了運河網絡和格拉斯哥市中心之間重要的連接關系,目的是將Speirs Locks區域的主要接口改造成市中心,將一個無人問津的荒涼區域打造成供人們放松休閑的公共空間,現在處于第一階段。“鳳凰之花”區域由50個色彩斑斕的鋁制“鮮花”設計而成,高8 m,用獨特的外觀設計來吸引游客的注意,進而打破因混凝土過于寧靜感帶來的尷尬氛圍(圖3、圖4)。
唐玉煙見青辰望著地面眼珠亂轉,面上還掛著笑,不知道對方在琢磨些什么。她皺了皺眉,停止了言語。青辰察覺了自己的失態,尷尬了兩聲,然后道:“你真厲害,一個女孩子,年齡那么小,就能做出這些事,真的很不容易。”

圖3 “鳳凰之花”鋁制“鮮花”日景Fig.3 The daytime view of “The Phoenix Flowers”

圖4 “鳳凰之花”鋁制“鮮花”夜景Fig.4 The night view of “The Phoenix Flowers”
3.5植物種植適量橋下綠化處理是高架橋、立交橋等城市剩余空間的常用手法,但最為普遍的做法是將多種陰生植物種植于橋下各個空間角落,任其生長。這種常見的情況既浪費了植物資源,又沒有起到美化景觀的作用。合理選擇植物的量就是要求遵循因需分配的原則,具體分為以下幾點。
東濠涌許多景觀段落都位于廣州的高架橋底,這也恰恰就是東濠涌景觀的獨特之處。整條河涌沿線將向自然、生態、開闊、便民4個方向規劃,精心打造“綠文化、水文化、健康休閑生活文化、廣府文化、橋文化、城墻文化”。尤其是橋文化段落的打造,著實改變了一直以來高架橋附近居民的生活狀態。
4.2.1生態親水區。東濠涌越秀橋段設置疊水瀑布,并且在東濠涌岸邊設置一些親水浦頭,把河涌堤岸整體下沉2.7 m,形成的高差將其與繁忙的道路相互隔離,同時使在高架下廣場上活動的人們不會覺得很壓抑。臺階中間的平臺上會種植一些綠化植物,并設置一些花池休息設施,吸引市民在平臺上停留。陽光照進橋下東濠涌的小溪邊,自然置石的駁岸吸引了不少市民走進橋下的東濠涌戲水玩耍(圖5)。
4.2.2植物保護區。東濠涌高架橋沿線也有不少樹木,有些已經長成參天大樹,設計師們對于這些樹選擇了相應的保護措施。這不僅讓人的參與感特別強烈,也保護了古樹資源。最重要的是這些高大喬木有效調節了高架橋附近的小氣候,阻隔了大量噪音,為居民提供了宜人的休閑場地(圖6)。

圖5 東濠涌橋下段親水小溪Fig.5 The Donghaochong Bridge hydrophilic stream
5結語
在經歷了混凝土森林的高速發展之后,人們重新意識到了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性。現代人在追求效率和科技的同時,同樣渴望一份休憩和自然的寧靜,隨處可見的是大片的石磚鋪成的廣場,或者是建在某個偏僻角落雜草叢生的公園,但是唯獨看不到在喧囂都市的中心有一隅綠蔭可以讓人們暫時放松。利用好城市高架橋下剩余空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城市空間的整合乃至城市社會的和諧發展,這種空間優化利用不同于舊廠房改造一類的項目。這種城市邊緣的地塊設計更加強調對于場地空間的深度挖掘和分析。

圖6 東濠涌橋下段植物組團 Fig.6 The Donghaochong Bridge hydrophilic plant groups
參考文獻
[1] 于愛芹.城市高架橋空間景觀營造初探[D].南京:東南大學,2005.
[2] 楊玥.城市“灰空間”——高架橋下部空間改造利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5.
[3] 譚鑫強.城市高架橋主導空間解析[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9.
[4] 戴顯榮,饒傳坤,肖衛星.城市高架橋下空間利用研究:以杭州市主城區為例[J].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2009(6):723-730.
[5] 王樂正.高架橋空間造景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2.
[6] 楊豐波.高架橋綠化景觀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0.
[7] 江南.城市高架橋附屬空間景觀優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4.
Optimiz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Residual Space under the Urban Viaducts
LU Yan-zhen1, WANG Hao-yuan2, WANG Peng2
(1.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2.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urban land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carce and traffic volume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well. Viaduc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thod to relieve urban traffic, however, the space between the bridge and the ground has not been fully utilized and therefore a residual space is formed. The utilization status of residual space under viaducts was analyzed, it was proposed that safety, traffic, landscape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he main utilization ways included bus station, municipal facilities or parking lots, green parks and landscape recreation plac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lso analyzed. Several 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design of residual space were discussed, such as increasing light, color, furniture, material and plants cultivation. Finally, with Holland A8 Expressway Park and Scotland Phoenix flower, the Donghongchong Bridge in Guangzhou as example, excellent cases of residual space optimization design were specifically introduced.
Key wordsViaducts; Residual space; Util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作者簡介路妍楨(1995-),女,河南鞏義人,本科生,專業:英語。
收稿日期2016-02-29
中圖分類號S 7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08-1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