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出,中國大地上已經掀起了一股創新創業熱潮,其不僅可以減緩沉重的就業擇業壓力,還能給當前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本文介紹了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和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的啟示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必要性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一)適應時代社會發展的明確要求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躋身全球第二。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科技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世界范圍內,各國都十分重視人才教育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中創新創業教育都開展的風生水起,很多國外知名的公司的創始人都是大學生。因此為了更好的提升國際競爭力,走好人才強國之路,高職院校應該致力于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改革,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合理高效的配置人才,發揮人口大國優勢,轉變成為人力資源強國。
(二)教育嚴重滯后于科技經濟的發展
當前我國的科技領域迅速發展,像信息技術、材料技術、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的領域的新技術以及相關工業技術水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方式正在被改變。可是高職院校內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是講授傳統的操作生產技能和知識,未能跟隨科技發展的腳步,教育與勞動力市場脫節嚴重。以至于學生所學和老師所教到就業創業時不能為我所用,既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和資源,又使得投入與回報不成比例等。高職院校其本身的職業性和實踐性更要求創新創業教育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方法和結構體系,以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創業型人才,為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競爭時帶來優勢。
(三)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需要
201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生達到749萬,比2014年畢業生人數727萬同比增加了22萬人,是目前為止畢業生人數的最高峰,刷新了人們對“世上最難就業季”的理解和認識。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出切實能夠創業的實干型人才,不僅能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還能給其他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改善了社會民生中的就業問題。
(四)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的題中之義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人人參與創業,中國大地上已經掀起了一股創業之風。創業的根本在于創新,綜合實力的競爭就是創新能力的競爭,高職院校應根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新的主題做出創業人才的培養方案的調整,推陳布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標準,以市場為導向,豐富的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項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傳播下去。
(五)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的必要手段
實施高校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托各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研究基地,利用高校、企業、政府三方教育資源,系統性的實施全方位的實行合作教育模式。產學研合作是高職院校培養創新大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改革目前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增加實踐鍛煉環節,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平臺,實現產學研的一體化發展,創造學校和企業雙贏的良好局面。
二、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的啟示
(一)構建完整的課程體系
美國的創業教育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經過50年的發展完善,美國的創業教育已成為全世界范圍內的典范,結構完整的創業課程體系是美國創業教育的一大特色,在整個創新創業教育系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美國柏森商學院的創業過程課程模式,把創業所必需的知識課程納入到創業機會識別、企業成長、成功收獲等完整的創業過程教授給學生。斯坦福大學工學院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分層次設計了不同的創業課程,為博士生設置技術型創業課程,為研究生設置完善型創業課程,為本科生設置一些入門型創業課程,同時展開各種各樣的活動來輔助創業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立MBA創業俱樂部,舉辦年度創業者大會、創業計劃大賽等,營造了良好的校園創業教育氛圍。
(二)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支持
法國對創新創業教育予以高度重視,從政策、稅收、法律法規等方面給與了大力的支持,特別是對農業創新教育,不僅政府提供農業創業教育培訓,而且大部分經費均有國家承擔。為提高國內的創業教育氛圍,建立了創業計劃培訓中心(CEPAC)、成人職業培訓協會(AFPA),成立了“全國農業進步基金”、“全國農業推廣和進步理事會”,鼓勵學生投入到農業知識的學習和創新中去,極大地促進了農業創業教育的蓬勃發展。英國政府相繼實施了“企業創辦計劃”、“小工廠計劃”、“小工程公司”等一系列鼓勵國民創業的政策,增加中小企業貸款,減免各種創業者賦稅,幫助創業者積累資金,以提高自主創業成功率。
(三)建立多元協同培養機制
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應該依托政府、市場、企業等多方面的作用,建立多元協同發展的產學研相互促進合作共贏的一體化模式。尋求政府、市場、企業內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為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服務,發揮各自優勢,更全面的實現自身價值,建構創新創業教育新平臺。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與蘇州高新區管理委員會共建蘇州現代服務產教園,與許多知名的企業展開了深度合作,奮力建設政、企、校合作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依托校外頂崗實習醫院,學校教師和醫院專業醫師共同對學生進行專業領域的指導,并且在醫院建立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訓基地,使學生了解企業管理和運營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與企業文化相融合,一起滲透到學生的教育過程中。
作者簡介:
劉欣雨(1992~),女,漢族,河北唐山人,教育學碩士,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原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