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
第一篇章 交 匯
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
——季羨林
1
戈壁上的馬
在這兒走著
就只能在這兒看見
馬脖子上的鈴鐺
在這兒響
就只能在這兒聽見
這些馬兒
想讓更多的人看見
那清脆的鈴鐺聲
想讓更多的人聽見
那就到敦煌
2
要翻過雪山才能到敦煌
可翻過了雪山
還是戈壁
要走完戈壁才能到敦煌
可走完戈壁
又看見雪山
3
在沙漠,一個黃昏
耗盡了一生的霞光
一個人的汗水
能澆灌多少早晨
4
一匹駱駝馱起冰冷的大坂
卻驚醒了熟睡的雪
幾匹駱駝
圍住篝火
整個荒原
都來取暖
5
走過的路有多少泉水
走過的路有多少河流
走過的路有多少雨水
走過的路
大都被自己的渴望淹死
6
一撥人看見另一撥人了
一匹馬看見另一匹馬了
一匹駱駝想著青草和涼爽的天氣
這個秋天
一天都沒有錯過
7
沙棗樹有黃金鑄造的喇叭
它僅僅高出沙漠一個肩頭
就采擷了沙漠的血
沙漠的血是金黃的
比黃金更加珍貴
它的香氣像一匹駱駝
走得很遠很遠
它的香氣使整個沙漠
如待嫁的處女
8
藍盈盈的苜蓿
把戈壁分開
麥子,把饑餓分開
棉花,把寒冷分開
這一年四季收獲的糧食
一粒粒在心里細數
比天上的星星還多
9
看那炊煙
纏繞在白楊樹間
看那春天的花
堆在風頭
一波又一波
就像田間歸來的姑娘
看那趕著羊群回家的人
臉上的笑容
比夕陽熱烈
10
打開石頭
存放的黑夜中
有一堆難眠的溝壑
在那個夏天
大家圍攏在一起
麻線如絲弦
把一次次急切的心跳
復制出來
就像那個人永遠不死
就像那一群人又一回再生
第二篇章 交 融
國當乾位,地列艮墟,水有懸泉之神,山有鳴沙之異,川無蛇虺,澤無兕虎,華戎所交,一大都會也。
——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五)》敦煌郡條梁劉昭注中所引的《耆舊記》中對敦煌的描繪
1
琵琶反彈
一串妙音滴落
眾神現身于民間
2
那個穿裙子的女孩
那個抱著孩子的母親
那個散步的老人
他們面容燦爛
帶回了溫暖的春天
3
沙子,沙子
打磨出精美的杏花
桃花也是一樣
擷去了陽光的一部分
融入春天和大地
如一幅千年的壁畫
新鮮如初
4
苜蓿喚馬
苜蓿中的馬
如采花的少年
如果有一塊戈壁
它會奔馳
如果有一片草原
它會與另一匹馬
耳鬢廝磨
5
一個故事從印度來
一個故事從波斯來
一個故事從長安來
一個故事和另一個故事見面
風塵仆仆
大道通天
6
石頭里的顏色
土里的顏色
在冬天睡眠
在春天孕育
在夏天成長
在秋天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孩
7
成于器,愛與型
從敦煌出發
每一滴水都悄悄發芽
每一個敦煌都再次重生
醒了的敦煌
走在西行和東去的路上
第三篇章 交 響
石頭無語,文字含情。它無聲卻有形地再現了敦煌當時生動的文化景觀,那就是西北民族在歷史舞臺上的活躍與輝煌。站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就會更自豪地說敦煌藝術天下無雙。
——馮驥才
1
只是高過了一寸沙子
只是高過了
白楊樹的樹梢
2
快要接近云了
才知道哪一塊云里有雨
3
以石為伴
早晨和黃昏川流不息
像腳步,像輪輻
走過就走過了
4
一只鴿子
看守斷崖
一群鴿子
守衛天空
5
最近和最遠的
最長和最短的
生和死
飲食和饑餓
愛和恨
一張草紙
一塊泥巴
一盞油燈的光
打開塵封的酒
到處都是香氣
6
一場雪落在沙漠上
一直沒有融化
一場雨抱住種子
7
一條河流鑿開洪荒
春天來了
夏天來了
秋天來了
冬天來了
洗凈了
一座花園
8
一件衣服的溫暖
一片樹葉的清涼
它們的交換
填充了漫長的時光
9
采擷天籟
存于翠竹
收卷南風
紡紗織布
10
駱駝來了
駱駝走了
走了和來了的是一群駱駝
11
一撥人來了
一撥人走了
來了和走了的是一撥人
來了,像一塊石頭
被幾千年的風
吹出花、果實和人形
敦煌,像這塊石頭
流傳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