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察金
為了貫徹落實好中央關于保護與建設長江經濟帶的指示精神,宜賓市委最近提出了“拜水長江,養心宜賓”的新理念,從人的精神文化層面表達了宜賓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新境界和新追求。這種新境界和新追求,就是以十八屆五中全會“五大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把宜賓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水生態安全核心區。
四大因素促水生態安全區建設
——后工業化城鎮化背景下,長江流域水生態安全形勢不容樂觀。長江流域是世界第三大流域,總面積180多萬平方公里,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8.8%,人口約4億人。長江流域以21%的國土面積承載全國42.7%的人口。據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統計,全國2萬多家化工企業中,位于長江沿岸的就有1萬家以上,占半壁河山。2012年,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總量達到了347.4億噸,相當于每年一條黃河水量的污水被排入長江,嚴重超過長江水體的自凈功能。而且,近年來有調查表明,上海、南京、武漢等21個城市的790公里江段中,長江已形成600多公里的岸邊污染帶,其中包括300余種有毒污染物。這說明化工污水排放量巨大是長江水質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沒包括長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兩江流域的水污染。但上中下游各地已經在建成或規劃的化工園區就多達數十個,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而且,各地區之間互不通氣,互不協調,更談不上科學布局;更有些貧困落后地區為了發展自身經濟,引進或采用污染淘汰項目與技術,使江面污染和水質惡化進一步擴大,安全隱患一觸即發。宜賓的水生態安全形勢十分嚴峻。
——宜賓在長江經濟帶中擁有獨特的生態優勢和地位。宜賓在長江經濟帶中獨特的生態優勢和地位表現為兩方面。一方面是獨特的區位地理條件優勢,把持著三江交匯核心區域,支撐著整個長江流域的水生態安全。從這個意義上講,只有宜賓才有資格說對長江流域具有整體性的影響和作用。地處三江交匯處、萬里長江的起點,在生態地位上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核心區”“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地理位置上是“萬里長江第一城”“萬里長江第一港”。宜賓的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不僅對自身的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大影響,而且深刻持久地影響著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事關長江流域東中西部11個省市約4億多人民的福祉,以及占全國40%區域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從生態比較優勢的角度看,宜賓的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對整個長江上游水資源的蓄積、涵養與保護,具有任何區域都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宜賓氣候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良好、生物多樣、農業產業基礎優良、產業融合度互補性強。宜賓森林覆蓋率為44.8%,擁有禽畜和水產品180多種,動物資源近千種,農作物800多種,樟油年產量占全國的70%,是全面外貿樟油最大生產基地。被譽為“植物之苑”“香料之都”“茶葉世界”“天然竹海”。
——宜賓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擔當。從生態倫理道德的角度講,宜賓獨特的生態地理優勢和地位,必然決定了宜賓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承擔著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與時代擔當??梢哉f,宜賓13283平方公里的區域都是整個長江流域優質水生態、優質空氣的涵養蓄積區、控制區。這個區域在生態安全上造成任何事故,其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前兩年,四川沱江、黑龍江松花江等流域所發生的重大水環境污染事故,都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教訓是十分深刻而慘痛的,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醒。
十分可喜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十二五”期間,宜賓的全域生態建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共新造林81.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4.8%,有林地791.1萬畝、茶葉28.9萬畝,油樟約40萬畝,竹林343萬畝,中藥材6.69萬畝,草山草坡200余畝,是四川重要特色效益農產品基地、中國早茶之鄉、中國苦丁茶之鄉、中國竹蓀之鄉、全國最大的樟油產地。目前,市內“三江九河”水質總體良好,并且成功退出全國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控制區,生態市、綠色城市建設穩步推進,成效顯著。宜賓已經切實擔當起了長江經濟帶建設的生態義務與責任。
——黨中央對長江經濟帶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高度重視,問責嚴厲。早在上世紀90年代,宜賓就被國家列入“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保護建設范圍之內,先后在區域內實施了世行貸款工程造林、部省工程造林和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生態工程。2014年度,在國家實施的長江經濟帶戰略發展中,宜賓轄區內的金沙江、岷江、三江口就被明確納入了長江全流域生態環境監管和治理范圍之內。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重慶時更加明確要求“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并劃定“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生態紅線。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長江經濟帶規劃綱要》。
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依法依規治理生態環境的問責與處罰越來越嚴。從2015年1月1日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的《環保法》實施。隨后,全國人大又通過了《循環經濟促進法》《資源綜合利用法》《節能法》《清潔生產法》等一系列法規。在此背景下宜賓的壓力和擔子不輕,因而把宜賓建成長江經濟帶水生態安全核心區,正當其時,機遇難得。
樹立生態信仰促綠色創新發展
——牢固樹立“拜水長江,養心宜賓”的生態信仰,大力弘揚宜賓傳統親水文化。宜賓的山山水水孕育了宜賓546萬兒女,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江河文化、親水文化。自古以來,生活在江河邊的宜賓人就養成了敬水、親水、愛水、護水的文化習俗。為此,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作出了關于加快建設綠色宜賓的決定,最近又提出“拜水長江,養心宜賓”的主題倡議,這就能夠更好地讓人們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親近自然和愛護自然,更好地保護三江六岸的生態環境,從而自覺地培養起保護長江水生態安全的精神信仰和行為習慣。與此同時,應該在全市大中小學校學生中,積極開展親水護水文化教育,培養生態文明的信仰和修養,從青少年開始讓綠色宜賓扎根于心田。而且,還應該在黨政企事業單位中率先推行綠色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將“拜水長江,養心宜賓”化為具體的行動,并使之蔚然成風。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大力推行產業轉型創新發展。宜賓最大的優勢就是生態優勢。要用好生態優勢這張含金量很高的牌,把生態優勢轉化為“十三五”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發展優勢。一方面,要大力培育綠色生態產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并且堅決禁止污染項目與落后產能落地。當前應該把宜賓的特色生態農業、竹產業、茶產業、中藥材產業、油樟產業、花卉產業、鄉村旅游業及其相關的產業鏈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做大做強做優;同時加快淘汰或轉移過剩產能,推動白酒煤炭產業盡快“走出去”和轉型升級。另一方面,緊緊抓住四川已將在岷江、沱江和嘉陵江三江流域實施生態補償制度、對考核斷面涉及的19個市州水質超標的扣繳資金、水質優于指定標準的給予資金補償的有利時機,積極推動長江流域的生態補償政策和標準盡快出臺實施。同時,宜賓也要考慮在生態補償制度實施后,10個區縣區域內的統籌、平衡與協調問題,并制定出相應的實施細則與考核辦法。
——積極倡導長江流域生態共同體建設,大力推進整個流域一體化綠色化發展。長江經濟帶貫穿東中西部,覆蓋11個省市,人口和生產總值占比均超過全國的40%。由于行政體制分割的原因,長期以來,流域內的經濟社會發展活動,都是各自為政、互不通氣。宜賓的生態優勢必須放到整個長江經濟帶建設中去思考才能突顯出來,也才能讓上游干流支流金沙江、岷江流域地區,切實強化生態環境的保護責任,并使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給予宜賓生態補償與項目支持。一方面,宜賓要根據水利部今年“兩會”提出的要求,積極主張推行“河長制”,使流域內各市州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倘若流域內發生水生態安全責任事故,便于厘清責任主體。另一方面,大力倡導長江流域生態共同體建設,讓流域水生態安全由大家共同承擔,以此加快推進長江流域一體化綠色化發展。
——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考核問責力度,大力提升各級干部綠色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從現階段情況來看,宜賓基層干部還不習慣甚至不會推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發展,尤其是不習慣綠色發展,因為已經養成了只重結果、不講過程的粗放式發展惰性。因此,宜賓要建成長江經濟帶水生態安全核心區,就必須一方面嚴格按照中央“生態紅線”追責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盡快建立市縣鄉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實施差別化分類考核,以干部政績考核促進發展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轉變;另一方面,還要通過黨校、行政院校+高等院校+社會化選學的專題培訓,以此促進干部思想觀念的轉變,提升他們綠色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把加快綠色宜賓建設貫穿融會在發展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