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平
(山西省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
渠道防滲工程中泥結河卵石路面施工技術綜述
胡秀平
(山西省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桑干河灌區是山西省大型自流灌區之一,目前該灌區主要存在工程老化失修,輸水能力低下,渠道滲漏損失嚴重,田面工程不配套,灌排設施不配套等問題,水資源浪費十分嚴重,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勢在必行。文章對節水改造防滲工程中的泥結河卵石路面施工技術作了簡要探討,內容包括測量放線、基層面層施工、泥結石路面磨耗層和保護層施工以及特殊季節的施工措施等。
關鍵詞:渠道防滲;泥結河卵石路面;施工程序;測量放線;材料選擇
0工程概況
桑干河灌區位于山西省大同盆地的西南部,地處朔州市山陰和應縣境內,控制總土地面積4.11 萬 hm2,設計灌溉面積2.4 萬 hm2,是全省大型自流灌區之一。目前該灌區主要存在工程老化失修,輸水能力低下,渠道滲漏損失嚴重,田面工程不配套,灌排設施不配套等問題,水資源浪費十分嚴重,灌溉水利系數平均為0.4。為貫徹國家永定河上游進行大規模重點集中、連片規模治理的精神,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有效節約水資源,興建該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十分必要。本次改造工程分為渠道建筑物更新配套工程以及渠道防滲工程。渠道防滲工程為:三干0+000-10+534段渠道防滲工程,長10.534km。其施工線路較長,施工點比較分散。具體工程措施包括:渠道土方開挖、土工布鋪設、擋土墻施工、河卵石防沖層施工、渠道一側泥結河卵石路面施工等。本工程渠道一側修筑泥結河卵石路面,路面厚度為20cm,共42136m2。泥結石路面施工主要包括測量放線、基層、面層施工、磨耗層、保護層施工等。
1測量放線
檢查路基平面尺寸、標高、橫向坡度是否符合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引測路面中心線,水準點。用經緯儀以路面中線為準,按設計圖紙,在基底上逐條放出每道縱縫位置線,并彈出墨線,然后再測放出橫向縫線。
2泥結碎石路面基層、面層施工
泥結河卵石厚度20cm,采用拌和法。
2.1材料
1)碎石:采用新鮮無風化、級配良好的碎石,石料等級不低于4級,扁平細長顆粒不超過20%,近似正方形有棱為好,不能含有其他雜物。
2)黏土:黏土塑性指數以12~15為宜,黏土內不得有腐殖質和其他雜物,黏土用量一般不超過碎石干重的15%。
3)材料規格用量每1000m2參考表見表1、表2。
2.2測量
先對路基進行全斷面復測,將實測斷面圖與設計標準圖進行比較后報監理工程師,根據監理工程師的批復實施測量放線。并將實測后計算出的清除或填筑的工程量報監理工程師審核。

表1 泥結碎石基層材料規格用量參考表

表2 泥結碎石面層材料規格用量參考表
2.3試驗
在路基土方平整開工前,在取土區選取有代表性的土樣,按照部頒標準試驗方法進行天然密實度、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數等指標試驗,并實測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將上述結果報監理工程師審批,以確保選用的填筑土料符合規范及招標文件要求。
路基平整按每100~200m長取樣2~3個,按規定項目檢驗。壓實泥結碎石路面按《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TJ059—95)要求的方法造孔取樣,測定其壓實度并將試驗結果報監理工程師。
2.4路基平整
放樣測量必須以監理單位提供的平面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進行。定線放樣必須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儀器。路基平整,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斷面及高程要求?;A開挖平整時,采用推土機配合人工進行。
3施工程序及方法
施工程序為:攤鋪碎石→鋪土→拌合→整型→碾壓。具體施工方法如下:
3.1攤鋪河卵石
在路基做好后,按虛鋪厚度(約為壓實厚度的1.2倍)攤鋪河卵石,并在河卵石層上灑水,使河卵石全部濕潤。攤鋪使用平地機,需根據虛鋪厚度每30~50m左右做成一個標準斷面,寬1~2m,灑上石灰粉,汽車即可按每車鋪料的面積進行卸料。然后用平地機將料先鋪開(一般堆料高度≤50cm),最后用平地機刮平,按河卵石虛厚和路拱橫坡確定刀片角度。不平處可用人工整修找平。
3.2鋪土
將規定用量的土,均勻地攤鋪在河卵石頂部。
3.3拌和
用拖拉機牽引多鏵犁拌和。隨拌和隨灑水。一般翻拌3~4遍,以黏土成漿與卵石黏結在一起為度。
3.4整型
用平地機將路面平整,符合路拱。
3.5碾壓
采用滾漿法,即在整型后用8t壓路機灑水碾壓,使泥漿上冐,表層石縫中有一層泥漿即可停止碾壓。過幾小時(干熱季節)或1~2 d后,再用8 t壓路機進行收漿碾壓,碾壓一遍后,即加灑嵌縫料最后再壓兩遍,至表面密實穩定無明顯輪跡為止。
4泥結石路面磨耗層和保護層施工
4.1磨耗層
4.1.1材料
1)粒料:對軟質粒料的最大粒徑,一般為壓實厚的0.8~0.9倍,對硬質粒料,則為壓實厚度的0.55~0.75倍。
2)黏土:應采用塑性指數較高、土顆粒≤10mm的黏土為宜。磨耗層最佳級配組成見表3。

表3 磨耗層最佳級配組成參考表
4.1.2施工程序及方法
1)施工程序:拌和→攤鋪→碾壓→整肩→初期養護
2)施工方法
①拌和:本工程采用多鏵犁拌和,在路肩備好材料,倒運至路面中間連成條形。堆放高度以不超過20cm為宜。上料順序為:先鋪粗料,再鋪黏土、最后鋪砂,各種材料鋪好后用手扶拖拉機帶旋耕犁干拌兩遍,灑水后濕拌2~3遍,使混合料達到均勻為止。用水量應較最佳含水量高1~2%。
②攤鋪:采用多鏵犁拌和,鐵刮板將混合料直接推平。施工過程中,注意混合料的均勻性、路面拱度和平整度。虛鋪厚度為壓實厚的1.3~1.4倍。
③碾壓:混合料鋪筑完成后,在最佳含水量的情況下及時碾壓,采用8t壓路機碾壓2~3遍。
④整肩:在攤鋪磨耗層的同時,做好路肩培墊和整理,使路肩與磨耗層同時碾壓平整。
⑤初期養護:開放交通后的兩周內,控制行車碾壓,促使磨耗層得到全面碾壓密實。第一周內每天早晚各灑水一次,第二周每2~3天灑水一次,使磨耗層保持濕潤。
4.2保護層
保護層是在磨耗層上,用礦料鋪裝的薄層,用以減輕行車和自然因素對磨耗層的直接影響,延長磨耗層的使用期限。本次采用穩定保護層。
穩定保護層是以礦料加黏土,按照層鋪法施工,在磨耗層上鋪筑成的穩定薄層,保護層為1cm。
4.2.1材料
穩定保護層的粒料有一定的級配,黏土通過10mm篩孔、粒料和黏土的體積比,在本地區采用黏性較強、塑性指數較高的黏土,作為穩定保護層的材料,粒料的級配組成,見表4。

表4 砂礫級配組成表
4.2.2施工方法
本次采用拌和法施工,現在原路面上灑水濕潤,將粒料與黏土拌和均勻,在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時,均勻鋪灑在路面上,用刮板刮平,8t壓路機碾壓2~3遍,開放交通,經常灑水,保持路面濕潤。
5特殊季節施工措施
本工程施工工期歷時較長,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為保證工程施工進度,應采取有效的雨季及冬季施工措施,以確保工程施工質量。針對本工程的施工特點,特殊季節施工措施主要考慮土石方開挖、回填及砌石工程施工措施。對于冬季施工措施而言,土方填筑冬季施工措施要注意負溫下土方填筑準備工作以及負溫下土料露天填筑,特別注重漿砌石冬季施工措施。對于夏季雨季的施工,填筑措施以及漿砌石施工措施都要引起重視,可參照混凝土高溫季節施工有關要求,嚴格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相關規定執行。
參考文獻:
[1]黃艷梅.碎石路面與基層施工工藝分析[J]民營科技,2012,02:206.
[2]郭海,郭明亮.生態模袋在護坡中的應用[J]東北水利水電,2012,10:21-22.
[3]楊源生.油砂保護層在我區的應用[J]湖南交通科技,1997,01,:31-32+40.
文章編號:1007-7596(2016)04-0207-03
[收稿日期]2016-03-16
[作者簡介]胡秀平(1986-),女,山西應縣人,助理工程師。
中圖分類號:TV93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