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屆南京市青少年優秀作品巡展評選中,有一部分小作者的作品雖然書寫水平甚高,卻因用字不夠規范,繁簡混雜或誤用,文字內容書寫顛倒或錯漏等問題而遺憾落選。南京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少兒工作委員會針對此情況,特從復評審字階段因上述問題而遺憾落選的作品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隱去作者姓名),約請少委會成員分別評點,并示范創作。示范作品力求規范,貼近原帖,以期幫助孩子在今后練習中糾正和提高。
該同學作品書寫的內容為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王十朋的買菊詩。創作書體取法秦篆又參入清人篆意,整體章法合理,行氣貫通;用筆中側并用,藏露互現;結體參差錯落,疏密豐富;用紙生宣,使用得當;用墨潤中帶澀,效果頗佳。
美中不足有三:一是對原文查閱不夠,使得創作中將“去”字寫成了“盡”,將“那”字寫成了“哪”;二是對篆書獨特的結構形式未能較好掌握,以致按照今文字(特別是楷書)的結構去推想篆書的寫法進行機械拼湊,如“肯”“媚”等字;三是對偏旁部首及結構的書寫存在不規范的地方,如“傲、重、寒、身”等字。望該同學今后在作品的創作中多注意篆楷有別,勤查工具書,以避免書寫不規范和錯別字;在行書落款的書寫中多取法《圣教序》;在平時的練習中進一步加強線條訓練,如此改進定能更上一層樓。
這位小作者在用筆過程中,對起筆、行筆、收筆的動作交代清楚,點畫干凈,提按恰當,頗具功力。但以下幾點需要注意:一是字體不明,看不出師承何處,沒有抓住所學書體的典型特征;二是書寫不規范,如“逾”字寫錯了。“青”后漏了“花”字,雖在正文后說明,但為楷書創作所不宜;三是有些字的字形結構比例不當,重心不穩,存在“頭重腳輕”現象,如“碧、看、青、春”等字。望該同學以后加強結構練習,定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點評老師:
金濤,南京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少兒工作委員會主任,江蘇省直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
陳翔,南京市文化館美術部主任,副研究館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徐悲鴻研究會會員,江蘇省藝術攝影學會理事,南京市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南京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六朝山水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