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
督察反饋意見列舉了河北的四大問題:環境保護工作壓力傳導不到位,違法違規上馬項目問題突出,部分重點工作推進不嚴不實,部分區域環境質量急劇惡化。
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公布后,河北又一次處在輿論風暴中心。
5月7日,在河北第一個億元鎮——霸州市勝芳鎮,幾艘裝滿方形水箱的工作船正在中亭河上往返作業,急速地向河里傾注液體?!睹裆芸酚浾攥F場探訪發現,這條因污染而屢被曝光的“紅河”遠望已是一頃“碧波”,當地人稱“半個多月前就開始治理了”。
就在4天前的5月3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河北反饋督察情況,直指“河北省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與中央要求和群眾期盼仍有較大差距”,“2013年至2015年7月間,原省委主要領導對環境保護工作不是真重視,沒有真抓”。
反饋意見措辭堪稱嚴厲,這也引發了河北的快速行動。兩天后,5月5日,河北很快表態,表示立行立改,邊查邊改,嚴肅查處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環境問題。5月6日,河北召開全省環境保護大會,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試點反饋意見整改和全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工作作出安排,并罕見地邀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出席會議。
隨著中央督察組一紙意見的發布,河北多年的環保沉疴已無處掩藏,而作為督察首站,河北的“5月環保風暴”或對其他省市具有鏡鑒意義。
環保問題是否真抓?
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對河北省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河北成為全國首個中央環保督察試點省份。
根據安排,環保督察主要督察省級黨委和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情況,解決和處理突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情況,以及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嚴格責任追究等方面的情況。
在河北期間,督察組向社會公開了舉報電話,并督辦查實舉報信息,約談省市主要負責人,還多次下沉到重點企業現場調研。
督察反饋意見列舉了河北的四大問題:環境保護工作壓力傳導不到位,違法違規上馬項目問題突出,部分重點工作推進不嚴不實,部分區域環境質量急劇惡化。
針對上述四大問題,反饋意見措辭十分嚴厲,特別是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方面,意見直指:2013年至2015年7月間,原省委主要領導對環境保護工作不是真重視,沒有真抓;省發展改革委等有關責任部門在壓鋼減煤、散煤治理、油品質控等方面監督檢查流于形式;一些地方重發展、輕保護現象較為普遍,一些基層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保懶政、惰政情況較為突出。
“反饋意見客觀反映了河北存在的主要問題。最近幾年,河北給外界釋放的信號是關閉了很多企業,力度很大,但真正的效果卻與其行動并不吻合。這次中央督察組能夠嚴厲地指出問題,值得充分肯定?!惫娕c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民生周刊》記者。
馬軍常年關注華北地區的環境污染問題。在他看來,河北的環境形勢已十分嚴峻,大氣、水、土壤等關鍵環境要素方面的問題都非常嚴重。其中,大氣最為明顯,全國空氣質量最差的10個城市中河北占6到7個;水污染和缺水問題并存,區域內的海河和渤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嚴重超采,一些地區超采埋深甚至達百米;土壤污染風險源密集,由于缺水,受到污染的水用于灌溉又造成土壤污染。
多點齊發的環境質量惡化源于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集聚發展。“鋼鐵、焦化、火電、水泥、玻璃、建材等高污染產業在河北的存量都非常大。近幾年,河北氮氧化物、煙塵等排放指標超越其他省份位列全國第一,非常驚人,這也說明其高污染、高耗能產業規模一直在增長。”馬軍說。
督察反饋意見亦明確指出,河北違規上馬項目問題突出,減煤壓鋼、散煤污染治理等重點工作推進緩慢。
反饋意見提到,河北鋼鐵集團唐鋼分公司、邯鄲新興鑄管公司、武安裕華鋼鐵公司等違規新建或續建鋼鐵產能,違反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規定。唐山市在產能替代方案未落實的情況下,騰達科技、乾億實業、鎳金實業、鼎祥錳業等企業新上4個鐵合金項目,違規新增鐵合金產能50萬噸。
一邊大談“去產能”,一邊還在上新的項目,對于環保問題是不是真重視、真抓,不少業內人士提出質疑。有環保人士表示,河北實際的做法是將小于若干規模的企業淘汰,等于是把小舢板捆綁成大船,兼并重組組建大集團,這只會導致越淘汰越多。
小作坊遍地開花
與大型甚至巨型的鋼鐵、火電企業相補充,河北多地存在著大批建材、鍍鋅、石材加工、鑄造等小作坊式的企業,這是造成河北環境問題的另一大因素。
督察反饋意見提到,群眾對散落在城鄉結合部、縣城周邊以及廣大鄉鎮的大量小企業“散小亂污”問題反映強烈。
霸州市勝芳鎮,曾因承接天津大邱莊的部分轉移產業快速發展起來,一度多個榮耀加身:河北省第一個億元鎮、中國鄉鎮之星、全國小康示范鎮……
如今,這座小鎮被譽為中國金屬玻璃家具產業基地和全國薄壁鋼管生產基地,域內集合了鋼鐵、金屬玻璃家具、玻璃、板材等九大產業,其中,僅家具企業就多達1300多家,鋼鐵相關企業130多家,工業化程度非常高。
《民生周刊》記者在當地看到,中亭河北岸便是一片工廠區,坐落著至少幾十家工業企業,煙囪林立,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煙塵味道。在一家鍍鋅企業外,銹紅色的污水洶涌地排入一個露天水池。
民間環保人士趙亮說,鍍鋅廠排出的污水顏色與中亭河此前被染紅的顏色一致,“紅河”的污染源頭很可能來自鍍鋅生產過程。
中亭河上,轟鳴的工作船正在緊張地給河水“還清”,但在工作船無法到達的岸邊,仍能看到很多銹紅色的漂浮物,河中蘆葦根部都整齊地呈現出紅色。
機器轟鳴之下,是彌漫的工業煙塵和綿延的“紅河”,當年“勝水荷香,萬古流芳”的美景已難找到。勝芳鎮的案例,不過是河北眾多“散小亂污”產業的一個縮影。
正如督察反饋意見提到的:石家莊藁城、晉州等地的化工、鍍鋅,保定易縣、清苑等地的石材加工、有色冶煉,唐山遵化、玉田等地的瑪鋼、礦石采選,衡水安平、深州等地絲網、暖氣片,廊坊三河、霸州等地的建材、金屬制品,滄州河間、泊頭等地保溫材料、鑄造等企業的污染問題,群眾來電來信反映集中。
“這種連片式、粗放發展的小企業在河北很多,遍地開花,污染嚴重,每家規模雖然不大,但集中連片后產生的影響就非常大。在我們的調研中,河北平原地區已經很難看到未被污染的凈土。”馬軍分析,相比較其他省份,河北的環境資源稟賦并不高,其自然稟賦根本無法支撐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昂颖弊畲蟮膯栴}是發展了大量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嚴重背離了其自然環境條件。”
有環保人士建議,這些小型作坊類的企業帶來的影響是長期的,其造成的污染很難在短期內有效治理。政府應引導這些小企業升級改造,找準市場定位,逐步走向中端、高端。
回歸法治基礎
身處京畿重地,河北的環境問題一直備受關注,特別是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實施后,環境問題始終都是三地協商的重大議題。
“河北的問題要想解決,周邊地區也有責任。特別是北京和天津,它們很多資源供給來自河北,一些淘汰的落后產能也都在過去多年轉移到了河北。因此,周邊省市應該負起責任,支持河北解決環保問題?!瘪R軍談道。
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京津冀及周邊七省市就已經建立了針對大氣污染的聯防聯控協作機制,京津冀三地在空氣污染、水污染防治等領域都建立了跨界治理機制。去年5月,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廊坊、保定和滄州6個城市還建立了“2+4”結對合作機制,京津兩市在資金、技術方面支持河北四市。
在馬軍等環保人士看來,河北要想真正改善自身的環境質量,獲得周邊省市的支持,前提是做到充分的環境信息公開,進行有效的信息共享。
目前,河北率先在全國實現了縣級空氣自動監測站全覆蓋,但對于《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要求的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目前在河北多地還沒有建立。而且,在監測數據的公開程度、質量、真偽等方面,河北做得還遠遠不夠。
“只有信息公開,各地區才能真正建立起信任,北京、天津等地才愿意拿出錢支持河北淘汰落后產能。真正該做的不是壓垮河北的產業,而是將資源向那些愿意做好環保的企業集中。”馬軍說,而且,在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下崗再就業等社會問題,這也需要中央有關部門和周邊省市給予河北一些幫助,比如進行人員培訓等。
中央督察反饋意見的發布,成為河北環保風暴襲來的又一次序曲。目前,針對鋼鐵行業嚴格執法的“百日行動”已經展開,河北亦表態,將對環保大檢查清查出的13784個違規項目,堅決查處到位,按照分類處理的原則于2016年底前“清零”。
督查首站結束后,有消息稱督查的下一站放在廣西。今年,環保部將完成10多個省份的督察工作,2017年實現環保督察全覆蓋。
馬軍表示:“督察是一種有效的行政手段,但要真正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還是要回歸法治基礎。在法治的基礎上,企業知道怎樣行為,政府知道怎樣監管,公眾知道怎樣監督,才是更高效、更公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