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璐
化解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與結構升級問題研究
徐璐
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環境,以我國鋼鐵行業目前表現出的產能過剩現狀作為切入點,以此來引申出關于當前我國化解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相關工作進展。本文站在動態性的角度,來進一步探討在化解鋼鐵產業產能過剩以及結構升級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從而致力于尋找出更加適合我國鋼鐵產業解決產能過剩的具體對策,以及能夠不斷推動我國鋼鐵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具體路徑,從而促進我國鋼鐵產業實現高效化和集約化發展。
關鍵詞: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結構升級
一、我國鋼鐵行業當前發展現狀
鋼鐵行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性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的整體結構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比重。鋼鐵行業的發展成熟度和先進程度直接關系著我國地方經濟乃至國民經濟發展速率和經濟質量。我國鋼鐵行業在2015年的產量同2014年相比,同比增長了8.54%,這是繼1996年之后,我國連續十八年成為了世界鋼產量第一的國家,總體鋼鐵產量占據了去年全球鋼鐵產量的50%左右。
(一)鋼鐵行業總體產能持續增長和擴張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表現出來的發展態勢是持續擴張和產量逐漸增多的態勢。自1996年我國總體鋼鐵產量超過一億噸成為世界鋼鐵產量第一國之后,發展至今,我國始終是世界鋼鐵總產量第一的國家,而2015年的鋼鐵總產量已經比1996年的鋼鐵總產量翻了六倍之多[1]。
(二)鋼鐵市場總體需求有限且需求環境不佳
當前全球中的很多發達國家都進入了后發展時期,即整體經濟發展速度持續變緩,且產業結構也更加傾向于高新科技行業轉變。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總體市場對鋼鐵的需求是持續遞減的,這樣存在一定限制的鋼鐵需求同持續遞增的鋼鐵產能對比起來是非常不均衡的。
(三) 鋼鐵行業生產企業凈效益不高
據中國鋼鐵行業協會的官網數據中顯示,我國鋼鐵行業在2015年的鋼鐵總產量盡管比2014年多,但是總凈收益較2014年相比卻降低了2.11個百分點。這樣的發展態勢表現出我國鋼鐵生產企業的總體凈效益水平持續走低,不利于實現鋼鐵行業的持續化發展[2]。
(四)化解鋼鐵產能過剩的環境任務繁重
我國在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發展標準下,對地方鋼鐵產業的發展限制更多,這在很多大程度上起到了限制地方鋼鐵產能擴大的作用。然而在多項環境標準的影響下,鋼鐵企業在既定標準下生產出的鋼鐵產能考慮的環境因素更多,企業面臨的環境任務較為繁重。
二、我國鋼鐵行業在化解產能過剩和結構升級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總體經濟發展趨勢為快速增長型向穩定發展型過渡,表現出來的狀態便是經濟發展比率逐漸下降,經濟總體的發展腳步趨向變緩。那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鋼鐵行業作為重要的產業經濟支柱,鋼鐵產業發展的各種問題也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顯露出來[3]。
(一)壓減鋼鐵總體產量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消極影響大
從地方經濟水平來看,如果過度壓減地方區域的鋼鐵行業總體產能,會給地方鋼鐵企業的經濟效益帶來巨大消極影響,使鋼鐵市場會直接發生不同程度的投資損失。由于鋼鐵行業的總產量多少會直接影響到其他行業的生產規模和生產效益,因此會出現一旦鋼鐵產能有所縮減的話,會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反應,使鋼鐵行業的下游產業比如焦爐煤氣、煤焦油以及精細化工等類型的企業都會產生負面作用,比如出現對下游產業的總體鋼鐵供應量無法滿足生產需求,從而造成企業的工業產值和總體經濟效益都受到影響。
(二)鋼鐵企業面臨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結構轉型的雙重壓力
由于我國鋼鐵產業對環境的污染程度較大,且還存在資源浪費嚴重、生產過程環節復雜導致對環境的威脅程度過高的弊端。伴隨國際大力倡導各個國家實行“低碳化”的發展模式,我國對于鋼鐵行業的發展也出了很多生態角度的要求,比如節能減排、綠色除塵等。在這些硬性要求標準下,我國鋼鐵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較重,在自身產業結構單一和滯后的發展任務下,外界環境治理的壓力讓鋼鐵行業的發展如履薄冰。因此目前我國很多鋼鐵生產企業都處于生存較為艱難的狀態。
(三)過度壓縮鋼鐵產能對金融資產安全產生負面影響
伴隨我國新的金融資產政策出臺,對鋼鐵行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在綠色金融發展標準下,金融市場更加傾向于第三產業,因為第三產業不論是自身的發展模式、技術支持還是對生態環境的損害都處于標準和良好的狀態。在這樣的發展形式下,第三產業的發展會促進金融市場實現綠色和健康發展,以此來帶動整體市場經濟在高科技技術的帶動下實現高效化發展。
然而針對鋼鐵行業而言,本身由于處于重工業的發展領域,不論是對生態環境的威脅還是對在整體技術含量上面都較為薄弱,無法在現代化的金融市場中占據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樣在原本就產量限制的狀態下再度壓減鋼鐵產能總量,會造成鋼鐵企業在金融市場中的資產總值持續下降,非常不利于保持鋼鐵企業自身的資產安全[4]。
(四)鋼鐵產業的集約化程度較低且企業重組進程過慢
當前我國鋼鐵行業表現出來的產業集中程度較低,規模化和集群化的鋼鐵產業鏈條還不是非常完善。并且目前我國鋼鐵行業中還有很多處于“負經營”狀態的鋼鐵企業,使本身集約化程度較低的鋼鐵市場的發展步伐更為緩慢,從而也導致鋼鐵企業之間的重組進程滯后,無法跟上鋼鐵市場的發展速度。
與此同時,還有很多鋼鐵企業打著重組的旗號而不進行實質性的重組和聯合,仍然處于獨立經營、獨立核算和獨立發展的狀態之中,這樣的發展形態很難保障我國鋼鐵實現充分的資源整合,也無法真正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從而導致市場資源過度浪費,拉低了整體鋼鐵行業的成長速度。
三、化解鋼鐵行業產能過剩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途徑
我國作為世界上的鋼鐵大國,鋼鐵行業的發展成熟度和先進程度會直接關系到我國地方經濟乃至國民經濟發展速率和經濟發展水平,基于此,科學化解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以此來推動鋼鐵產業實現優質化結構升級是目前我國鋼鐵行業的重要發展戰略。
(一)國家應出臺關于支持和鼓勵化解鋼鐵行業產能的政策
為了實現正確引導我國鋼鐵企業走上科學規劃鋼鐵產能和產能分配的道路,政府要發揮領導性的宏觀調控作用,出臺相應的鋼鐵產能有效分配的相關政策和規定,以此來加快化解鋼鐵行業總體產能過剩的腳步。與此同時,政府也可以通過適當范圍內的增加財政補貼或者稅收減免的政策,對鋼鐵產能分配效益好且產能調節效果明顯的鋼鐵企業給予合適金額的財政補貼或者獎勵補償,以此來提升鋼鐵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現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比如我國對于京津唐地區的鋼鐵產業便出臺了相關的產能調整優惠政策,以此來推動京津唐地區鋼鐵產能的調整力度,加快京津塘地區鋼鐵行業和鋼鐵市場規范性發展的腳步。
(二)加大對鋼鐵企業之間的重組力度來提升產業的集中度
鋼鐵行業作為一種集中性和輻散性并存的行業,其不僅需要鋼鐵產業保證自身的規模化發展,同時也要保障鋼鐵產業對其他行業生產的輻散性,以此來保證整體產業鏈條的可持續化發展。因此,為了提升當前我國鋼鐵行業總體的集約性,需要利用合理的鋼鐵企業重組的方式,來促進各個鋼鐵之間的合作性和優質性,淘汰低下、資源消耗過大且產能不均衡的鋼鐵企業,在優勝劣汰的背景中加快鋼鐵企業重組進度,為本身實力雄厚的鋼鐵企業添磚加瓦,為發展潛力巨大的鋼鐵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從而保障鋼鐵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
與此同時,在企業重組的推動下,大大推動了鋼鐵行業整體的合作程度,加快了鋼鐵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發展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以此來實現我國鋼鐵行業的集約化和高效化發展。
(三)構建專業人才培養機制來提升鋼鐵行業技術創新水平
為了保障我國鋼鐵行業的綜合競爭力和自身的創新力,專業人才作為推動鋼鐵行業不斷進步的載體,對實現鋼鐵行業產能分配均衡、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戰略意義。
因此,我國鋼鐵行業要大力完善當前的專業人才培養機制,重點培養符合我國鋼鐵行業發展實情、符合我國鋼鐵市場發展規律的專業鋼鐵行業人才,提升對人才培育機制建設的力度,以此來為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提供綜合性更強、綜合水平更高、專業知識更為全面的人才。
人才作為創新活動的培育者和研發者,只有提升人才隊伍的整體創新水平,才會不斷研發和創造出更具創新力的鋼鐵產業結構發展規劃。因此,在日后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過程中,應該緊緊抓住人才培育這條線索,以鋼鐵行業產能均衡分配和有效調節為目的,以優化鋼鐵產業結構為導向,從而來構建屬于我國鋼鐵市場需要的專業性、高層次和尖端性人才[5]。
(四)建立鋼鐵產業轉型平臺并大力支持鋼鐵產業結構升級
為了促進我國鋼鐵行業實現快速轉型的目標,可以通過構建更具有導向性作用的鋼鐵產業轉型平臺,來達到有效引導鋼鐵企業實現自我結構轉型,化解產能過剩的現狀。比如可以通過設立地方性的鋼鐵產業信托基金管理平臺,在該基金管理辦事處中,資金集合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區域性更強的鋼鐵產業規模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有效基金發放匯聚更為雄厚的發展資金,促進我國鋼鐵產業積極轉型,有粗狂型的發展模式向集約型的發展模式轉變。這樣在鋼鐵企業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后,基金投資者也會獲得相應的投資收益,實現鋼鐵市場的良性循環。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立足于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環境,以我國鋼鐵行業目前表現出的產能過剩現狀作為切入點,以此來引申出關于當前我國化解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相關工作進展,為后續鋼鐵行業實現優質化發展提供更為可靠的發展依據。鋼鐵行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性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的整體結構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比重。本文以上針對我國鋼鐵行業化解產能過剩以及促進鋼鐵產業結構科學升級方面提出了具體的發展路徑,以此來實現我國鋼鐵行業的優質化發展,使鋼鐵行業的科學進步帶動國名經濟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作者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
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項目 Z20001.14.001(3)-D
參考文獻:
[1]徐志偉,溫孝卿.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存量資產優化障礙及問題的解決路徑——一個基于產權視角的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3,02:79-83.
[2]陳剩勇.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為什么失靈——以1996年以來中國鋼鐵產業的宏觀調控為例[J].學術界,2013,04:5-24+283.
[3]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的措施促進企業脫困和產業升級[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6,03:4.
[4]蒙玉玲,董曉宏.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與職工安置協同推進路徑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河北學刊,2015,03:215-218.
[5]李克強1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更大釋放內需潛力確定進一步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的措施促進企業脫困和產業升級[J].中國應急管理,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