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嵬
基于電子商務與宏觀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崔嵬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消費觀念的逐步改變,電子商務作為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要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影響著社會經濟,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于宏觀經濟以及經濟結構調整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對宏觀經濟增長,文章從這個主題出發,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電子商務和宏觀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電子商務;宏觀經濟;結構調整
一、前言
電子商務作為當今社會相對新型的商業模式,由于是能夠直接的針對消費者開展B2B商務模式,所以整體上發展空間非常大。我國近些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每年都保證20%以上的交易增長規模,盡管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巨大影響下,2009年、2010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增長率還是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所以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于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非常深遠:
二、微觀效應提升促進經濟增長
首先由于電子商務是通過網絡交替平臺實現的,所以無形中給企業發展節省了大量的交易成本,一方面,電子商務模式實現買賣雙方直接交易,為企業節省了交易中間環節,較少了產品市場多余的流通環節,為企業節省大量的交易事前費用;另一方面電子商務模式能夠讓交易雙方更快的實現交易,方便交易主體發現交易中的違約行為,減少交易糾紛,降低交易事后成本。根據國際互聯網中心2015年的調查測算數據顯示,國內電子商務代表平臺淘寶廣告和營銷增值服務使得企業的營銷成本相比實體店下降了56%,而第三方物流企業為電子商務賣家節省了60%的物流成本和35%的物流時間,而通過福布斯雜志提供的數據來看,電子商務為企業節省的總體交易成本都保持在1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電子商務對企業的發展不僅體現在交易形式上,同時能夠降低企業大量的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其次電子商務能夠大幅度的提高消費者的購物消費效率進而促進消費增長。電子商務的發展給消費者提供了更為便捷的購物平臺,很大程度上使消費者控制交易能力得到提升。一方面,電子商務大大降低了消費者購物的時間以及價格成本,便捷快速的交易流程讓消費者能夠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時間,較少交易時間成本,而消費者通過網絡平臺的商品對比,對產品屬性、價格等方面進行比較,能夠選擇更適宜的價格,降低價格成本。另一方面電子商務之所以能夠被消費者如此青睞,是因為它相對于線下實體店來說,為消費者減少更多的搜索成本。
再者電子商務能夠深入的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電子商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產品多樣化發展,豐富的產品和較少的搜索成本,再加上人性化的用戶體驗分享,能夠滿足消費者更多的潛在需求,例如國內電子商務代表淘寶平臺,商品的數量超過700多萬,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品種多樣的產品也能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讓消費者自我發掘需求,同樣電子商務沒有地域性區分,針對所有的消費者提供同樣的產品和服務,中小城市消費者和大中型城市的消費者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能夠實現同樣的消費體驗,麥肯錫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電子商務零售業帶動民間消費增長3個百分點,同時麥肯錫公司數據預計我國到2020年電子商務對民間消費的增長影響將會提升到6個百分點。
三、電子商務促進結構調整來促進經濟增長
首先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企業發展規模結構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于我國來說,中小企業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良好的企業規模結構是保證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環節。一方面電子商務能夠很好的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發展模式,能夠平等的獲得網絡信息和資源,接觸更多的消費群體,促進企業業務范圍的擴張;另一方面電子商務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減少農村地區實體經濟發展的區域劣勢,更好的接觸消費者市場,例如印度消費者市場,60%左右的電子商務產品銷售都來自于小城鎮地區,可見電子商務的發展能夠幫助農村地區更好的發展特色經濟。電子商務能夠為中小企業的發展解決容易問題,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實現銀行和電商企業的合作,逐步的創新網絡信貸模式,能夠更好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發展成本高等問題,并且還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獲取、市場開拓、拓寬業務等方面的優勢資源,讓中小企業能夠保持企業規模結構,促進企業經濟持續發展。
其次電子商務能夠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一方面電子商務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已經逐步的滲透到了社會生產的各個的環節部門,同時對上下游產業也提供了強大的帶動平臺,再加上物流行業、銀行、倉儲運輸、保險以及設計研發等機構的參與,電子商務平臺整合各種資源,逐步的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群;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更多從業人員參與就業,例如網絡服務商、電商模特以及快遞從業人員等,促進社會就業。根據我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4年的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電子商務平臺參與企業直接的從業人員達到200多萬,而電子商務模式間接帶動就業群體已經超過了1600萬,就業帶動系數保持在7.5以上,同時電子商務的發展也促進了快遞、支付等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快遞業務的發展。
再者電子商務發展能夠促進進出口貿易的增長。電子商務的出現和發展改變了地域消費格局,讓消費擺脫了地域阻礙。企業和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能夠實現跨地域、國際的商品交換,尤其是對中小企業來說,通過電商平臺能夠逐步的參與到世界市場競爭中,我國電子商務平臺研究數據顯示,2006年—2015年我國進出口規模在10年時間內增長6倍,而通過電商平臺的幫助,國內中小企業外貿增長10年內實現了百倍的提升,可見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于進出口國際貿易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電子商務通過宏觀效應促進經濟增長
電子商務有著非常明顯的規模效應,企業經濟活動規模的逐漸增大,經濟收益的提升幅度已經逐步的超過了規模擴張幅度,也就是成本投入獲得了更多的經濟效益,電子商務的發展,能夠實現微觀主體經濟信息的跨地域、跨市場傳遞,強化微觀主體經濟之間的經濟聯系,讓新型產業能夠逐步的擴大經濟規模,逐步的形成外在的規模經濟。
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就是消費不足,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進而導致了需要通過投資和出口來拉動經濟增長,同時這種經濟增長方式也給經濟結構調整帶來很大的困難。電子商務模式的出現,一方面給消費市場提供更便利的消費體驗,另一方面較低產品的最終價格,能夠更好的帶動消費增長,而消費增長也會通過消費乘數效應來帶動我國經濟的增長。
五、電子商務促進宏觀經濟經濟增長定量分析
電子商務模式從本質來說,是一種商品流通形式的創新,通過商品流通形式的多樣化,促進商品交易完成,所以電子商務模式從根本上來說核心功能主要在于促進消費增長。所以對于宏觀經濟增長的定量分析必須建立在消費增長基礎上,人為消費增長對于GDP增長帶動效應更為明顯。
(一)電子商務對消費的直接帶動作用。2015年12月27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給出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我國網絡零售額實現4萬億左右的成果,消費已經成為了帶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同時201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萬億左右,網絡零售額所占的比重是13.3%,可以看出電子商務對消費增長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
(二)電子商務對我國經濟增長帶動效應評估。由于電子商務有著明顯的規模效應,再加上我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保持在40%左右,我國消費乘數大約是1.5,隨著電商零售規模的逐漸擴大,電子商務規模效應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經濟增長的帶動效率將會逐漸提升。
六、結論
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成為了當今消費的主要趨勢,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從不同方面都給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好地增長環境,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把握好電子商務對宏觀經濟的多方面影響,更好地利用電子商務發展經濟,促進經濟創新和模式創新。(作者單位:中鐵物貿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鄒琛琪.電子商務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商.2015
[2]程思,劉鑫穎.電子商務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