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靜
復方苦參注射液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沈玉靜
【摘要】目的 探究復方苦參注射液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營口市中心醫院所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就診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4例。對照組患者實施手術治療,且在術后配合TAC化療,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效果、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CD4+、CD8+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試驗組患者的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IgG、IgA、IgM、CD4+、CD8+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試驗組患者的惡心嘔吐、口腔黏膜炎、肝損傷、腎損傷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進行治療,療效甚佳,可有效提高免疫力,減少不良反應發生。
【關鍵詞】乳腺癌;化療;復方苦參注射液
營口市中心醫院,遼寧營口 115000
乳腺癌是一種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廣大女性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對于此病,臨床一般采取綜合治療,即手術治療、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1]。但是,部分患者由于體質較弱,難以承受化學治療,因此,如何使乳腺癌患者在病情進展后接受后續的持續治療,是當前臨床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近年來,諸多報道指出對化療患者予以中藥治療可改善其生命質量[2-3]。本研究就復方苦參注射液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通過臨床癥狀與病理組織學確診;排除Karnofsky功能狀態(KPS)評分低于70分、依從性較差、無法忍受化療的不良反應、嚴重心肝腎疾病、對諸多藥物過敏者。按就診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4例。試驗組患者年齡29~71歲,平均(44.8±1.2)歲;乳腺癌分期:16例為ⅡB,18例為ⅢA。對照組患者年齡31~72歲,平均(45.2± 1.3)歲;分期:14例為ⅡB,20例為ⅢA。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手術治療,且在術后配合化療,具體化療方案為TAC,即多西他賽(T)、表阿霉素(A)、環磷酰胺(C),劑量分別為75 mg/m2、50 mg/m2、500 mg/m2。前兩種藥物采取靜脈推注,后一種采取靜脈滴注。單次方案1 d結束,3周為1個治療周期,持續治療6個周期[4]。治療期間,選用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作為輔助藥物[5]。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山西振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4021231)進行治療,即將20 ml復方苦參注射液溶入250 ml 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d,持續使用3周。
1.3 療效判定標準[6]完全緩解:腫瘤病灶完全消退,且保持時間在28 d以上;部分緩解:治療后腫瘤病灶的兩個最大垂直徑乘積減小50%,且可保持28 d以上;穩定:治療后腫瘤體積有所減小,或增長25%以內;進展:腫瘤體積增大25%以上,或有新病灶產生。緩解率(%)=(完全緩解例數+部分緩解例數)/總例數×100%;控制率(%)=(完全緩解例數+部分緩解例數+穩定例數)/總例數×100%。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治療效果、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CD4+、CD8+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的緩解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2.2 治療前后免疫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IgG、IgA、IgM、CD4+、CD8+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IgG、IgA、IgM、CD4+、CD8+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IgG(g/L) IgA(g/L) IgM(g/L)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4 14.0±1.2 15.2±0.6*2.4±0.3 2.6±0.5*1.9±0.6 2.0±0.3*試驗組 34 14.1±1.2 16.8±1.3*#2.4±0.4 2.8±0.4*#1.9±0.6 2.3±0.7*#CD4+(%) CD8+(%)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4 33.0±1.9 40.5±2.4* 28.4±2.3 37.6±2.3*試驗組 34 34.0±1.8 51.6±1.6*#28.2±2.3 45.0±2.7*#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中,發生惡心嘔吐5例,占14.7%;口腔黏膜炎1例,占2.9%;肝損傷2例,占5.9%;腎損傷2例,占5.9%。對照組患者中,發生惡心嘔吐11例,占32.4%;口腔黏膜炎5例,占14.7%;肝損傷7例,占20.6%;腎損傷5例,占14.7%。試驗組患者的惡心嘔吐、口腔黏膜炎、肝損傷、腎損傷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化療是治療癌癥的一種重要手段,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癌癥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7]。然而,大部分癌癥患者在接受一段時間化療后,易發生各種嚴重不良反應,如免疫力降低、骨髓抑制、肝功能受損以及其他臟器功能損傷等,進而對患者的預后與生命質量帶來嚴重影響[8]。
復方苦參注射液內含有苦參堿成分,其可以誘導腫瘤細胞向正常細胞分化,提升機體免疫力與抗腫瘤力,同時還能發揮免疫調節劑功效,保護機體造血功能免受損傷[9]。此外,該藥物受端粒酶的影響,可直接殺死機體惡性腫瘤細胞,對以T細胞為中心的細胞免疫,特別是對細胞毒性T細胞(CD8+Tc)、遲發型超敏性T細胞(CD4+Th),發揮正向調節功能,繼而實現抵抗腫瘤的目的[10]。本研究中,經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IgG、IgA、IgM、CD4+、CD8+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該藥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機體免疫功能。
復方苦參注射液中含有的中藥材為苦參與白土苓,苦參性苦、寒,具有清熱、燥濕、利尿作用;白土苓性甘、淡、平,可祛風、解毒、健脾、除濕[11]。因此,此藥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化療的毒副反應,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惡心嘔吐、口腔黏膜炎、肝損傷、腎損傷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復方苦參注射液可有效緩解化療患者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進行治療,療效甚佳,可有效提高免疫力,減少不良反應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曉紅,李義慧,楊俊泉,等.復方苦參注射液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療效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3):2696-2698.
[2] 麥海燕,鐘運超,黃靜靜.復方苦參注射液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7):877-878.
[3] 王敏,隗荷婷,崔江河.人性化護理防治乳腺癌術后化療致轉氨酶異常44例[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8(3):362-363.
[4] 陳學藝.復方苦參注射液對乳腺癌化療毒副作用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4,4(13):67-69.
[5] 孫榮能,趙迎春,陳劍平.乳腺癌保乳手術復發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5,21(6):65-67.
[6] 曹蔚.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化療藥物治療乳腺癌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36):4044-4045.
[7] 張克實,王殿棟,韓熙淵,等.復方苦參注射液預防胃癌患者術后化療不良反應的臨床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25):83-84.
[8] 王東暉,劉丹彤,高潔凡,等.氧化苦參堿輔助術后化療治療卵巢癌效果分析[J].河北醫藥,2015,37(21):3248-3250.
[9] 楊潔文,蔣沈君,陳婧.復方苦參注射液在胃癌術后化療過程中的輔助作用[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2,19(3):251-252.
[10] 劉可玲,楊素梅,康淑鈺,等.復方苦參注射液減少卵巢癌術后化療毒性反應效果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6):4231-4232.
[11] 魏偉,臧珊珊,于林林,等.復方苦參注射液在膽管癌術后化療中的評價[J].青島醫藥衛生,2014,46(6):414-416.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6.025
作者簡介:沈玉靜(1982.11-),本科學歷,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