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霞
摘要:全球化在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基本特征,作為中國經濟的主要力量,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要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如何使傳統的國有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融入到市場經濟的大循環中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國有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除了要進行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還有一方面就是要進行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創新。
關鍵詞:全球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創新一、 概述
(一)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概念。就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概念來說, 學術界存在不同的觀點和認識,但總結多數學者的理論,可概括為:思想政治素質培養是素質培養的主體對素質培養的客體進行的有廣泛而普及的素質培養實踐活動,其內容主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多個方面,側重于意識形態方面的素質培養,目的是要使接受素質培養群體與素質培養者的思想品德認識差距縮小。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可以理解為是方向性素質培養與規范性素質培養的結合體,也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具有意識形態性、階級性、科學性等基本特征。
(二)思想政治素質培養概念與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辨析。比較思想政治素質培養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可以發現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包涵性或重疊性,所以學術界在此處也存在爭議,有的學者認為二者可以通用,有的學者則認為二者區別較大,存在著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還有學者認為二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內容和知識結構上有很大的差別不能一概而論。實際上種種說法都有其各自的合理性,但多數學者還是認為二者在很多情況下可以通用,它們都是以科學思想為指導依據,能夠體現出階級性和科學性等特征,只是在實踐工作中,理論界更多地強調理論層面的素質培養,一般采用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概念,社會組織更多的是涉及到實踐工作,一般采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
(三)全球化視角的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變。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國有企業的生產具有計劃性的特點,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為搭建傳統社會主義基本價值體系而服務,并以集體主義和平均主義為根本價值目標。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逐漸轉變,國有企業職工的道德觀念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員工的社會性也在不斷的增強,社會的價值觀取向從注重整體價值轉變為整體價值和個體價值并重,從單一的精神價值轉變為精神價值和物質價值并重。在全球化環境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該以人為本,關注個人的合理要求,重視個人價值的充分體現,促進員工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四)全球化視角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創新。創新是指運用已有的資源,發現和創造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動,其目的是要促進社會的發展。全球化徹底改變了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外部環境,這給思想政治素質培養本身提出了挑戰:首先,全球化對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創新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在于可以通過國際交流,有利于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工作有效性的提升,挑戰在發達國家必然會對我國有一定的思想滲透,這會影響思想政治素質培養作用的發揮;其次,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創新已成必然趨勢,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創新的重要性可概括為:創新思想政治素質培養有利于在全球化的條件下維護國家利益、創新思想政治素質培養有利于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創新思想政治素質培養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 全球化環境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機遇與挑戰
(一)全球化環境。不斷的擴大市場占有率驅使著資產階級在全球各地奔走,它們四處開發、到處落戶、建立聯系,由于資產階級開拓了世界市場,所以世界各國的生產和消費也就自然而然的具有了世界性。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全球化現象日趨明顯,雖然目前對“全球化”還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但從物質形態上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在跨境流動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以及文化、價值觀念的融合。總體而言,全球化以經濟全球化為基本核心,融匯了科學技術、政治文化、思想觀念等多方面內容,它的出現使得人類經濟活動突破了國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溝通、聯系、相互影響。
(二)全球化環境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機遇。首先,全球化給國有企業帶來了更為寬松的發展環境,促進了經濟資源配置的增長,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環境更利于創新;其次,全球化使國有企業得以進一步融入國際市場,國有企業將走向世界,這給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工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最后,全球化促進了信息技術的發展,發達的信息技術既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也為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工作提供了新的工具。
(三)全球化環境下國企思想政治素質培養面臨的挑戰。首先,全球化使得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地位受到動搖,如果不對企業員工的思想加以正確引導,必然會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產生消極影響;其次,全球化要求國有企業必須創新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內容,因為目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社會實踐在一定程度上不相適應;再次,全球化使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對象更加多元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最后,現代傳媒手段對國企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創新提出了要求,國有企業要與時俱進,運用新技術創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手段。
三、 全球化環境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創新的基本原則
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創新應遵循如下基本原則:第一,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只有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才能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發揮最大的作用;第二,內容創新與方法創新相結合的原則,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第三,與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內容只有滲透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中,才能真正有效的服務于生產經營活動;第四,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相結合的原則,無論是激勵的方式還是激勵的手段,國有企業都應該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切忌不可盲目照搬,這樣才能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 全球化環境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創新體系
(一)觀念創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對觀念的創新,它是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前提,國有企業要培養員工新的工作觀念,具體包括樹立科技觀念、樹立市場經濟的觀念、樹立為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樹立多向交流溝通的觀念等。
(二)內容創新。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人們很容易在外來文化中喪失信仰并迷失自我,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要創新內容,引導企業員工樹立堅定的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素質培養內容要以增強團隊意識,引導個人成長為主,準確把握國有企業員工的思想狀態,恰當的將國際通行規則納入到素質培養內容中。
(三)方法創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方法創新并不是要完全丟掉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而是在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的環境下,發現新的情況和問題,摸索新的特點和規律,探索更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以此來增強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方法創新重點關注以下幾點:第一,改變過去灌輸式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模式,以人為本、以情動人;第二,思想政治素質培養要講求誠信,不僅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德服人;第三,企業干部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做好榜樣,以能示人;第四,不斷充實和完善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質培養載體。
(四)機制創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機制創新是一切思想素質培養工作制度形成的基礎,它起到了規范性、確定性、強制性的作用。在全球化環境背景下,企業現代化程度越高則要求制度越完善,組織制度和工作方法方面的問題極為重要,好的制度能夠保障企業的長遠發展,所以說機制創新是建立有效的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機制創新方面應重點關注以下幾點:第一,建立和完善組織管理機制,提高了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第二,建立和完善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滲透機制,有效的解決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生產經營不相容的問題;第三,建立和完善引導機制和工作預警機制,為國有企業順利完成工作目標和經營任務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第四,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勵機制,激發企業員工的競爭意識和工作動力。
參考文獻:
[1]曾文偉、葉春艷.國企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科技信息,2008(10).
[2]王本令.淺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8(6).
[3]萬寶蓮.新時期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文化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