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馭
摘要: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經濟背景下,面對日益復雜的內外部環境,我國內部審計的重要性不斷顯現,未來內部審計將面臨更大的機遇和挑戰。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當前內部審計環境進行分析,并對內部審計的發展進行思考和展望。
關鍵詞:內部審計;SWOT法;內部環境;外部環境自現代審計發展以來,內部審計作為一種現代管理機制,在促進和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企業內外部各種環境的影響下融合發展。針對內部審計的SWOT分析,就是將內部審計自身的優勢和劣勢與外部環境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相結合,通過構建SWOT矩陣,綜合分析內部審計環境。
一、 我國內部審計環境SWOT分析
(一) 內部優勢
1、信息優勢
作為公司的內部員工,內部審計人員肩負著監督內部控制、提高經濟效益、強化風險管理和改善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職責。相較于外部審計,內部審計人員對經營環境、組織流程、財務管理和企業文化等各個環節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可以獲取公司內部真實、有用的財務信息,尤其是不對外公開披露的非財務信息。
2、時間優勢
與外部審計相比,內部審計具有高度的延續性和及時性。內部審計沒有審計業務約定書中對約定時間的限制,具有較大的時間優勢。一方面,內部審計人員擁有更加充分的時間,對有問題的事項和風險,可以靈活而有針對性地實施事前、事中審計,并進行跟蹤和深入調查。另一方面,內部審計工作的時間更具有彈性,內部審計人員可以根據組織的要求,隨時掌握組織各項業務的發展動態,實施實時審計,發現問題并及時提出建議,采取措施。
(二) 內部劣勢
1、權威性和獨立性不足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對于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仍不適當,如將內部審計設置在財務部門下、內審機構隸屬于公司管理層等。內部審計人員受到上級部門的操縱和控制,組織成員缺乏自主意識、號召力和行動力,導致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不足。
2、競爭力不足
公司的上市需求和國有企業的特殊監管要求都會使得公司必須實施外部強制審計。外部審計因其鑒證功能在獨立性方面的優勢,加之內部審計的較高的成本,使得公司往往開始不注重內部審計,進而內部審計外包化現象越來越突出,造成了審計外包化擠壓內部審計出局的結果。
3、人員準入不規范
由于人員準入沒有統一的規章制度,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無法得到控制,專業技能和專業服務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很多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主要來自財務部門,知識結構單一化,由于缺乏生產經營、宏觀運作以及經濟環境方面的知識,面對日益復雜多變的審計環境難以及時作出準確判斷。
(三) 外部機遇
1、國家支持和政策推動
自1983年我國推行內部審計以來,通過監管機構和政府部門的快速和強制性推動,內部審計機構首先在行政單位和國有企業建立起來,促進了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快速增長。隨著內部審計建設隊伍的日益壯大,內部審計規范體系逐步完善,內部審計作用和成果日益彰顯,內部審計影響力不斷增強,內部審計社會認可度不斷提升。
2、內部審計擴張
隨著內部審計的逐步發展,內部審計的范圍由財務審計擴張到全方位內部審計,貫穿了從材料采購到商品銷售等一系列生產流通環節以及生產決策、組織管理和人員聘任等管理環節的審計。同時,內部審計的重心由財務合規性審計向管理型審計轉變,具體來說,就是從審計財務、業務活動的合規性逐步轉向改善組織治理、加強風險管理和提升內部控制效果轉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趨勢、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企業在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加之內部審計的擴張,使得市場對內部審計的主觀上需求會大大增加。
3、審計方法技術改進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我們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傳統手工方式審計正在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在以計算機硬件及審計軟件為主的現代審計方法技術下,審計人員通過利用信息技術獲取的關聯數據進行監控和預測,可以更全面地審查和評價企業的內部控制、風險管控和經營績效等問題。在樣本方面,區別于傳統手工審計少量的數據樣本,審計人員可以立足于總體樣本,不必以高昂的代價消除樣本量所造成的的不確定性問題。審計方法技術的改進,可以使得內部審計更加高效、準確地運作,不斷降低審計風險和成本,全面提升內部審計價值。
(四) 外部挑戰
1、信息技術的發展
現代信息技術為內部審計創建了更為復雜高效的信息系統,使得內部審計逐漸趨于自動化,由于審計范圍日趨廣泛,內部審計信息系統涉及部門眾多。信息技術在給內部審計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產生了相應的風險。首先,數據安全的風險更加凸顯,組織內部各部門用戶隱私的保護變得更加重要。其次,作為審計范圍的一部分,信息系統的設計、運行與維護,也增加了內部審計的操作風險。
2、公司風險的加大
宏觀環境、交易方式、支付手段的不斷發展,會使得公司會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多樣,隨之而來公司所面臨的包括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等在內的各種風險開始多樣化,風險的復雜性、隱蔽性和難以控制,導致內部審計面臨更為艱巨的挑戰。
3、利益相關者的關注
世界經濟一體化使得公司所面對的利益相關者變得眾多而且分布廣泛。隨著知識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利益相關者們會對公司財務信息寄予更多的期望和訴求,對相關財務數據的變化也會更加敏感。內部審計在組織中的角色和任務應隨著利益相關者關注的重點進行更新與變化。
二、 內部審計未來展望
當前環境下,內部審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同在,展望未來,應是機遇大于挑戰。面對內部審計環境變化和挑戰,國家制度和政策的進一步支持、內部審計需求的不斷增長和審計技術方法的逐步改進等方面都會促進內部審計的發展。其一,我國反腐敗工作正在不斷深入,國家對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中國內部審計協會于2011年公布了《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5號——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指南》,以用于規范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高審計質量。其二,企業面臨的競爭風險和外部關注使得內部審計需求不斷增長,需求的增長促進了內部審計從內容職能到技術方法等各方面的重大轉變,促成了內部審計的進步。其三,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內部審計在樣本、方式和載體等方面發生變革,這將使得內部審計在即將迎來的大數據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兵,劉力云,張立民.中國內部審計近75年發展:歷程回顧與啟示.會計研究[J],2013(10):83-88
[2]王兵,鮑國明.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實踐與發展經驗.審計研究[J],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