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燕萍 通訊員 曹宏斌
清新綠色,握住生活里的幸福感孝感市墻改辦發展側記
本刊記者 王燕萍 通訊員 曹宏斌
烈日當空,如果有一片綠蔭環繞的建筑納涼,會不會頓覺清爽?如果自家居住的房屋在夏日也能自帶空調效應,節能省電,會不會幸福感激增?發展綠色建筑,正是為了改善居住舒適性、健康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這直接關系到每一個人的身心健康。
孝感市墻改辦正以建筑節能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生態宜居為目標,積極探索綠色建筑發展新路子,為人們擁有一個生態怡人的生活圈而努力著。
在湖北省住建廳的指導下,該市始終把建筑節能與墻體材料革新工作作為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融入建設工作整體,按照《2015年全省建筑節能工作意見》精神,結合實際,工作早布置、早發動,以綠色建筑為推手,創新工作方式,強化節能監管,強力宣傳造勢、狠抓示范創建,建筑節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去年年初,孝感市墻改辦就在安陸市召開了全市綠色建筑暨建筑節能現場會,傳達貫徹國家、省《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筑節能工作專題會議紀要》精神,確定全年工作目標,提出重點工作要求,全面部署2015年工作。其后,該市節能與墻改辦又于4月召開了全市節能與墻改辦主任會議,傳達全省勘察設計與建設科技工作座談會精神和《2015年全省建筑節能工作意見》,分解全年任務,與縣市簽訂年度目標責任書,進一步強化落實責任。
為全面推動該市建筑節能工作,墻改辦開展了多形式、高密度、全覆蓋式的綠色建筑宣傳。專門制作了“綠色建筑,我們在行動”、安陸市“禁實”工作“揚帆起航正當時”、孝感臨空經濟區打造綠色生態城區三個專題宣傳片;去年5月初,與孝感電視臺合作,制作了“推進綠色建筑行動,加快建筑節能事業發展”電視專題片,在孝感電視臺晚間黃金時段連續播出。
此外,還曾在本刊刊發《尋覓“綠色桃園”—孝感綠色建筑發展紀實》專題文章(見去年6期雜志)。同時,通過戶外電子閱報欄和室內電子閱報屏,讓更多的人了解建筑節能有關知識、法律、法規、政策以及建筑節能工作動態等,極大地提升了人們的節能環保意識,激發了人們對綠色生態宜居生活的美好向往。
規劃是一切管理和建設的前提,該市首先制定了綠色建筑專項規劃。提請市政府進一步完善總體規劃,編制綠色建筑專項規劃、相關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明確各地塊、各項目、各單位工程綠色建筑星級等級,將綠色建筑納入項目立項、土地許可、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按照“三嚴三實”的要求,各部門、各環節嚴格執行綠色建筑專項規劃及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確保綠色建筑各項指標落實到具體項目中。
自去年起,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標準便開始在孝感市縣級以上城區全面施行。
據記者了解,為保證各地新建居住建筑嚴格執行新標準,在既往節能管理工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該市進一步完善建設部門內部的閉合管理,形成工程建設領域和建設部門內部二個層面的閉合管理機制。尤其注重充分發揮各職能站辦的作用,分工協作,在設計及圖審、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節能分部工程驗收備案等各關鍵環節嚴格把關,做到了開工前有指導、施工中有巡查、竣工驗收有標準。施工圖審查機構、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檢測機構、節能辦步調一致,緊密配合。
同時,把嚴格依法行政貫穿節能管理全過程,對違反國家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工程項目嚴格依法先改后罰,決不姑息遷就。2015年,該市墻改辦除開展孝感城區在建項目建筑節能季度巡查外,還進行了二次全市建筑節能專項巡查,共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25份,有效地督促了參建各方責任主體嚴格執行建筑節能標準的自覺性,保證設計和施工二階段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都達到100%。
此外,自2014年起,該市政府投資的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建筑,市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以及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機場、車站、賓館、飯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部執行了綠色建筑標準。且為了加快推進各縣市區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建設,確保本市保障性住房合理分級、持續適宜地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實施設計建造,該市市直保障性住房已全面實施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只有通過有效的運營管理,才能達到預期目標。按照湖北省委“綠滿荊楚”,孝感市“綠色孝感”、“綠滿環川”和孝感市政府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孝感市墻改辦嚴格管理,全面推進了綠色發展。
去年年初,該市便要求各地拿出具體項目計劃,做好宣傳引導,建立技術支撐,使獲標綠色建筑遍布7個縣市城區。在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過程中,從土地審批環節開始,層層把關。督促獲得設計星級標識的項目嚴格按設計方案組織施工,對照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嚴把控制項,落實方案中選擇的優選項,使綠色建筑在城市建設中真正落地生根,取得示范效應。
為了進一步激發人們發展綠色的動力,該市出臺政策鼓勵綠色設計,推動綠色施工,擴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對開發建設二星、三星級綠色建筑,分別按綠色建筑地上總面積,給予每平方米45元、80元獎勵政策。
對于物業管理部門,該市也進行了嚴格要求。物業部門要按照IS0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完善作業制度、強化人員培訓,以達到節約能源、降低消耗、減少環保支出、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且,物業部門要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實施過程控制,使組織的活動、過程及其要素不斷優化,通過例行節能監測、能效對標、內部審核、組織能耗計量與測試、組織能量平衡統計、管理評審、自我評價、節能技改、節能考核等措施,不斷提高能源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有效性,實現能源管理方針和預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標。

按照湖北省住建廳《關于申報2015年綠色生態城區和綠色建筑省級示范項目的通知》要求,該市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為契機,以市臨空區綠色生態示范城區為樣板,緊抓重點發展地區、重點建筑項目等,以綠色建筑專項規劃為統籌,以綠色建筑技術為支撐,全面推進了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
早在2014年,該市2個新城區,5個在建小區便分別被列入省級綠色生態城區示范和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創建項目。為確保二類示范創建成功,孝感市墻改辦進一步深入各創建項目調研,要求項目所在地建設管理部門和項目建設方必須做到五個明確,即明確“責任領導、工作專班、目標要求、主要工作內容、關鍵時間節點”,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制定詳盡的工作路線圖。在這樣的要求下,各創建項目行動積極,創建工作按期推進。
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的創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綠色施工。為加強建筑業綠色施工的監管和推進,該市以創建節約型工地為抓手,強化建筑工程建設施工階段的“四節一環保”。大力推廣低碳建材產品及施工機具工具的應用,鼓勵建材本地化、土方平衡、綠化維護,推動建筑垃圾有效處理和再利用,控制施工過程噪聲、水污染、降低建筑物建造活動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此外,加大裝配式工業化住宅、全裝修住宅的推廣力度,實現土建裝修一體化建設,避免建設資源浪費。
在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方面,該市更有一套自己的獨到經驗。通過源頭控制,過程檢查、驗收把關,落實好政府投資項目、大型公建項目和居住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相關規定。積極因地制宜,研究論證適合本地環境特點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開展集中連片應用示范。并支持一批技術先進、環保達標、資源回收率高的可再生資源利用企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市新建居住建筑基本實現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全覆蓋,市民之家、文化中心等項目地源熱泵技術應用也正在施工中。
為突破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這個難點,孝感市墻改辦以強制性標識與自愿性標識相結合為推動機制,以綠色建筑集中示范推廣、生態示范城區推廣為手段,攻堅既有建筑改造,實現本市綠色建筑突破性發展。
在加大宣傳力度的同時,該市拿出部分省里下撥的建筑節能以獎代補資金對改造項目進行補貼,市建委率先帶頭,對建設大廈進行節能改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還學習仙桃等地的經驗,結合本地實際,與裝飾裝修行業管理辦公室緊密配合,掌握居民改造信息,加強宣傳引導,不等不靠,先行先試,取得了良好效果。
據了解,結合城中村改造,在改造中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墻改辦將適宜綠色建筑技術有機運用于既有建筑改造中,積極開展節能、節水、節材、保護環境等方面的綠色改造試點。還有序推進了既有社區綠色建筑改造。以建筑門窗、遮陽、自然通風、天然采光等為主要改造措施,完善改造技術標準規范,探索適宜的改造推廣模式和技術路線。
此外,積極推進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以機制創新為突破,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探索完善公共建筑綠色建筑改造的市場機制,規模化推進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的綠色建筑改造,提高用能系統效率和管理水平。對于今年進行節能改造的政府辦公建筑,要求同步安裝能耗分項計量裝置,與改造工程同步驗收,并及時撥付補貼資金,有力地促進了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工作。
運用新型墻體材料是建設綠色建筑必不可少的一環。該市墻改辦加強對現有新型墻體材料產品在生產、使用環節的質量監管,積極配合省節能辦組織的產品質量抽檢,對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產品,按相關規定予以公開處罰。立足本地資源條件,引進開發適合本地資源和市場特點的新型墻體材料產品,大力推廣新型復合型節能墻材。積極扶持云夢東元坤精確砌塊做大做強,以此為龍頭,帶動提升新型墻材產品品質檔次。并推動住房產業化企業發展,扶持湖北宇輝、北京宏聯眾等企業在該市發展壯大,走適合該市特點的住房產業化之路。
根據湖北省下達的9個重點中心鎮“十二五”“禁實”任務,該市開展了“禁實”工作回頭看,引入第三方,采取視頻或者圖片拍攝的方式對建筑項目現場及實心粘土磚生產企業進行暗訪拍攝取證。根據實地調查以及視頻、圖片反映出的問題,各縣市區建設局及相關鎮政府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到鄉鎮、工地、磚廠,對問題一一核實,對確實存在問題的施工項目下發了整改通知書,9個鄉鎮政府也分別進行了書面說明,并將明查暗訪情況在全市進行了通報。
“在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和各參建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綠色建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中順新天地二期項目成功獲得住建部二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成為我市首個取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中建·國際花園二期、孝感閔集城鎮新社區等9個項目已獲得住建部二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另外,我市共創建國家級綠色生態城區示范項目1個,省級綠色生態城區示范項目3個,省級綠色建筑集中示范項目6個。”孝感市墻改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希望能通過綠色項目的落實,實現人們生態宜居,擁有充滿幸福感生活圈的愿望。
據悉,到目前,除已經取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9個項目外,孝感城區的市民之家、高廟新社區、道興新社區以及漢川凌峰大酒店、應城新客運站、大悟中醫醫院等一批項目正在申報、評審中。人們相信,只要堅定發展綠色建筑的信念,強化綠色建筑管理手段,完善綠色建筑技術措施,孝感化身“綠色城池”的夢想不會太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