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
1
朋友小A胖了,向我抱怨工作特別忙,屬于壓力胖,于是辦了一張健身卡。下次見面,我問她去健身了嗎,她說沒有,還是忙。等賺夠了錢,就提前退休,去少有人住的海島,過閑云野鶴的生活,每天做兩個小時瑜伽。
這個宏大的目標支撐她,過現在這種毫無品質的生活。晚起晚睡、每天宵夜、體重失控、焦慮不安。她常在朋友圈里發在海邊練瑜伽女子的照片,說這就是她的未來。有一個可以努力的未來,當然很好,然而據我觀察,她現在明明也可以過得更好。

我們常常迷戀重大的改變:等我有錢就好了,等我換工作就好了,等我換個城市就好了,等我結婚就好了,等我辭職就好了……那些重大的改變像小時候作文本上的遠大理想,似乎實現了,一切都迎刃而解。
且不說重大改變是否能夠到來,即使最終到來,是不是如我們想象的那樣美好?在我換第一份工作時,也有過這種大改變拯救人生的想法。
之前我做著一份輕松、無趣、收入低的工作,人也總是懶洋洋的,對一切都沒興趣。新工作談定的那天,我意氣風發地告訴朋友,我的薪水將翻五倍,我可以去租一間有朝南陽臺的房子,種滿花草;要辦一張健身卡,練出腹肌;要去海邊,在可以看海的房子里度假。可我租了陽臺朝南的房子,卻根本沒時間種花草;辦了健身卡,總以加班為名拖延;度假時,住在看海的房子里趕稿……然后我對自己說,干脆別折騰了,存夠錢就辭職,爭取40歲退休。于是我退了朝南陽臺的房子,轉讓了健身卡,出門度假住快捷酒店,為提前退休拼命存錢。
這次經歷之后,我拒絕再回答“五年后,你的生活會有哪些改變”這樣的問題。
改變是從當下開始的,如果當下沒有改變,五年后也不會變得更好。
2
一個單身女友住進了自己買的新房。當初買房時,她信誓旦旦地說等到交房,一定要嫁出去。但現在,她變成了一個住在嶄新江景房里的怨婦。屋里雜亂不堪,家里冷鍋冷灶,午夜時分還拉著朋友喝酒,不愿意回家。
我們去家居用品店,她非常喜歡一套床上用品,價格小貴,糾結半天,說算了,等有男朋友再說。“正因為沒有男朋友,才更應該對自己好。你要不舍得,我買了送你。”我故意激她。她心一橫買了。第二天把床鋪整齊,拍照發朋友圈,說為了對得起這套價值不菲的床品,以后要每天疊被子。
后來,她又養了一只加菲貓,下班就急急忙忙往家趕,以前覺得只有結婚才可以改變的事,竟然被一只貓給改變了。
原來,不是非要結婚才能培養一個人的家庭責任感。
3
人一旦從微小的改變里嘗到甜頭,就會明白,人生是由一分鐘、一小時、一天累積而成的,所謂為自己負責,是為自己的每一分鐘負責。
當你對當下不滿意,不要想著三年后會好,五年后會好……而是如何從下一分鐘開始改善。不是完美的才叫幸福,也不是財務自由以后才有品質生活。快樂是我們向歲月討來的,品質生活是我們與時間打架的結果。
今早收到一位朋友的明信片,名為:是日天氣。他從2013年開始,嘗試堅持拍攝每天早晨起床后的天空,2013年半途而廢,2014年也是如此,2015年終于完成,于是把照片合輯,自費出了十二張一套的明信片。
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自由攝影師,本職工作卻是做水利工程,很忙,未婚,為錢著急,也為前途著急。然而,當他談起這套明信片,眼睛閃閃發光。這件看上去無意義的事情讓他非常快樂。
我們需要遠大的目標激勵前行,更需要在每一天的改變中,明白自己對于生活可以有所作為。
在生活的激流中,你不是順流而下、滿懷無奈,而是一個掌控者,可以掌握自己的情緒、時間。那些微小的分分秒秒,因為你的掌控,而變成你的時間,你的生活。它們寫著你的名字,因此獨一無二,因此銀光閃閃。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