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人類社會對于分享并不陌生。然而直到現在,分享才成為一種經濟形態。
分享經濟,可謂“生于憂患”。
從全球范圍來看,分享經濟開始為人關注和經濟增速放緩有一定關系。比如現在分享經濟的兩大巨頭Uber和Airbnb,都誕生于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后,因為那個時候找到好的工作開始變得困難,而分享經濟平臺則可以提供更廉價的服務和更多就業機會。
經濟不景氣時人們分享的需求驟增,這確實是分享經濟發展的一個很大的推動力。但這并不意味著經濟好轉之后分享經濟就會衰退。分享經濟有節省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強大發展邏輯,尤其是當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位置服務逐漸普及之后,這種邏輯的力量就更加勢不可擋。
目前,我國分享經濟發展迅猛,已經深入到多個領域。
車輛、房屋等物品的分享
車輛和房屋的分享可以說是分享經濟的最普遍形式,Uber和Airbnb就是分別做車輛和房屋分享的。在我國,滴滴出行是汽車分享的代表平臺。
滴滴在2012年推出,一開始主要是針對出租車市場,方便乘客叫車,或司機尋找乘客;后來,滴滴又推出專車、快車、順風車,變成了一個車輛分享的信息平臺,滴滴也由此獲得巨大發展,改變了行業格局和許多人的出行方式。
此后不久,Uber進入中國市場。Uber在中國的發展也非常迅速,現在已在北上廣深等22個國內城市上線。
除車輛分享外,我國還有從事房屋分享的途家、小豬短租、螞蟻短租等平臺,有從事辦公室分享的“人人office”,有從事服飾分享的“美麗租”,甚至有從事飛機分享的“我要拼機”……凡有閑置物品可資利用的領域,分享經濟都在加緊滲透。
勞動力和技能的分享
被閑置的不僅是物品,還有勞動力和技能。“廳客”聯合創始人兼CEO林超認為,在美國,分享經濟更多的是閑置物品再利用的問題,而在我國,更多的是釋放特定人群勞動力的價值,解決的是再就業和掙外快的問題。
“人人快遞”正是由此而起。人人快遞倡導“人人參與”,通過移動互聯網,將用戶需求快速精準地推送給自由快遞人,自由快遞人選擇就近訂單,及時、精確地為用戶提供直送或幫買等服務。
人人快遞創始人兼CEO謝勤說,物流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力成本是最大瓶頸。同時,傳統物流對全部貨物進行中轉分揀的模式還是太慢,與客戶要求有距離。而人人快遞以順路捎帶為特點的專人直達模式,恰好能夠解決這兩個痛點。因此,眾包是物流行業必然的發展趨勢。
除了快遞,閑置勞動力和技能的分享也在其他行業興起。這不僅為人們提供了就業和掙外快的機會,也增加了不少專業服務供給,比如醫療。
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張銳說,醫療資源不足,本質上是醫生可用于診療的可支配時間不足。解決這個問題,也需要互聯網思維、分享經濟思維。
現在,春雨醫生平臺上已經有40萬醫生“開門診”,就像淘寶店一樣,只不過,他們提供的是高水平的專業服務。“怎么收費,醫生可以自己定。”張銳說,這提高了醫生參與的積極性,增加了醫生的有效供給。
經驗、知識和創意的分享
隨著分享經濟的發展,現在你可以請一個營養專家為你安排食譜,可以請一個專業教練指導你跑步,可以請一個行家為你規劃出游路線……這些為你提供服務的人,很可能就職于某個大公司,他們有的是利用業余時間掙點外快,有的就是愿意分享而已。
“在行”是果殼網投資的一個項目,2015年3月上線,目前有注冊用戶100萬人,已經參與交易的用戶大概占到十分之一。里面提供服務的“行家”有6000多人,主要進行創業、職業發展、營養健身、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經驗分享。
倪云華是一家上市互聯網公司的副總裁、企業管理咨詢顧問,也是在行的“行家”。“到目前為止,我一共約見了18個人,他們的需求各不相同,有真的來咨詢企業管理方法的,有年輕人希望我幫忙介紹投資人的,有公司老板來挖我去當CEO的……”倪云華說。
倪云華認為,在行所要求的費用,對于供需雙方來說都不是什么大錢,其實只是表示這次會面還是有門檻的,是一個嚴肅的契約,需要雙方認真履行。大家參與其中,主要是體驗一種分享的滿足感,同時可以搭建一些人脈關系。
此外,知乎、果殼網等都是進行經驗、知識分享的大型平臺,這些平臺匯聚了大量專業人士,且分享都是免費的。
在另一個大型平臺豬八戒網上,分享的則主要是創意。目前,豬八戒網擁有約1500萬用戶,其中大概有1000萬是提供創意的賣家,每天都在進行著海量的創意分享,比如LOGO設計、網頁設計、包裝設計、文案策劃等等。
資金的分享
我們很多人手上有閑置資金,而另一些人需要資金,只要價格(利率)合適,人們就會分享。資金分享需要中介,但這種中介與傳統銀行不同,它們主要起信息平臺的作用,這就是目前十分火爆的互聯網金融P2P模式。
不過,資金分享有其特殊性,最近出問題的P2P平臺比較多,政府還需要加強監管和規范。但資金分享本身,無疑是分享經濟的重要構成,未來的成長空間仍十分巨大。
(摘自《半月談》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