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民
今年央視3.15晚會,“餓了么”成了第一個中槍的靶子,根據晚會曝光,“餓了么”存在引導商家虛構地址、上傳虛假照片,甚至默認“黑作坊”入駐的行為。一時間,“餓了么”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受到大眾質疑。
平心而論,“餓了么”是大學生創業的一個成功案例。在數次創業大賽中,“餓了么”憑借獨特的外賣O2O線上訂餐業態得到主辦者的青睞,總共獲得45萬元的創業獎金。此后又吸引海內外風投數次投資,總融資額超過10億美元。這在中國大學生創業史上算是十分風光的。
從當初幾個送外賣的“二道販子”,發展到團隊規模超過2000員工,坐擁加盟餐廳18萬家,日均訂單超過100萬單,業務覆蓋全國近200個城市。
極速的擴張,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線下加盟店的資質。“餓了么”的“店小二”們出于自身業績考慮,見利忘義,在招攬線下加盟訂餐的實體店時,疏于審查,或者干脆幫助造假,十幾分鐘內就能獲得批準,并允許注冊,上傳店鋪照片,有一些“黑心店”便渾水摸魚,混入其中。
據一家媒體記者偽裝采訪,網名為“食速達”的商家,在“餓了么”網站上顯示的場景是,菜品色澤艷麗,廚房不銹鋼灶具潔凈透亮。而實體店的廚房卻是昏暗狹小的制作間,墻上、灶臺上、飯鍋上到處是黑乎乎的油漬。老板娘剛剛從外面買來的火腿腸,用牙咬開外包裝就直接分切配到炒飯中。掉進臟東西的飯盒,在桌上磕打一下,就直接裝飯,而盛飯板直接放在全是污漬的鍋蓋上。這樣的作坊,受到媒體曝光,是理所當然的。
其實,往深處究,網上訂餐這樣的業態,其核心競爭力不是太強的,進入門檻低,可復制可模仿,只是憑借網點密布來支撐。幾年來競爭對手美團、百度外賣從未消停過,對“餓了么”緊追不放。而且“餓了么”的盈利并非依靠外賣抽成,而是主要依賴加盟店的服務年費。為了搶地盤,攤大餅,爭取市場份額,“餓了么”只有拼命擴張線下實體店。
“餓了么”就像一個饑腸轆轆的餓漢,饑不擇食,逮到食物就狼吞虎咽,暴飲暴食之下,又導致腸胃不適,胸悶氣急。從而讓一些“黑心店”有機可乘。
去年,某媒體采訪“餓了么”CEO張旭豪時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你不覺得你多少應該扮演一下弱者或挑戰者的角色嗎?”張旭豪回答,“不,現階段,我們應該扮演的是引導行業良性發展的角色,至于未來,“餓了么”將是千億級美金的公司。”
3.15晚會之后,回過頭來再品味一下張旭豪“引導行業良性發展”的自我評估,覺得多少有點諷刺色彩。
商人的血液里天生流淌的是逐利的“基因”,當懷揣夢想的4個大學生經過資本的熏陶和洗禮,曾經的良心堅守化為漂亮的口號,商業操守發生動搖,甚至土崩瓦解。即便造假不是有意為之,在美團、百度外賣的夾擊之下,在“餓了么”自家“店小二”們的裹挾之下,身不由己地虛構繁華,制造人氣,追逐利潤。
需要承認的一個事實是,第三方網絡訂餐市場作為一個相對較新的業態,早期發展狂野,粗放式圈地盤,政策法規往往滯后,缺少對網絡交易平臺的明確規定,以至于平臺在早期對線上商戶運營資質的審核、證照采集等工作并未一步到位。
而盡管近年來,上海等地監管部門已經對網絡訂餐平臺多次約談,出臺送餐標準指南等一系列監管意見,并開放政府監管數據的接口,但龐大的市場需求讓監管者略顯單薄的身軀難以掌控局面,“餓了么”等外賣網上訂餐企業的自律精神更顯得蒼白。一邊是監管力度逐漸加強,一邊是網絡訂餐平臺上的“黑心店”偽裝手法不斷翻新,“陰陽地址”、“多店一證”、“僵尸復活”等線上餐廳亂象叢生。
好在3.15晚會對“餓了么”擊一猛掌,使其驚醒過來,迅速采取危機公關策略。
3.15晚會當晚,“餓了么”官方網站公開發布道歉信,在監管部門約談后,“餓了么”官方回應稱已經緊急成立調查組,下線涉事餐廳,并核查全國范圍內餐廳資質。3月16日,“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再度以公開信的方式表示,“公司在資質審核和管理環節存在著無法回避的問題”,表示將積極完善互聯網餐飲產業鏈的監管流程,讓公眾重拾對網絡平臺餐廳的信心。
作為重要整改舉措之一,“餓了么”將和360公司聯手打造“明廚亮灶”工程,雙方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將“餓了么”旗下餐廳后廚透明化,全程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打造成“可視、可感、可知”的“陽光廚房”,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危機也蘊藏著轉機,重新洗牌也意味著新生。“餓了么”被媒體暴露出問題,也是平臺自身完善的契機。暴飲暴食引起消化不良,回過頭來檢視原因,汲取教訓,吃點“消脹片”,整飭線上亂象,讓腸胃騰出點空間。而這其中,自律精神當是一個自我完善的動力。
企業的自律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市場風云中逐漸養成的,是挫折之后的反思,是繼續生存發展的道德宣示,更是遵循市場誠信原則的自我自我完善。在自律精神規制之下,企業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也要給“餓了么”一個整改的時間和機會,畢竟是一個大學生創業的新生事物,畢竟是一個擁有18萬家加盟餐廳體量的龐然大物,相信“餓了么”有了這次教訓,一定能弘揚自律精神,在監管部門監督之下,在全國人民關注之下,走出這片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