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緣,黃 斌,傅長軍
(1. 江蘇科技情報研究所 江蘇南京210042;2.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江蘇南京210000)
江蘇現代咨詢業的發展研究
姚 緣1,黃 斌1,傅長軍2
(1. 江蘇科技情報研究所 江蘇南京210042;2.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江蘇南京210000)
現代咨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高端組成部分,是一種新的業態和新的服務方式。運用《工程造價咨詢統計公報》、《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第三產業統計年鑒》等數據對江蘇省現代咨詢業的發展現狀與全國其他省份進行比較,結果表明江蘇省現代咨詢業增速高出全國12%,,產業增加值全國第3。同時,針對江蘇省現代咨詢業存在的整體規模偏小、缺乏高層次人才、缺乏宏觀管理等問題,提出了擴大市場需求、加快培養人才、加強宏觀指導等相關政策建議。
現代咨詢業 江蘇 發展現狀
現代咨詢業是現代服務業中的高端組成部分,是一種知識型、專業化的新業態和新服務方式。從國際上看,產業轉移的格局以及國際資本流向都是由掌握產業高端競爭主動權的國家和地區主導的。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其中現代咨詢業將是推動產業高端發展的重要動力。國家科技部頒布的《現代服務業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明確提出了要“鼓勵咨詢機構依據區域空間特性、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等因素,為區域經濟全面協調發展提供產業咨詢服務”。產業的創新化發展和國際化發展、決策的民主化和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等,越來越離不開現代咨詢業的發展。因此,要實現創新驅動戰略,就必須要發揮現代咨詢業的產業粘合作用,通過發展現代咨詢業,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融合,加快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的發展進程。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江蘇就是國家科委確定的咨詢業發展4個試點省份之一,多年來江蘇現代咨詢業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當前,江蘇產業逐步由技術水平較低的傳統技術產業向現代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轉變,從勞動密集型向資金密集型再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產業的轉型發展對現代咨詢業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
本文運用《工程造價咨詢統計公報》、《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第三產業統計年鑒》等數據,通過對比江蘇省與全國主要省份現代咨詢業發展現狀,研判該省現代咨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快江蘇省現代咨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建議。
1994年,國家科委把江蘇省列為全國“三市一省”(上海、北京、天津、江蘇)發展咨詢產業的試點省市。從此江蘇的咨詢業走上較快發展的軌道,一批骨干咨詢企業機構不斷壯大,咨詢隊伍素質明顯提升,咨詢服務的領域和咨詢市場較快擴展,咨詢業自律和規范建設不斷加強,初步形成了一個新興咨詢服務業行業體系。2011年,江蘇省現代咨詢業增加值達1,735億元,位列全國第3,占全國現代咨詢業增加值的10%,,占江蘇GDP的3.5%,,占江蘇服務業增加值的8.3%,。
本研究中,2011年商務咨詢服務業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生產總值的租賃和商務咨詢服務業分項;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生產總值的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分項;工程咨詢業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建筑業大類下的勘察機構下的勘察設計單位工程設計收入,以及工程招標代理機構下分的工程招標代理機構工程造價咨詢收入、工程招標代理機構工程項目管理與咨詢服務收入。主要數據均來自于2012年《中國第三產業統計年鑒》發布的產業增加值數據,工程咨詢業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網站,數據口徑為營業收入,根據前期研究,該行業的增加值率在55%,左右,由此推算出工程咨詢業的增加值。
1.1 2011年江蘇現代咨詢業增加值1,270億元,位居全國第3
2007—2011年間,江蘇省現代咨詢業增加值均保持持續增長態勢。2007年江蘇省現代咨詢業增加值為591億元,位列全國第4;2010年趕超上海,增加值激增到1,270億元,進入千億級行列,位列第3;2011年攀升至1,735億元(見圖1)。江蘇省現代咨詢業增加值占全國比重為10%,,僅分別比北京、廣東低5%,和4%,,差距不大(見圖2)。

圖1 2007—2011年江蘇等7省市現代咨詢業增加值總量(單位:億元)Fig.1 Total added value of modern consulting industries in Jiangsu and six other cities and provinces during 2007—2011(Unit:RMB 100,million)

圖2 2011年江蘇等7省市現代咨詢業增加值占全國比重情況Fig.2 Proportions of total added value of modern consulting industries in Jiangsu and six other cities and provinces to that of the whole nation in 2011
1.2 現代咨詢業增速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
2007—2011年江蘇現代咨詢業增加值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從2007年的591億元攀升至2011年的1,270億元。但是江蘇省現代咨詢業每年的增長率有較大波動,2008年達到35.93%,2009年驟降到11.27%,2010年激增到42.12%,2011年又回落到36.62%(見圖3)。然而,江蘇現代咨詢業增速始終高于全國水平,自2010年起,每年的增長率在7省市里位列第1(見圖1)。

圖3 2007—2011年江蘇現代咨詢業增加值和年增長率Fig.3Annual added values and annual growth rates of modern consulting industry in Jiangsu during 2007—2011
1.3 商務咨詢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國份額11.3%,
江蘇省商務咨詢服務業增加值為1,191億元,占全國份額的11.3%,,位列全國第2,全國商務咨詢服務業排名第1位的是廣東省(增加值1,932億元,占全國份額18.34%,)(見圖4)。在江蘇省現代咨詢業的3個業態(商務咨詢服務業、科研和技術服務業、工程咨詢服務業)中,商務咨詢服務業所占比重最大,達到69%,。
1.4 科研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國份額8.1%,
江蘇省科研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496億元,占全國份額的8.1%,,位列全國第3,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北京市(增加值1,136億元,占全國份額18.53%,)、廣東省(增加值546億元,占全國份額8.91%,)(見圖4)。
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中(不含臺灣、香港、澳門),R&D經費超過500億元的有江蘇、北京、廣東、山東4個省市,全部位于東部地區,這4個省市R&D經費分別為857.9億元、821.8億元、808.7億元和672.0億元,合計占全國總量的44.8%,。
1.5 工程咨詢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國份額5.4%,
江蘇省工程咨詢服務業增加值47.19億元,占全國份額的5.4%,。位列全國第4,排名前3位的分別是北京市(增加值158.44億元,占全國份額18.14%,)、廣東省(增加值84.78億元,占全國份額9.71%,)、上海市(增加值83.99億元,占全國份額9.62%,)(見圖4)。

圖4 部分省市現代咨詢業各業態占全國份額Fig.4 Proportions of modern consulting business types in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to those of the nation
1.6 現代咨詢業機構數量占全國份額8.9%,
江蘇省現代咨詢業機構數量為88 039個,占全國份額的8.9%,,位列全國第3。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廣東(機構數112 772個,占全國份額11.4%,)、北京(機構數110 554個,占全國份額11.1%,)。從3個業態來看,江蘇省租賃和商務咨詢服務業機構數量65,198個,位列第3,分別比廣東、北京少18,975個和8,554個;科研和技術服務業機構數20,893個,位列第3,分別比北京、廣東少14 765個和6,073個;工程咨詢機構數1,948個,位列第1,比北京、廣東多714個和315個(見圖5)。

圖5 部分省市現代咨詢業機構數占比Fig.5 Proportions of modern consulting organizations in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to those in the nation
2011年我國工程咨詢企業個數為:山東省574個、江蘇省537個、浙江省371個,分別位列全國前3,江蘇省與山東省的差距不大,第3位的浙江省遠落后于第2位的江蘇省。
1.7 現代咨詢業從業人員數占全國份額7.5%,
江蘇省現代咨詢業從業人員數量167.1萬人,占全國份額的7.5%,,位列全國第4。排名前3位的分別是北京(從業人員數335.61萬人,占全國份額11.3%,)、廣東(從業人員數247.49萬人,占全國份額11.1%,)、上海(從業人員數185.74萬人,占全國份額8.3%,)。從3個業態來看,江蘇省租賃和商務咨詢服務業從業人員數量88.81萬人,位列第5,分別比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少49.47萬人、43.8萬人、13.66萬人和5.22萬人;科研和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數量61.54萬人,位列第4,分別比北京、廣東、上海少117.45萬人、19.37萬人和7.65萬人;工程咨詢機構從業人員數量16.75萬人,位列第3,分別比廣東、北京少11.55萬人和7.26萬人(見圖6)。

圖6 部分省市現代咨詢業從業人員數占比Fig.6 Proportions of modern consulting practitioners in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to those in the nation
1.8 現代咨詢業的人均勞動生產率全國第2
2011年,江蘇省現代咨詢業從業人員數量167.1萬人,現代咨詢業增加值1,734.91億元,人均勞動生產率10.38萬元,位列全國第2。排名第1的是天津市,人均勞動生產率達到15.21萬元。
2.1 現代咨詢業規模偏小,對經濟貢獻不高
2011年,江蘇現代咨詢業增加值1,734.91億元,服務業增加值20,842.21億元,全省GDP 49,110.27億元。現代咨詢業占江蘇服務業比重8.32%,(不到10%,),占江蘇GDP的3.53%,(不到5%,),所占比重均偏小。江蘇現代咨詢業對江蘇GDP的直接貢獻不大,這反映出目前江蘇現代咨詢業的服務市場不活躍,缺乏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咨詢機構。
2.2 現代咨詢業機構的規模實力較弱
江蘇省現代咨詢業從業人員數量167.1萬人,位列全國第4;現代咨詢業機構數量88,039個,位列全國第3。戶均人數為18.98人。由此可見江蘇現代咨詢業的機構數量多而從業人員少,說明江蘇省現代咨詢業的規模實力弱。目前江蘇省咨詢機構高素質咨詢人才匱乏,缺乏穩定、專業的咨詢隊伍;缺乏核心產品,研發能力不足;缺少自己的數據庫和方法庫。多數咨詢機構受短期利益驅動,與客戶之間的關系還停留在簡單的一次性交易階段,缺乏穩定的資金來源和支持,長期處在養家糊口的求生存階段,沒有持續的投入與積累。
2.3 缺少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江蘇省現代咨詢業缺乏高層次、復合型的從業人員。發達國家科技服務機構中50%,以上是高端復合型人才,而江蘇科技服務業從業人員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僅占12.9%,博士學歷的僅占2.5%,且多為專業單一的科技人員。工程咨詢服務業勘察設計從業人員中,高級職稱職工占從業人數總數僅13%。由此可見,江蘇現代咨詢業缺乏高層次、復合型的人才。
2.4 工程咨詢服務業實力較弱
江蘇省工程咨詢服務業增加值47.19億元,占全國份額的5.4%,位列全國第4。而江蘇省商務咨詢服務業增加值1,191億元,占全國份額的11.3%,位列全國第2;科研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496億元,占全國份額的8.1%,位列全國第3。由此可見,江蘇省現代咨詢業中,工程咨詢服務業實力較弱。
2.5 科研和技術服務業與北京差距較大
江蘇省科研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496億元,占全國份額的8.1%,位列全國第3。排名第1的北京市科研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為1,136億元,占全國份額的18.53%;廣東省增加值為546億元,占全國份額的8.91%。由此可見,江蘇省科研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僅為北京的43.67%,與北京的差距懸殊。
2.6 部分行業壟斷經營項目多,市場準入限制多
江蘇咨詢服務業投資基本上還是以國有性質的投資為主,這也是影響咨詢服務業發展和比重提高的重要因素。全省咨詢服務行業的多元市場主體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格局沒有形成,表現在國有企業較缺乏競爭意識、風險意識,擴展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一些行業民間組織難以進入。根據對2010年江蘇省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情況的分析發現,金融業、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水利、衛生、社會福利業和社會保障、教育,國有控股比重均超過80%;倉儲和郵政業、交通運輸、科學研究、地質勘查業和技術服務領域,國有控股均超過60%;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信息傳輸、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均超過50%。
2.7 信息資源封閉,現代咨詢業缺乏信息的支撐
第一,信息資源的數量匱乏。主要表現是缺乏歷史數據和最新信息,信息資源不全面,對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和咨詢質量產生直接影響。第二,信息資源的質量偏低。當前信息資源統計的口徑不統一,信息真實性不高,導致咨詢失誤較多。第三,信息資源利用不充分。當前各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集中了70%左右的信息資源,但是只有不到10%的信息流通起來發揮作用。大量信息資源被閑置,不能發揮其價值,沒有起到預期信息資源共享的目標。第四,信息資源的處理技術落后。技術的匱乏,使得信息資源的獲取成本高,咨詢質量偏低,增加了信息資源收集、儲存和管理的難度,難以被咨詢機構和企業充分利用。第五,信息產品的質量不高。由于信息的科技含量較少,對信息的加工不夠專業和深入,導致提供給客戶的信息難以產生預期的經濟效益,難以吸引新的客戶和維系老顧客。
2.8 咨詢意識普遍淡薄,咨詢成果價值沒有得到體現
當前,很多經營者并未將咨詢作為決策過程的一個環節,咨詢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僅在決策部門得到重視,咨詢業還沒有成為經濟體制中的主導產業。許多經營者和領導者在做決策時,并不會考慮向咨詢公司尋找信息資源。據相關調查顯示,美國95%的公司企業設有咨詢崗位或聘用咨詢公司,但江蘇省這樣的企業僅有12%左右。很多企業拉贊助、做廣告方面花費幾十萬元,并未認識到做咨詢花1萬元所起到的效果。咨詢意識的淡薄使咨詢業的發展受到影響,其咨詢成果價值沒有得到體現。
2.9 宏觀管理乏力,沒有一個全省性行業管理組織
行業協會對咨詢行業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視。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是不夠的。關于咨詢業的專項法律法規還沒有頒布,僅在一些地區制定了相關文件,各地區之間難以協調交流,使得各類咨詢組織和機構在管理方式、發展目標等重大決策上難以協調發展。宏觀管理的缺乏,使得一些咨詢機構沒有得到正規的資格審查和專業評估,無法保證其提供咨詢服務的質量。
3.1 加強宏觀指導,完善政策法規
建立市場規則,規范行業秩序,以法治規范現代咨詢業的中長期發展并進行科學發展是江蘇現代咨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子。在江蘇省發展現代咨詢業的過程中,首先要以法治加強宏觀調控,協調行業管理;其次要以法治創新決策程序和職稱評定,完善分配制度,培育咨詢市場;第三要以法制加強現代咨詢業微觀主體建設;第四要以法制規范江蘇現代咨詢業的中長期發展;最后要將現代咨詢業納入第三產業的總體規劃,積極完善相關政策法規。
3.2 擴大需求,培育市場
對咨詢的需求是促使咨詢業快速發展的最好方式。擴展咨詢市場是咨詢業走向產業化、規模化的關鍵。咨詢業之前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政府機關,如今要將咨詢業推廣到社會、市場中,政府要調動經濟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得咨詢服務業能夠快速發展起來,這不僅有助于經濟的發展,而且也使得政府的決策有了“外腦”的協助,有助于“咨詢-決策”思路的形成,更有利于做出對人民長期有利的決策方案。因此要發動新聞媒體積極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咨詢行業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使得需要咨詢的潛在需求對象能夠及時得到信息服務。這既可以推動咨詢業的發展,也可以提高社會大眾的咨詢意識。
3.3 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
咨詢行業協會要發揮自律、協調、監督、服務的作用,維護業內公平競爭。一般來說,行業協會要做到以下幾點:①代替政府進行咨詢業行業的管理,比如制定行業準則、會員資格、規范道德行為、督促履行服務規范等;②促進相關行業的協作與聯合,對各咨詢業的單位及個人組織團隊聯誼活動,加強彼此聯系,使其成為一個可以相互協調溝通的網絡,從而提高咨詢業整體的競爭能力;③溝通情報信息、交流咨詢經驗;④對咨詢業的單位組織咨詢人員的培養和考評,提高咨詢水平;⑤公布咨詢成果的價值,擴大咨詢業的影響,提高我國的咨詢水平,準備走向國外咨詢市場。
3.4 加強政府幫扶力度,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政府需要制定關于現代咨詢業發展的規劃及目標,在政策上將現代咨詢業當作新興的主導產業給予支持,鞏固咨詢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盡快制定出激勵咨詢行業發展的財政、金融、稅收、價格等政策,扶持并重點培養一些綜合性的咨詢機構,培養現代自選業的“領頭人”。協調科技、財政、稅務、經貿、工商、金融和保險等有關部門,盡快重新評價和修正江蘇咨詢業的財政、稅收政策,共同制定有利于咨詢業發展并適合江蘇咨詢業特點的優惠措施。同時,政府要推動咨詢機構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鼓勵企業并購。積極推行“知本支持”,即向企業提供咨詢補貼。對較具實力的咨詢機構的項目提供貼息低息風險貸款,實行稅收優惠和政策傾斜,盡快建立咨詢業的發展基金。
3.5 注重培養人才,優化顧問知識結構
現代咨詢業是一項知識和智力密集型產業,對從事該行業的咨詢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發展現代咨詢業應從咨詢人才的專業培養開始,國家應建立統一的咨詢專業教學培養人才計劃,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知識應用的能力,從而培養一批專業化、復合型的咨詢人才。進入咨詢業后的職業培訓也很重要,應該訓練人才的專業技術,做到持證上崗,憑資質提供咨詢服務,優化咨詢行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吸納優秀的咨詢人才,提高咨詢質量,有必要設立一個開放的人才平臺。國外成功的咨詢實踐證明,只有通過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知識聯合的方式才能滿足客戶提出的較高要求,發展優秀的咨詢企業。人力資源的充分運轉,需要用人機制的改革,人才政策的優化,需要在物質與精神方面的激勵。只有吸引大量高素質的知識型人才加入咨詢行業,才能使現代咨詢業穩步發展,跟隨國外先進的咨詢理念,保持競爭優勢。
3.6 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咨詢信息共享
咨詢業的重要支撐條件之一是信息。信息是咨詢工作最重要的支撐條件之一。目前發達國家如美英法德日,有80%以上的咨詢機構實現聯網,相互之間通過網絡協作共享用戶庫、資源庫、咨詢顧問庫、用戶庫,從而開展聯合咨詢。努力提高信息儲存和社會共享程度,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加強信息技術設施的建設,逐步推動信息社會化。具體措施主要有:①完善信息資源,科學儲存歷史信息,及時更新最新數據,使信息全面完善,提高對信息收集、加工、存儲、整理、使用的管理辦法,方便對信息資源的利用;②提高信息資源的質量,要統一信息統計的口徑,減少信息傳遞噪音避免信息失真;③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打通咨詢信息的渠道,方便相關機構和企業充分利用已經建立起來的信息資源;④創新信息技術,降低信息收集和利用的難度;⑤提高信息咨詢產品的質量,對信息庫中的資源經過專業的深度加工,為顧客提供合理的建議,方便做出有利的決策。
3.7 加強資源協同整合,組建企業戰略聯盟
要以市場為導向,扶持一部分有潛力的咨詢公司,培養并引導其成為具有示范作用、競爭力強的大型咨詢集團,帶動省內其他咨詢機構發展。以典范企業的運行模式來為其他咨詢公司的市場行為提供規范,整合咨詢市場的結構要素,帶動咨詢市場的管理體制逐漸完善,設立咨詢標桿,提高咨詢的準確性、效益性和時效性。企業之間通過聯合,實現互惠互利、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局面,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3.8 降低準入門檻,增加多元化投入渠道
對咨詢服務業的投資力度是影響咨詢業發展的一大因素。當前民間投資比重增大,影響力也隨之增大,而江蘇省發展咨詢服務業國家投資比重較大,而提高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投資力度,尤其是民間投資的多少。針對江蘇省部分咨詢服務業以國家投資為主、國有比重較高的現狀,認真梳理市場準入規定,加大市場準入制度改革與開放力度;消除行業的體制性、政策性、管理性障礙,加快建立優化資源配置的競爭機制,放寬政策鼓勵;加快對民資、外資開放咨詢服務業市場,建立健全優化咨詢服務業結構的投融資機制;強化政府對投資流向的咨詢服務作用,積極承接服務業的國際轉移;引導民資、外資投向咨詢服務業部門,使發展咨詢服務業的資金來源、籌集形式和管理方式多樣化。同時要推動當前國有咨詢服務企業建立起新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提高市場競爭力。
3.9 加快工程咨詢、科研和技術服務業發展
適應國內外工程咨詢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擴大和創新服務的供給能力,加快咨詢業結構優化升級,梳理工程咨詢服務的產業鏈,實現工程咨詢全面協調發展:①加快推進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②大力加強投資決策咨詢工作;③切實注重后評價工作;④積極開發新領域業務工程咨詢單位。加快科研和技術服務業發展:①激發科技服務需求。鼓勵企業創新、加強信息公開、貼近服務需求。②強化科技服務市場化發展。大力支持民營服務機構,推動官辦機構的市場化運行和企業化管理,改革政府對服務平臺的支持方式。③提升科技服務能力。推動科技服務的標準化和品牌化、加強公共研發服務機構建設、推進科技服務示范區建設、加強集成服務能力。④提升、壯大科技服務人才隊伍。

附表1 江蘇省2007—2011年商務咨詢服務員基本情況表Attached Tab.1 Overivew of business consulting service 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2007—2011

附表2 江蘇省2011年租賃和商務咨詢服務業占第三產業比重變化表Attached Tab.2 Proportions of leasing and business consulting to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in 2011

附表3 近年來江蘇省法律服務業情況表Attached Tab.3 Overview of legal service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1] 江蘇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 江蘇省統計年鑒(2008—201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2]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科技年鑒2011[M].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
[3] 國家統計局. 中國第三產業統計年鑒[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4] 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12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5]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 2011中國科技統計年鑒[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6]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2011—2012世界服務業重點行業發展動態[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
[7] 江蘇現代服務業研究院. 江蘇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報告[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nsulting Industry in Jiangsu
YAO Yuan1,HUANG Bin1,FU Changjun2
(1.Jiangsu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210042,Jiangsu Province,China;2.Nanjing Forest Police Academy,Nanjing 210000,Jiangsu Province,China)
The modern consulting industry is a high-ranking par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and is a kind of new commercial activities and new service mode.This paper uses the data from The Statistics Bulletin of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sultation,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Statistical Yearbook of China's Third Industry,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nsulting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o compare those with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n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wth of the modern consulting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exceeds 12%,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and the industrial added value ranked the third in China,but modern consulting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is still in a small scale,lacks high-level personnel and macro management.This paper presents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including expanding market demand,speeding up talents tr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macro guidance.
modern consulting;Jiangsu;development situation
C932.6
:A
:1006-8945(2016)09-0021-07
本文是南京森林警察學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職業流動與農民工市民化機理與實證:基于江蘇省的調查研究”(RWY201604)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