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瑩,瞿肖怡
(蘇州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江蘇蘇州215021)
蘇州市R&D經費投入現狀與分析
楊 瑩,瞿肖怡
(蘇州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江蘇蘇州215021)
研究與試驗發展是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其經費支出情況一定程度上表征了科技創新的驅動力度。根據 2010年以來蘇州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情況,著重分析了蘇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的投入情況,發現蘇州市 R&D經費投入存在著全社會研發試驗經費支出增速放緩、政府資金引導不夠、企業研發投入自覺性不足等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以進一步發揮政府管理作用,調動企業積極性。
R&D經費 現狀 政策建議 數據分析 蘇州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指統計年度內全社會實際用于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的經費支出,反映出一個地區科技發展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程度。而自主創新能力的累積與提升必須以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能力建設為基礎。[1]
本文通過對蘇州市 R&D投入現狀的分析,發現該市研發投入體系發展的特點與問題,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1.1 全社會R&D投入現狀
①R&D 活動經費投入總量及投入強度逐年增長。2014年,蘇州市全社會 R&D活動經費投入360.54億元,同比增長 7.78%,;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為2.6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0.53個百分點,高出江蘇全省 0.12個百分點,同比提升 0.05個百分點。在全省 13個地級市中,蘇州市 2014年 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繼續位列第3,居南京、無錫之后,但與兩地的差距分別縮小了0.02個百分點。
2010年以來,蘇州市R&D經費支出呈持續增長態勢,年均增長率達13.80%,,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也從 2.34%,提升到 2.62%,,年均提高 0.07個百分點(見圖1)。

圖1 2010—2014年蘇州市R&D經費投入總量及強度Fig.1 Volume and intensity of R&D expenditure input in Suzhou during 2010—2014
②企業R&D活動主體地位已經確立。[2]2014年,蘇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R&D經費內部支出合計313.54億元,占全市比重達 86.96%。其中,政府資金3.50億元,企業資金 300.88億元,境外資金 3.31億元,企業資金300.88億元,企業資金占比達95.96%。
1.2 企業R&D投入現狀(基于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
1.2.1 企業地區分布
2014年,蘇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擁有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13.15人,平均R&D經費內部支出 300.56萬元。單位企業擁有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最多的依次是:高新區 23.56人、工業園區23.07人、昆山市 17.56人(見圖 2);單位企業平均R&D經費內部支出最多的依次是:工業園區 549.34萬元、高新區489.48萬元、張家港市463.11萬元??梢?,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在研發投入上優勢明顯,人才、資金聚集效應顯現。

圖2 蘇州市R&D經費、R&D人員分布情況Fig.2 Distributions of R&D expenditure and personnel in Suzhou

表1 各登記注冊類型企業R&D經費及人員狀況Tab.1 List of R&D expenditures and personnel of various registered enterprises
1.2.2 企業登記注冊類型
從經費總量和人員總數來看,外商投資企業表現最為突出,R&D 經費內部支出總額達全市的38.12%,R&D人員數達全市的 40.41%,,表明蘇州市企業研發投入外部依賴性較強。內資企業中,私營企業 R&D經費內部支出最多,達全市的 22.63%,(見表1)。
1.2.3 企業平均R&D經費和R&D人員數
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表現突出,平均R&D經費內部支出分別為 1,350.12萬元、949.80萬元,平均擁有R&D人員分別為58人、29人,顯示出現代企業制度的運營優勢。
2.1 R&D活動經費投入增速放緩,R&D投入強度提高的瓶頸初現
有關學者提出 R&D強度的發展軌跡是一條類似 S形的曲線,亦稱邏輯斯蒂曲線。[3]R&D強度變化過程大致分為緩慢增長階段、快速增長階段和基本穩定階段,當R&D強度達到2.5%,以后增長放慢,要達到 3.0%,以上是很困難的。[4]根據邏輯斯蒂曲線,蘇州市R&D投入強度已度過1%,~2.5%,的快速增長期,逐步接近 3%,的臨界值,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R&D經費支出增速有所放緩。2014年R&D經費支出同比增長率低于全國的 13.99%,,低于江蘇全省的11.81%,。蘇州市在 R&D活動經費投入總量、投入強度上與上海、杭州等其他長三角中心城市的差距依然存在。
2.2 政府投入與發達城市存在差距,經費投入導向性有待增強
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一定程度上帶有外部性、公共性特點,因此離不開政府資金投入的合理引導。2014年,蘇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內部支出中,來自政府的資金量為 3.50億元,占總額的1.11%,。這一比例遠低于上海的 5.13%,(2013年)。從行業分類看,政府資金投入制造業傾向性顯著,尤其對專用設備、儀器儀表、汽車制造業等,與蘇州制造業特色和優勢產業相符,但政府資金投入量的行業分布與行業對政府資金的依賴程度存在一定差別。
2.3 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不高,傳統制造業研發投入動力不足
2014年,蘇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 30,397.3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即企業研發經費投入與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達到 1.03%,,[5]比上年提高0.05個百分點,首次突破1%,,但低于上海的 1.17%,(2013年)、南京的 1.09%,(2014年)、無錫的1.51%,(2014年)。同時,一些行業企業研發投入動力不足,應引起關注。例如,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為9,211.05億元,占到全市的 30.30%,,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卻僅有 0.83%,,較全市平均水平低0.2個百分點;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等傳統支柱產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遠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映射出蘇州市產業層次向高端化調整面臨壓力。
3.1 健全企業 R&D投入績效評估體系,改革科技項目管理方式,倒逼企業投入
對于企業自發的研發活動投入,不僅應給予獎勵、減免稅等政策激勵,還應采取一定的正面激勵,如制定企業每年投入 R&D費用的最低限額,真正將R&D投入指標納入考核體系,[6]對于R&D費用投入達不到一定標準的企業在項目申報中采取一票否決制。
對于政府科技投入,應進一步推動評估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不僅對R&D項目成果進行分析評估,而且要對政府 R&D資金在管理運作過程中的效率、效果進行分析評估,建立科技信用體系和評價制度,對重大科技項目經費普遍實行專項審計。[6]
3.2 完善 R&D多元投入結構,強化 R&D風險投資運營體系,保障企業投入
首先,加強金融資本支持。完善創業投資政策體系,吸引民間風險資金和國內外一流的創投機構向蘇州集聚,進一步擴大蘇州科技創業與風險投資規模,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資初創期中小科技企業;推動金融產品及服務創新,加快發展科技支行、中小企業銀行、科技小貸公司等各種專營式金融機構,豐富金融業態,拓展金融衍生品種,緩解融資難題。
其次,建立和完善科技保險體系。鼓勵保險公司創新科技保險產品,推廣科技企業貸款保證保險、貸款擔保責任保險等新型保險產品,為科技企業、科研項目、科研人員提供全方位保險支持;[7]設立蘇州市科技保險風險池,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通過科技保險分散、化解研發、經營等方面的風險。
3.3 發揮政府資金杠桿作用,強化新興戰略產業研發投入能力建設,激勵企業投入
政府資金的介入應充分考量產業布局的需要以及各行業對技術創新的需求。對于傳統制造業,應轉變傳統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的資金支持方式,充分發揮蘇州市傳統制造業優勢與科技創新相結合,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新產品。對于新興戰略產業,應著力提升醫藥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高端設備制造業、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優勢產業研發投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重大高新技術產品,全面提升新興戰略性產業研究與開發投入能力。[1]此外,應大力發展技術市場,健全技術轉移方法,促進科技成果的資本化、產業化、市場化,縮短研發與市場的距離,確保研發投入能切實轉化為經濟效益?!?/p>
[1] 印巧云,彭宇飛. 南通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7(5):29-35
[2] 上海科技統計網. 中國 R&D經費支出特征及國際比較[EB/OL]. 2011-11-09. http://shsts.stcsm.gov.cn/home/ news.aspx?FunId=18&InfoId=473&ModuleID=5.
[3] 譚文華,曾國屏. R&D強度的“S”曲線與實現我國投入穩定增長的若干思考. 中國軟科學,2005(1):94-98.
[4] 張玲,趙立雨,師萍. 基于國際經驗的我國 R&D投入強度偏低因素解析[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12):10-13.
[5] 金蘇明. 2014年蘇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發展十項突破[EB/OL]. 2015-07-28. http://www.sztjj.gov.cn/info _detail. asp?id=22210.
[6] 師萍,孫紅梅,王新紅. 全球研發投入持續增長下我國的宏觀對策[J]. 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7,12(4):46-49.
[7] 中國人民銀行. 關于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扎實做好科技金融服務的意見[EB/OL]. 2014-01-17. http://news.21csp.com.cn/c23/201401/67064.htm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D Expenditure in Suzhou City
YANG Ying,QU Xiaoyi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Suzhou,Suzhou 215021,Jiangsu Province,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a key pa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R&D expenditure demonstrates h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promote social progress.This article analyses statistics of R&D expenditure from 2010 to 2014 in Suzhou,especially statistic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Based on the analysis,several problems are found including slower growth of total R&D expenditure,inadequate input of government fund and low effort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At the end,the article points out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R&D fund;current situation;policy suggestion;statistical analysis;Suzhou
N8
A
1006-8945(2016)02-0013-03
201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