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黨的94歲生日。
從初創時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現在8700多萬名黨員,一個曾被譏為“山溝里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何能帶領新中國在幾十年間取得令人矚目、驚嘆的進步?根本原因在于,我們黨始終堅持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
毋庸置疑,我們黨員干部隊伍的主流是好的。然而,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少數人違紀違法、貪污腐敗、為官不正、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的問題依然存在。堅持黨要管黨、推進從嚴治黨,要求我們以更大力度真抓嚴管、動真碰硬,敢于得罪“少數人”。
是否敢于得罪“少數人”,事關人心向背。不得罪少數有這樣那樣問題的人,就必然得罪大多數遵紀守法的人;不得罪歪風邪氣,就必然得罪公道正氣;不得罪該得罪的人,就必然辜負黨、得罪人民。
是保少數腐敗分子的幾頂“官帽子”,還是保黨的執政地位、保國家的長治久安?是果斷處理個別貪官,還是放任不管、失掉民心?是主動治“病樹”、拔“爛根”,還是讓整片森林都毀掉?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賬。”
歷史是一面鏡子。早在93年前,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不久,列寧給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決定給莫斯科委員會以“嚴重警告處分”。原因是在一起舞弊案中,俄共莫斯科市常務委員會用拖的辦法包庇干部。列寧在信中憤怒地斥責道:“執政黨竟庇護‘自己的壞蛋!!真是可恥和荒唐到了極點。”這是一個初生的政黨,對黨的建設的清醒認識;這是一個新生的政權,對清除少數人腐敗行為的堅決態度。蘇維埃政權之所以能從步履蹣跚的嬰兒成長為威震天下的巨人,關鍵在于列寧和他領導的政黨,對管黨治黨、懲治腐敗紅線清晰、強硬如鋼,從而贏得了人心。在只有20萬黨員時奪取政權,在有200萬黨員時打敗法西斯侵略者。然而,由于黨紀松弛,對惡劣黨風和嚴重腐敗的無原則寬容,“少數人”為所欲為,讓民心如沙漏一樣悄悄流失,蘇共在有近2000萬黨員時卻亡黨亡國了。民心向背定生死,蘇共的教訓發人深思、令人警醒。
歷史是一本教科書。抗日戰爭結束后,全面內戰開始時,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軍隊力量對比懸殊:國民黨軍隊總兵力約為430萬人,裝備精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數約為127萬人,小米加步槍。解放戰爭期間,共產黨及其軍隊為了人民大眾的利益,不怕犧牲,敢于奉獻,人民心甘情愿地把“最后一口糧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到部隊上”。“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了淮海戰役的勝利”,也推出了一個新中國。歷史雄辯地證明:以人民利益為依歸,贏得廣大民心,力量薄弱也能創造奇跡;反之,消極腐敗、蛻化變質,則人心喪失,再大的政黨、再強大的政權,也會土崩瓦解。“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廉潔則政興,腐敗則政息,這是歷史的鐵律。要確保我們黨長期執政,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就必須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永遠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永遠與消極腐敗的“少數人”作堅決斗爭,永葆黨的純潔性先進性戰斗性。正是循著這樣的邏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并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正是循著這樣的邏輯,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斗爭,以沒有“鐵帽子王”、“不定指標、上不封頂”匯聚成凌厲之勢,著力建設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和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
成效有目共睹,問題還須正視。反腐利劍之下,少數人依然我行我素,“不收斂、不收手”,心存僥幸;還有人以“為官不易”為由,為“為官不為、為官亂為”找借口。“四大考驗”依然嚴峻,“四大危險”令人警醒。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迫切需要敢于得罪“少數人”的擔當意識,迫切需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擔當作為,迫切需要勇者不懼、“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擔當精神,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敢于得罪“少數人”,必須勇于負責、敢抓敢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主體責任是前提,監督責任是保障。各級黨委(黨組)要深刻認識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是必須履行的政治擔當、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必須遵守的政治紀律,是不可以打商量和做選擇的。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就要切實履行黨委(黨組)的集體領導責任、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班子其他成員職責范圍內的領導責任,做到人人種好“責任田”,個個守住“廉潔線”,特別是黨委主要負責人對黨風廉政建設負全責、主責、首責,既要廉潔自律,又要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絕不能“只掛帥不出征”、當“老好人”、做“太平官”,更不能只抓發展不抓懲治腐敗、只抓業務工作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各級紀律檢查機關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構,必須聚焦監督執紀問責主業,做到敢監督、真監督、嚴處理,敢于打鬼、勇于伏魔。
敢于得罪“少數人”,必須放下“小我”、胸懷“大我”。管黨治黨,“得罪人”的事不干,“討人嫌”的話不說,不行;躲避矛盾,明哲保身、愛惜羽毛,更不行。在消極腐敗現象面前當好人,在黨和人民面前就當不成好人。從嚴治黨,絕不能在“小我”上患得患失,務必在“大我”上勇于擔當。絕對忠誠于黨,是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黨員領導干部只有胸懷“大我”,時刻牢記自己是黨的人、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才能放下“小我”,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保持政治定力,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頑強的意志品質,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真正做到不為人情所困、不為私心所擾、不為關系所累、不為利益所惑,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
敢于得罪“少數人”,必須嚴抓嚴管、嚴肅問責。動員千百遍,不如問責一次。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核心在落實責任制,關鍵在責任追究。要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對黨風廉政建設真抓真管、嚴抓嚴管。對政治上不守規矩、廉潔上不干凈、工作上不作為不擔當或能力不夠、作風上不實在的領導干部,要堅決進行組織調整。對違規違紀、破壞法規制度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堅決予以嚴肅查處,絕不以權勢大而破規、不以問題小而姑息,真正做到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防止“破窗效應”。要堅持“一案雙查”,對違紀違法案件,既查違紀違法人員的問題,又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領導責任。通過嚴肅問責,形成責任追究的倒逼機制,強化責任落實的閉環效應。要健全問責機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把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真正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多大的擔當,才能干多大的事業。我們共產黨人要敢于得罪“少數人”,去贏得多數人的信任、擁護和支持,不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要敢于得罪“少數人”,永葆黨的純潔性先進性戰斗性,鍛造堅強領導核心,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要敢于得罪“少數人”,凝聚起13億中國人民的磅礴之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Y8\本地磁盤 (F)\2011-新聞前哨\2016-2\BBBB-.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