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摘 要:在人口不斷增長、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中國,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加重。將雨水收集利用系統融于現代景觀設計中,對建設生態型景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僅可以節約生活用水,還可以改善生活環境。對城市公園景觀雨水利用的概念、設計方法和措施進行了初步研究,在國家提倡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將景觀設計與雨水利用相結合具有很大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城市公園;雨水利用;景觀設計;鋪底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1.043
文章編號:2095-6835(2016)11-0043-01
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與生態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水是生命之源,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當今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凸顯。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隨著人們對水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水資源短缺問題尤為嚴重。當前,我國現有城市公園內的公共景觀建設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再加上人們的節水意識還比較薄弱,造成了大量水資源的浪費。在國家提倡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公共景觀設計更應該考慮資源的合理利用,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
1 城市公園景觀的雨水利用
水在景觀設計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不僅可以增加景致,賦予景觀靈動性,還有利于改善環境。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從廣義上來講,雨水利用是指在特定范圍內,有目的地利用各種工程設施和技術手段對雨水資源進行利用和保護,主要包括收集、儲存和凈化后的直接利用。城市公園是供市民休閑、娛樂、休憩的公共空間,具有人流量大的特點,同時也是傳播文化的場所,起到了美化城市景觀、改善城市環境的作用。因此,城市公園的景觀設計是整個公園規劃的重中之重。城市公園作為公共空間,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尤其是在建造水景、養護植物上,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將雨水利用技術運用于景觀設計中,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緩解國家水資源短缺的境況。雨水收集和利用作為重要的水源供給有利于今后景觀設計中的水景建造,不僅可以增加景致,改善城市環境,還有利于建設生態城市。
2 城市公園景觀雨水利用的設計方法
要將雨水利用與現代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相結合,既要考慮雨水收集和利用方法,還要考慮美學效果。現如今,最為普遍的景觀設計便是雨水花園。早在20世紀90年代,雨水花園便在美國興起。雨水花園是在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基礎上建造的城市生態景觀。雨水花園可以收集雨水,并且可以通過土壤過濾和凈化雨水。另外,在雨水量豐沛時,還可以減少水流量,防止自然災害的發生。雨水花園的建造是增加城市公園自然景致的好方法,不僅可以節約預算,給市民帶來更好的休閑、娛樂場所,還可以改善城市氣候,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減少綠島效應的發生。
下沉式綠地的設計是雨水利用的另一種常見的方法。它充分利用下沉式的地形儲存下滲雨水,將路面、鋪地、屋面形成的雨水匯集于此,加大了雨水的入滲量。而滲入地下的雨水可以通過植物的吸收保留在土壤中,剩余一部分滲入的雨水則形成地下水。為了不影響景觀,在設計下沉式綠地時,應選擇耐水性好、美觀且有凈化和易于吸收污染物的植物種類,比如燈芯草屬植物等。運用下沉式綠地景觀,通過種植植物,可改善城市小氣候,調節環境濕度,為市民提供優良的休閑空間。另外,下沉式綠地景觀的成本較低,并且易打理。
城市公園的鋪地設計也是雨水利用的重要方面。通常,公園鋪地面積較大且雨水較集中。一些城市公園往往選擇透水性景觀材料,雨水順著地面鋪磚的縫隙直接流入,或直接滲入土壤,或流入雨水收集系統后收集利用。當前,國內的一些城市在公園景觀設計中大量使用了透水性鋪地。透水性鋪地可使雨天地面不積水,行人走路不濕鞋,大量增加了地下水補給,促進植物茂密生長。在鑲嵌式的透水性鋪地中可嵌入沙石或植物,增加綠化率和植物軟質景觀。
在城市公園中,為了增加景致,通常會設計人工湖。通常,人工湖補給采用城市人工用水或是從附近的河流、湖泊取水,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因此,在人工湖設計的初級階段就應該考慮雨水的儲存和補給,可將從綠地、鋪地、道路收集到的雨水引入湖內,也可增加湖體的蓄水量,從而豐富公園水景,充分實現雨水的循環利用。
3 雨水利用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在最初的規劃設計中秉承“自然水質凈化的雨水利用”的設計理念,充分考慮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在鋪地、綠地、水系的建設中采用了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統。
在公園小型廣場、機動車道及人行道的地面鋪裝中,大量使用透水性景觀材料鋪地,能夠減少地面積水,增加地下水補給,防止自然災害發生。在公園每個區域的鋪地下都設有優質的水質凈化裝置,滲入的雨水經過層層過濾,匯入雨水收集區,可滿足園內植物、景觀用水要求。園內樹陣區域的硬質鋪裝及樹池同樣采用透水性材料,不僅可以收集雨水循環利用,還可以使雨水滲入土壤,減少植物人工灌溉用水。在園內還設計大量的下沉式綠地,及時滲透還沒有入滲的雨水,可利用植物涵養水分的特性減少植物灌溉,節約城市用水。為防止雨量豐沛時節發生洪澇災害,在下沉式綠地內還設計了雨水口,可收集多余的雨水循環利用。在公園中心區域建造了一個下沉式花園,它具有較高的雨水利用功能,可以更好地將雨水收集系統與蓄洪系統結合在一起。園區建筑的屋頂采用了屋頂花園的形式,種植不同種類的植物,增加景致。這些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的設計均以“為市民服務”為理念,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防止大量水資源的浪費。
4 結束語
在水資源緊缺的中國,越來越多的景觀設計師開始注重生態問題,將雨水利用和景觀、建筑、城市設計合理地結合起來。與發達國家相比,雖然我國雨水利用設計的利用率還很低,但這是我國建設生態型景觀的可行性措施。雨水利用收集系統不僅緩解了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境況,還很好地貫徹了國家建設生態城市的理念,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勝利.海拉爾河東新區雨水收集利用的景觀設計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1.
[2]符健.城市公園雨水利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