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館拾貝"/>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盧賢松 蘇菊英
?
再度感受“華中人民的長城”
——鹽城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館拾貝
□盧賢松蘇菊英

金風送爽,秋陽高照,我倆又一次帶上相機、采訪本,作了一次紅色旅游。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熱潮中,我們杭州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四分會60多位銀發老人,乘了6小時大巴趕到江蘇鹽城,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國內最大的、全面系統地反映新四軍抗日斗爭史的新四軍紀念館,我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
我們來到紀念館廣場,一座高聳入云的重建軍部紀念塔,上面挺立著颯爽英姿新四軍戰士雕像,正吹著軍號闊步前進。主館區展覽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進入館內,10000多件抗日文物資料顯得厚實,用新技術制作的熒屏重現了鮮活的抗日場景,引領人們重溫鐵軍歷史。
皖南事變爆發后不久,1941 年1月25日,以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為基礎重建的新軍部在鹽城成立。自此,活動于隴海路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統一整編成7個師和1個獨立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獨立自主地開展大江南北的敵后抗戰。毛澤東贊譽為:“新四軍已經成為華中人民的長城?!?/p>
我們在主館區參觀,了解到“華中人民的長城”有四條功績。
一是確定挺進敵后的方針任務。1942年2月15日至3月5日,中共中央華中局召開第一次擴大會議。劉少奇、陳毅等作了報告,對各師、各根據地工作分別作了詳述,總結了皖南事變的教訓,強調要絕對服從共產黨領導的“五個有”;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階級覺悟,堅決執行共產黨的政策和命令;有高度的軍事修養和堅強的戰斗力;有模范的政治紀律、軍事紀律和群眾紀律;有統一的編制、制度和科學的組織分工;有充滿革命熱情、富有革命朝氣的工作作風和先聲奪人的革命氣概。同時,提出了今后的具體任務。這是一次承前啟后的會議,有力地促進了華中地區的軍事、政治、文化、群眾工作廣泛又深入地開展。
二是軍事上從小到大,由弱變強。1941年6月起,駐扎在泰州等地的日偽軍集中兵力,對新四軍軍部所在地鹽城實施“清剿”。中共中央華中局書記劉少奇、新四軍代軍長陳毅等作出相應的反“掃蕩”措施,向新四軍第一、第三師提出了“保衛鹽城”的戰斗口號,自此鹽阜軍民齊心協力投入了鹽城第一次反“掃蕩”戰斗,打退了日偽軍的“清剿”。
為保存有生力量,待機再戰,1941年7月,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主動撤離鹽城,向阜寧縣境內作戰略轉移。歷時180多天的新四軍軍部鹽城駐地史,由此落下帷幕,在阜寧境內掀起了更為波瀾壯闊的抗日風暴!
在艱辛的反“掃蕩”斗爭的同時,鹽阜軍民在經濟戰線開展反掠奪、反封鎖的斗爭,打破了敵偽軍掠奪我資源、封鎖我根據地的幻夢,為度過以后的困難時期奠定了基礎。
三是狠抓干部培養和文教工作。路線確定之后干部是決定一切的。為適應蘇北抗戰需要,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抗日,1941年,劉少奇、陳毅決定成立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五分校,抗大五分校歸三師領導,后改稱華中抗大總分校。劉少奇任校長,洪學智任政委,以抗大為榜樣,培養了好幾百干部。1943年初,總分校的干部、教員、學員分配到各師,作團營連的干部,成為活躍基層思想工作、文化工作的生力軍,創作了不少革命歌曲和活報劇,還培養出一批專家,后來成為建設新中國的骨干。
四是依靠群眾鑄成銅墻鐵壁。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新四軍正是依靠這樣的群眾,戰勝重重困難,并從中涌現出大批模范人物。1943年7月,句容縣抗日民主政府通令嘉獎反“清鄉”斗爭有功人員,有“偉大的母親”朱云峰之母、朱禮德之母,茅山地區擁軍模范“小紅媽”王杏娣,澄西地區“革命老寄娘”鄒蘭英,丹陽延陵地區老交通員韋金法。像句容縣這樣的模范人物,在各根據地不勝枚舉,正是他們合力鑄造了銅墻鐵壁的長城。
看完了主館區,我們來到設在泰山廟里的重建軍部舊址。只見整修如舊的廳堂、廂房,古色古香,非常厚重。這里給我們留下三個難忘的印記:
印記一,軍部機關平民化。指揮千軍萬馬的總部機關,在一個三開間的廂房里,駐著組織部、宣傳部、鋤奸部。三個部各有一張八仙桌、一部電話機和幾個凳子。新四軍干部在這里過著供給制生活,辛勤地為抗日工作。
更難得的是軍部領導不搞特殊化。我們特地查看了位于藏經閣西房間的陳毅臥室兼辦公室,朝南窗口有一張寫字臺一部電話機,北面有張掛著蚊帳的木床,鋪著薄薄的舊棉被。戎馬倥傯之際,陳毅在此寫下了《論“掃蕩”與反“掃蕩”》《為廣泛開展蘇北新文化事業而斗爭》等著名論著,成為我黨我軍重要的歷史文獻。
印記二,精英薈萃人物館。人物館分治國精英、將帥風采、群星璀燦、英烈千秋四個部分,大都配有彩色照片和簡單介紹,圖文并茂,相得益彰。在將帥風采中,有十大元帥、十位大將、66位上將,加上中將少將,人數近千,蔚然成我軍的杰出代表。此外還有數以百計的文官、專家、愛國民主人士和國際友人,他們都為抗日作出很大貢獻。在千秋英烈里,展出的都是錚錚鐵骨、民族脊梁,令人敬佩!英勇善戰的師長彭雪楓犧牲后,中共中央辦公廳、八路軍總司令部在延安開追悼會,中央委員會送了挽詞:
為民族、為群眾,二十年奮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國;
打日本,打漢奸,千百萬同胞自由平等,澤被長淮。
陳毅還手書《哭彭八首》,給以高度評價。

在泰山廟里的重建軍部舊址一角——組織部、宣傳部、鋤奸部
還有葉挺軍長在獄中所寫的《囚歌》充分表現出將軍被囚失去自由,仍渴望“地下的火沖騰,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一位威武不屈的英雄令人贊嘆不止!
印記三,廉政文化放異彩。紀念館適應當今形勢特地增設了一個廉政教育室,還聘請一批大學生,走訪老戰士、老農和鄉村干部,了解當年新四軍的廉政故事,出版了《硝煙清風——新四軍廉政文化采風成果集》。
歷史實踐證明,反腐倡廉關系到我們黨的生死存亡。在新的歷史時期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中央提出的“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以史為鑒的借鑒意義。請看觸目驚心的史實:
1944年,蘇中軍區一縱隊有個姓許的副連長,在一次反“掃蕩”中私藏了一批金銀珠寶,違反了“一切繳獲要歸公”的規定。要受嚴處。有人認為他作戰勇敢,建議給他一個改造轉變的機會,而軍區領導按懲治貪污條例規定予以槍決。1938年6月15日,一支隊一個炊事員在駐地附近強奸一婦女,有人認為他是老紅軍,有貢獻,可減刑。陳毅果斷地決定;召開公審大會,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槍斃。1942年六七月間蘇中三分區先后有4名干部因犯罪而被處死。
如此嚴厲的反腐舉措,令我們震撼。聯想到今天的現實,深感須以史為鑒,警鐘長鳴,把反腐斗爭進行到底!
(編輯孫素成)